张昕
-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癌单克隆抗体(MG7-Ag)血清学检测在胃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及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胃癌单克隆抗体(MG7-Ag)检测在胃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同时研究MG7-Ag检测结果与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并行胃镜和病理检查的102例患者,依据结果分为胃癌前病变组65例和胃良性病变组37例,另取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3组人员进行MG7-Ag血清学检测。结合胃镜及病理综合分析MG7-A与胃黏膜状态的相关性。并对诊断为胃癌前病变的65例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工作,包括流行病学资料,胃镜表现,病理分级,中医四诊资料,以及血清MG7-Ag检测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PLGC患者不同证候血清MG7-Ag的分布规律,分析两者与病理的相关性,从而探索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胃癌前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和胃良性病变组比较,血清MG7-Ag明显升高(P<0.05)。MG7-Ag含量: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肝胃不和证。肝胃不和证与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肝胃郁热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胃阴不足证和胃络瘀阻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阴不足证与胃络瘀阻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络瘀阻证和胃阴不足证MG7-Ag含量升高,MG7-Ag含量升高与胃黏膜萎缩病变程度有关,可用于临床对胃癌前病变的筛查检测。
- 杨阔刘华一王秀娟杜闻媛李桂珍赵俊芳张莎于磊董洪飞张昕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胃癌单克隆抗体辨证分型
- 刘华一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证经验被引量:7
- 2017年
- 溃疡性结肠炎(UC)多由外感邪气、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虚弱等引起。刘华一教授认为脾虚为该病发生之根本,湿郁气滞为该病致病之标,瘀血贯穿疾病始终。根据总病机,刘师临床上将其分为四型:湿热蕴肠型、脾虚湿盛型、肝郁脾虚型、脾肾阳虚型,分别予以白头翁汤、参苓白术散、痛泻药方、四神丸加减治疗,并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配伍行气药、活血止血药,在治疗UC中取得很好疗效。
- 张昕刘华一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临证经验
- 肾血瘀证研究进展
- 2015年
- 肾血瘀证广泛存在于肾系疾病中,近年来临床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肾血瘀型肾系疾病疗效颇佳,但对于肾血瘀证的相关理论在教材中却未见论及。通过对1987-2014年肾系疾病迁延所致肾血瘀证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出各型肾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处方用药,为活血化瘀法治疗肾血瘀证提供理论依据。
- 张昕毛文艳石献逯晓琪魏长龙王玉兴
- 关键词:肾系疾病活血化瘀
- 肾血瘀型尿血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5年
- 古今医家对尿血研究颇多,对其治疗以凉血止血法、收敛止血法为主,而少用活血化瘀之法。尿血病位多在于肾,而瘀血又是尿血产生的重要原因,肾血瘀证理应是尿血诸多证候中较重要的一个,临床上以活血化瘀法治疗尿血有较好的疗效。本文根据1985年—2014年尿血相关文献百余篇,以“肾病位证素+血瘀病性证素”为条件,共筛选出36篇与肾血瘀型尿血相关文献,对肾血瘀型尿血的病因病机、证候学、治疗学进行归纳整理,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 魏长龙张昕毛文艳石献逯晓琪王玉兴
- 关键词:尿血
- 桃核承气汤治疗肾血瘀证临床新用被引量:3
- 2015年
- 桃核承气汤在肾血瘀型肾系疾病中发挥很大作用,近年来桃核承气汤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1985-2014年桃核承气汤治疗肾血瘀证的肾系疾病相关文献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出桃核承气汤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泌尿系结石、慢性肾功能不全、男科疾病、腰痛等肾血瘀型肾系疾病中疗效颇佳,说明桃核承气汤可广泛运用于肾血瘀型肾系疾病的治疗。
- 张昕毛文艳石献逯晓琪魏长龙王玉兴
- 关键词:肾系疾病桃核承气汤
- 肾血瘀证“七侠行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药在肾系疾病血瘀证中的应用。方法:对1966-2014年有关肾血瘀证临床用药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归纳出肾血瘀证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七味活血化瘀药,即"七侠"分别为: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牛膝,并结合其性味、归经及药理作用,分析其在肾系疾病中的具体应用。结果:"七侠行义"于肾血瘀证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久病及肾""久病入络",肾系疾病常伴有血瘀,根据疾病的性质及时合理地使用活血化瘀药,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逯晓琪毛文艳石献张昕魏长龙王玉兴
- 关键词:肾系疾病活血化瘀药性味归经
- 中医药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概况被引量:5
- 2015年
- 月经过少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较常量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2d,甚至点滴即净,并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现代女性生活习惯不断改变,本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临床以肾虚血瘀证多见。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将近年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月经过少的病机有肾虚、血瘀、血虚、血寒之异,其中以肾虚、血瘀为多见。现代女性工作压力增大,不合理饮食,过服保健品、瘦身产品及避孕药,或房劳过度,以及意外妊娠后的药流和人流等因素均可导致肾气耗伤,胞宫受损,瘀血内阻,发为月经量少。
- 毛文艳逯晓琪石献魏长龙张昕王玉兴
- 关键词:肾虚血瘀月经过少补肾调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