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资源与冶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有机无机营养物料对莠去津污染土壤微生物量磷和可溶性无机磷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为了评估外源有机无机营养物质在莠去津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添加不同有机无机物料对莠去津污染土壤微生物量磷和可溶性无机磷的影响。[结果]外源有机、无机营养物质均显著提高了莠去津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量磷的含量,其中单施腐熟猪粪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磷增加最明显,比对照增加了98.4%,其次是NP肥配施、单施紫云英、单施N肥,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8.6%、23.7%、16.4%,增加较少的是单施P肥和单施水稻秸秆的处理,仅仅分别比对照增加了7.5%和4.3%。与土壤微生物量磷不同的是,单施腐熟猪粪、单施磷肥以及NP配施的处理土壤可溶性无机磷明显增加,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5.0%、42.3%和40.2%;而莠去津单施氮肥、紫云英和水稻秸秆的处理土壤可溶性无机磷则显著降低,分别减少了29.1%、13.2%和13.7%。[结论]施用有机无机营养物料可加快土著微生物的生长,促进了莠去津的消解,有利于莠去津污染土壤的修复。
- 陈月芳张超兰黄河姚胜勋李方圆吴海霞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莠去津有机物料
- 反枝苋内生菌筛选及其铬富集效果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以分泌吲哚乙酸(IAA)、铁载体能力以及对重金属离子耐受性为筛选指标,从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根系中筛选出分泌IAA、铁载体和耐铬能力强的两株菌株G3和G8,通过盆栽实验研究分析了其对反枝苋累积铬的影响,根据形态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对供试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菌株G8分泌IAA能力达到17.80 mg·L-1,强于其他菌株;菌株G3、G8对铬、镉、铅离子的耐受性分别为200、20、300和100、20、400 mg·L-1。盆栽实验中,接种菌株G8处理后反枝苋地下部生物量和重金属累积量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并增强了地下部对铬的富集能力。通过进行16S r DNA序列分析,菌株G3与Pseudomonas sp.CZGSD7的序列相似性达到99%;菌株G8与Pseudomonas extremorientalis CNU082017的序列相似性达到100%,2株菌株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 李方圆张超兰黄河张静静卢美献李传章
- 关键词:内生菌超富集植物反枝苋植物修复
- 不同固定剂对土壤中镉砷钝化修复效果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为了探究不同固定剂对镉和砷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蚕沙炭(BC)、硅酸钙(Si)和硫酸亚铁(Fe)为材料,通过土培实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在28 d平衡时间内对土壤基本性质和土壤中镉(Cd)、砷(As)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1%(质量百分比)硫酸亚铁(Fe)和0.5%硫酸亚铁+0.5%蚕沙炭(Fe+BC)的处理可显著降低了土壤的p H值。单施1%硅酸钙(Si)、单施1%蚕沙炭(BC)、0.5%硅酸钙+0.5%蚕沙炭(Si+BC)、0.33%硅酸钙+0.33%硫酸亚铁+0.33%蚕沙炭等处理(Si+Fe+BC)则显著提高了土壤的p H值。除了Fe处理外,其他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幅度为5.52%-26.95%。Si+BC和Fe+BC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增加幅度分别为43.07%和20.62%,Si+Fe和Si+Fe+BC处理却显著降低了土壤CEC含量,降低幅度为16.06%和14.59%。Fe和Fe+BC处理极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态As含量,分别降低了48.06%和33.75%;单施硅酸钙、单施蚕沙炭、硫酸亚铁+蚕沙炭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Cd含量,分别降低了19.56%、14.29%、33.3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 H值与土壤有效态As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中Cd的有效态含量与土壤CEC含量呈较好的显著负相关关系。综合考虑各处理对土壤中Cd、As的钝化效果,Fe+BC处理对复合污染土壤中Cd、As的钝化效果最佳,降低土壤有效态As含量为33.75%、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为33.32%。
- 卢美献李方圆张超兰李传章杨惟薇张静静黄河吴海霞
- 关键词:重金属有效态生物炭硅酸钙硫酸亚铁
- 不同土壤类型中水稻间作红蛋对镉累积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开展根箱实验,比较水稻土和石灰岩土上镉(Cd)低累积常规水稻(玉丝占)间作红蛋(Echinodorus osiris)对Cd累积的影响。通过分析水稻和红蛋根区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效硫(S)、有效钙(Ca)、有效镁(Mg)和不同形态Cd的变化,研究不同土壤类型中2种植物间作对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种相比,间作可使水稻土上水稻地上部、地下部和籽粒中的Cd含量增加1.97%、3.91%和1.43%;使石灰岩土上水稻地上部、地下部和籽粒中的Cd含量降低11.17%、34.95%和15.38%。在水稻土上,间作对水稻根区土壤pH无显著影响,但增加了有效S、CEC和弱酸提取态Cd百分含量,分别增加84.05%、22.27%和16.13%。在石灰岩土上,间作使水稻根区土壤有效Mg含量显著增加,增加9.16%,使有效Ca含量降低5.25%,对pH、CEC和弱酸提取态Cd的百分含量影响不显著。
- 张静静黄河吴海霞容群李雪覃霞张超兰
- 关键词:水稻间作镉累积性
- 改性蔗渣对水溶液中Cd^(2+)的吸附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用乙醇及氢氧化钠对蔗渣进行处理,得到改性蔗渣(MB)。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改性前后蔗渣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液的p H、Cd2+初始浓度、共存离子(Ca2+,Mg2+和Na+)对MB吸附Cd2+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蔗渣的比表面积增大,蔗渣原有的晶格结构被破坏,羟基的活性增强。MB对Cd2+的吸附适宜p H为4.0~6.0;MB对Cd2+吸附平衡时间为20 min;MB对Cd2+的吸附过程的吸附等温线结果发现表明MB对Cd2+的吸附是化学吸附,MB对Cd2+的饱和吸附量为14.450 mg/g。MB对Cd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MB对Cd2+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过程。共存离子Ca2+,Mg2+和Na+对MB吸附Cd2+影响的顺序为Na+
- 陈智超张超兰李传章姚胜勋李方圆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