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争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甘蓝
  • 4篇小孢子
  • 3篇植株
  • 2篇游离小孢子
  • 2篇孢子
  • 2篇DH
  • 2篇DH系
  • 1篇单倍体
  • 1篇单倍体植株
  • 1篇单核
  • 1篇性状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雄性不育系
  • 1篇再生植株
  • 1篇植株生长
  • 1篇生长势
  • 1篇生理生化
  • 1篇双单倍体
  • 1篇双单倍体植株
  • 1篇突变体

机构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7篇刘争
  • 6篇张恩慧
  • 5篇许忠民
  • 4篇程永安
  • 3篇杨安平
  • 2篇王鑫
  • 2篇李思蓓
  • 2篇张孟利
  • 1篇董韩
  • 1篇夏云飞
  • 1篇王改改

传媒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影响甘蓝小孢子DH植株生长的几个因素被引量:1
2016年
旨在筛选甘蓝小孢子DH植株健壮生长的最适培养基和光照强度。为缩短小孢子DH植株培养时间并为获得健壮植株创造条件,从而加快甘蓝DH系育种进程。以甘蓝‘秦甘50’为材料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至诱导分化出不定芽,转接到NAA质量浓度不同的2种培养基上(1/2MS+0、0.1、0.2、0.3mg/L NAA和MS+0.1mg/L NAA),不同光照强度[40、60、80、100μmol/(m2·s)]及添加不同质量浓度NH4NO3(0、0.4、0.8、1.2g/L)培养,研究DH植株的生长势,获得甘蓝小孢子DH植株最适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NAA质量浓度不同的培养基中,1/2MS+0.1mg/L NAA培养基中小孢子DH植株生长速度最显著,生根快、植株长势强;在80μmol/(m2·s)光照强度下培养小孢子DH植株净生长高度显著,10.3d再生出根系,根质量较好,叶片大而厚;MS培养基中添加质量浓度为0.4g/L的NH4NO3,小孢子DH植株生长健壮,35d内植株净生长高度最大为56.25mm。以上结果说明,甘蓝小孢子DH植株快速健壮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0.1mg/L NAA+8g/L琼脂+30g/L蔗糖;在80μmol/(m2·s)光照强度下或MS培养基中添加质量浓度为0.4g/L的NH4NO3均能够促进甘蓝小孢子DH植株根茎叶生长旺盛。
刘争张恩慧程永安许忠民王改改
关键词:甘蓝培养基光照强度
一种利用甘蓝游离小孢子筛选抗黑腐病突变体植株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甘蓝游离小孢子筛选抗黑腐病突变体植株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黑腐病病原菌分离纯化步骤;2)黑腐病病原菌粗毒素提取步骤;3)小孢子游离与纯化步骤;4)诱导抗病突变胚状体步骤;5)胚状体分化抗病突变体不定芽...
张恩慧程永安杨安平许忠民刘争张孟利李思蓓
文献传递
甘蓝双单倍体(DH)植株的离体保存技术研究
[目的]探索一种翌年未抽薹的甘蓝DH植株离体保存技术和方法.[方法]选用甘蓝小孢子胚植株(DH株)翌年未抽薹的植株叶片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外植体,基因型,激素在组织培养中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不同部位叶...
张恩慧王鑫程永安许忠民杨安平刘争
关键词:甘蓝双单倍体植株基因型
利用两个DH系选育一个甘蓝新品种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两个DH系选育一个甘蓝新品种的方法,该方法是以甘蓝DH系转育成的胞质雄性不育系DHCMS08‑5‑3‑6‑9为母本与甘蓝DH系即DH05X‑1‑5‑9‑8系为父本,通过杂交配制成DHCMS08‑5‑3...
张恩慧程永安杨安平许忠民刘争张孟利李思蓓
文献传递
甘蓝花蕾小孢子发育同步性影响因素初步探讨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提高甘蓝单花蕾小孢子发育同步性,完善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对小孢子供体植株通过整枝、NAA处理和增施微肥3种处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只留一级侧枝(CL2)能有效提高花蕾小孢子发育同步性;1 000mg/L(N2)质量浓度的NAA处理后也能显著提高花蕾小孢子发育同步性;增施质量分数0.1%的微肥后,单核靠边期最大比率可达76.0%,比对照(35.6%)有极显著的提高。
王鑫刘争张恩慧
关键词:甘蓝小孢子
甘蓝小孢子胚状体再生及DH系植株差异性分析
研究甘蓝小孢子胚状体直接再生植株和甘蓝DH植株生长势的影响因素,提高甘蓝胚状体再生植株效率,增强甘蓝DH植株的生长势,从而更多更好更快的获得甘蓝DH系,加速甘蓝DH系的育种进程。本试验研究了胚状体再生植株培养基类型、琼脂...
刘争
关键词:甘蓝胚状体再生植株生长势
文献传递
甘蓝DH株自交后代2个变异株群差异性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以甘蓝F1游离小孢子1个胚状体再生植株自交后代分离出DH12-8-Z型和DH12-8-T型2个变异株群为材料,分析2个株群在幼苗期、莲座期、结球期的植株形态,叶片组织结构,光合色素质量浓度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形态特征上DH12-8-T型植株比DH12-8-Z型植株幼苗矮小、叶片多、叶柄短缩、节间距小、叶片小而厚、边缘翻卷呈"托盘型";结球植株矮小、外叶簇生严重、叶片褶皱、叶中脉变粗、叶色灰绿、叶球小且紧实。(2)相比DH12-8-T型植株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质量浓度较低;幼苗叶片组织表皮细胞较小且排列整齐紧凑,海绵组织多呈椭圆或近椭圆形,细胞明显较大,叶脉中维管束组织发达,特别是木质部导管明显粗且多。(3)DH12-8-T型植株比DH12-8-Z型植株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及POD和CAT活性均较高;莲座期SOD活性较低,莲座期和结球期MDA质量摩尔浓度较低。研究表明,DH12-8-Z型植株和DH12-8-T型植株在形态和生理生化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两者可能是基因型不同的植株群体。
董韩张恩慧许忠民唐桃霞刘争夏云飞
关键词:甘蓝生理生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