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树莓
  • 8篇红树莓
  • 3篇根蘖
  • 2篇育苗
  • 2篇生理
  • 2篇培苗
  • 2篇组培
  • 2篇组培苗
  • 2篇花序
  • 2篇剪除
  • 2篇根系
  • 2篇光质
  • 1篇东三省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片
  • 1篇叶片早衰
  • 1篇育苗研究
  • 1篇早衰

机构

  • 8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河北至高点农...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8篇刘海鹏
  • 7篇齐国辉
  • 7篇张雪梅
  • 6篇李保国
  • 5篇郭芳
  • 2篇李迎超
  • 1篇王迎

传媒

  • 6篇北方园艺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光质对红树莓组培苗生长及部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以红树莓‘海尔特兹’继代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质处理下红树莓生根组培苗的形态、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碳氮代谢,以确立红树莓组培生根苗生长的适宜光质。结果表明:随着R/B(红蓝比)的增加,红树莓生根组培苗的株高由1.514cm逐渐增加到最大值1.638cm,在4R/B(红∶蓝=4∶1)处理下表现为最大值,但与对照W(白光)之间差异不显著,随后株高又随着R/B的增加而减小,在10R/B(红∶蓝=10∶1)处理下表现为最小值0.681cm,显著小于对照W;茎粗则随着R/B的增加由最大值0.101cm逐渐减小到最小值0.076cm,R/4B(红∶蓝=1∶4)处理下表现为最大值,与对照W之间差异显著,10R/B处理下表现为最小值,与对照W之间差异不显著;叶面积、生根率以及根长与茎粗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均随着R/B的增加而减小,在R/4B处理下表现为最大值,分别为0.751cm2、0.786、1.369cm,在10R/B处理下表现为最小值,分别为0.211cm2、0.357、0.369cm;SOD及CAT活性均随着R/B的增加逐渐由R/4B处理下的最小值(1.832μg·g^(-1)FW、H_2O_25.902mg·g^(-1)FW)增加到10R/B处理下的最大值(10.953μg·g^(-1)FW、H_2O_246.978mg·g^(-1) FW);POD活性随着R/B的增加先由R/4B处理下的最小值(5.511μg·g^(-1)FW)逐渐增加到4R/B处理下的最大值(20.934μg·g^(-1)FW),随后又随着R/B的增加逐渐减小;MDA含量随着R/B的增加逐渐由R/4B处理下的最小值(7.357nmol·g^(-1)FW)逐渐增加到10R/B处理下的最大值(10.880nmol·g^(-1)FW),极显著高于对照W;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R/B的增加由200.204mg·g^(-1)增加到最大值313.917mg·g^(-1),在R/B处理下表现为最大值,且极显著高于对照W,随后又随着R/B的增加逐渐减小到最小值154.172mg·g^(-1),显著低于对照W;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R/B的增加逐渐由R/4B处理下的最小值(16.903mg·g^(-1))增加到10R/B处理下的最大值(33.180mg·g^(-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R/B的增加逐渐由R/4B处理下的最大值(12.507mg·g^(-1
郭芳刘海鹏李保国张雪梅齐国辉李迎超
关键词:光质红树莓组培苗
红树莓果实成熟期叶片早衰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关系被引量:2
2016年
以双季红树莓‘海尔特兹’为试材,采取田间随机取样法,对比研究了不同时期叶片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以探索红树莓果实成熟期影响叶片早衰的因素,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结果表明:果实成熟初期、盛期和末期,正常和早衰植株上部叶片的全N含量分别为22.85、21.74、20.47mg·g^(-1)和21.43、19.26、17.35mg·g^(-1),差异显著;正常和早衰植株中部叶片在果实成熟初期、盛期,全氮(N)含量分别为24.50、23.32mg·g^(-1)和20.71、19.12mg·g^(-1),差异显著。果实成熟初期、盛期和末期,正常和早衰植株上部叶片全磷(P)含量分别为1.20、1.13、1.13mg·g^(-1)和1.05、1.01、0.96mg·g^(-1),差异显著。果实成熟初期和盛期,正常和早衰植株上部叶片全镁(Mg)含量分别为9.38、10.01mg·g^(-1)和8.26、7.90mg·g^(-1),差异显著;正常和早衰植株中部叶片果实成熟盛期、末期,全Mg含量分别为10.02、11.54mg·g^(-1)和8.20、8.91mg·g^(-1),差异显著;正常和早衰植株下部叶片在果实成熟初期和盛期,全Mg含量分别为10.41、11.06mg·g^(-1)和9.11、9.30mg·g^(-1),差异显著。果实成熟初期和盛期,正常和早衰植株上部叶片全铁(Fe)含量分别为558.41、1 198.22μg·g^(-1)和314.94、454.09μg·g^(-1),差异显著;正常和早衰下部叶片在果实成熟初期、盛期和末期,全Fe含量分别为1 343.82、1 561.57、2 011.20μg·g^(-1)和909.03、1 139.30、1 559.66μg·g^(-1),差异极显著。
刘海鹏郭芳李保国张雪梅齐国辉李迎超
关键词:红树莓早衰植物营养矿质元素
对东三省红树莓产业考察的探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掌握我国红树莓产业发展现状,了解红树莓产业发展中的限制瓶颈,推进我国红树莓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赴东北三省对红树莓种植情况进行考察。总结的主要经验有:红树莓产业发展要有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集中规模化发展优良品种,形成适于红树莓产业发展的种植经营模式及较长的产业链条。目前我国红树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标准化技术及国内培育的红树莓品种,产业结构单调,产业链较短。
杜严严刘海鹏李保国张雪梅齐国辉
关键词:红树莓深加工
红树莓根蘖发生生理及根芽育苗研究
为了探索红树莓的根蘖发生规律,以便实现红树莓根蘖扩繁,开展红树莓根芽育苗技术,快速增加红树莓新建园的苗木密度,从而促进早期丰产。于2014-2016年,在河北至高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红树莓根蘖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野外调查...
刘海鹏
关键词:红树莓
文献传递
红树莓根系活性物质及内含物质的年变化被引量:2
2016年
以2年生"海尔特兹"树莓为试材,研究了红树莓根系一年中保护酶、根系活力、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旨在了解红树莓根系活性物质及内含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波动性较大,一年有4次高峰,第1次高峰在根芽萌动期(3月15日)为42.22U·g^(-1) FW,第2次高峰在初生茎生长期(5月15日)为41.76U·g^(-1)FW,第3次高峰在果实初熟期(8月1日)为60.20U·g^(-1) FW,第4次高峰在落叶期(11月1日)为51.89U·g^(-1)FW;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一年有2次高峰,第1次高峰在初生茎生长期(5月15日)为48.73U·g^(-1) FW,第2次高峰在果实初熟期(8月1日)为60.84U·g^(-1)FW;根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一年有2次活动高峰,第1次高峰在初生茎生长期(5月15日)为21.37U·g^(-1)FW,第2次高峰在果实初熟期(8月1日)为24.18U·g^(-1)FW,为全年最高。根系活力一年有3次高峰,第1次在根芽活动期(3月15日)为317.22μg·g^(-1)·h^(-1)全年最高,第2次高峰在现蕾期(6月15日)为261.82μg·g^(-1)·h^(-1),第3次高峰在果实末熟期(10月1日)为311.95μg·g^(-1)·h^(-1)。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一年有4次高峰,第1次高峰在根芽活动期(3月15日)为37.9mg·g^(-1),第2次高峰在初生茎生长期(5月15日)为29.3mg·g^(-1),第3次高峰在果实初熟期(8月1日)为40.5mg·g^(-1),第4次高峰在果实末熟期(10月1日)为37.6mg·g^(-1)。根系淀粉的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根芽活动(3月15日)至初生茎生长期(5月1日)根系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现蕾后(6月15)淀粉含量逐渐上升。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从根芽活动(3月15日)开始上升,在根芽出土后(4月15日)达到1个高峰,为4.91mg·g^(-1),随后开始下降,初生茎生长期(5月15日)以后根系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刘海鹏郭芳李保国张雪梅齐国辉
关键词:红树莓活性物质
不同等级根芽对红树莓根芽育苗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以双季红树莓‘海尔特兹’根蘖苗为试材,记录不同等级根芽数量及分蘖株数,并利用不同等级的根芽作育苗试验,研究了不同等级根芽的变化趋势及不同等级根芽对红树莓根芽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红树莓生长发育根芽总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出土的根蘖苗呈逐渐增加的趋势。Ⅰ级和Ⅱ级的根芽总量最大值在3月14日,为12个,3月中旬是根芽育苗的最佳时期。通过生长量、生物量及部分生理指标表明,根芽育苗等级顺序为Ⅰ级>Ⅱ级>III级。
刘海鹏王迎郭芳齐国辉张雪梅
关键词:红树莓根蘖育苗
剪除花序对红树莓根蘖生理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探索红树莓根蘖的调控措施,对于红树莓根蘖扩繁、快速增加树莓新建园的新梢密度、促进早期丰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海尔特兹’红树莓为试材,秋季果刚现蕾时,选取当年春季栽植的,株距为0.5m,行距为2m的红树莓品种6行。其中3行进行剪除花序处理,剩余3行不剪除花序作对照,每行连续选30株为1个小区,研究剪除花序对根蘖数量及根蘖枝的生长、根系活力、根系内含物、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剪除花序处理与对照每株根蘖枝的平均数量分别为7.97株和5.06株,差异显著;剪除花序处理与对照根蘖枝的基茎粗度没有显著差异;10月5日剪除花序处理与对照根蘖枝的平均高度分别为72.06cm和59.03cm,差异显著;剪除花序处理与对照的根系活力分别为86.26μg·g-1·h-1和54.17μg·g-1·h-1,差异显著;剪除花序处理与对照的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0.66mg/g和8.61mg/g,差异显著;剪除花序处理与对照的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1.64%和0.98%,差异显著;剪除秋季花序增加了最大荧光(Fm)和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降低了最小荧光(Fo)。剪除花序能够显著增加红树莓叶片光合能力,从而增加根蘖的数量和质量。
刘海鹏杜严严李保国张雪梅齐国辉周岱燕
关键词:红树莓花序根系活力根蘖
光质和光强对红树莓组培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确立红树莓组培苗生长的适宜光质和光强,以红树莓"海尔特兹"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质和光强处理下红树莓生根组培苗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光质处理中,除R/B(红光∶蓝光=1∶1)处理外,Chl a(叶绿素a)、Chl b(叶绿素b)和Ct(叶绿素总含量)均随着R/B比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Chl a和Ct均在2R/B(红光∶蓝光=2∶1)处理下呈现最大值,分别为1.344、1.716mg·g^(-1),Chl b则在R/2B(红光∶蓝光=1∶2)处理最高,为0.423mg·g^(-1),Chl a、Chl b和Ct均以10R/B(红光∶蓝光=10∶1)处理最低,分别为0.130、0.033、0.163mg·g^(-1),均显著低于其它光质;Chl a/b(叶绿素a/b)在10R/B、2R/B和R/B处理下较高,分别为3.942、3.709、3.653,呈现阳生植物的特性,而在6R/B(红光∶蓝光=6∶1)、W(白光)、4R/B(红光∶蓝光=4∶1)等处理下较低,分别为2.729、2.730、2.747,呈现阴生植物的特性;在R/2B处理下,红树莓组培苗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表现极优,Fv/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值达到0.881,而10R/B处理下,Fv/Fm值降低到0.355,且显著低于其它光质处理;光强处理中,随着光强的增加,Chl a、Chl b和Ct呈现递减的趋势,最大值由1.218、0.503、1.720mg·g^(-1)分别降低到0.907、0.302、1.209mg·g^(-1),均形成显著差异,Chl a/b则表现为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在2 000lx处理达到最大值,为3.042,且3种光强处理差异显著;叶片的Fo(初始荧光)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在2 000lx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为180.000,Fm(最大荧光值)则在1 500lx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为907.000,而叶片的Fv/Fm、Fv/Fo(PSⅡ的潜在活性)、ΦPSⅡ(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Rfd(可变荧光下降比值)则均随着光强的增加呈现递减的趋势,均在1 000lx处理下呈现最大值,分别为0.847、5.573、0.815、4.200。
郭芳王超刘海鹏李保国张雪梅齐国辉
关键词:光质光强红树莓叶绿素荧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