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等离子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喷焊
  • 2篇显微组织
  • 2篇耐磨
  • 2篇耐磨性
  • 2篇合金
  • 2篇残余应力
  • 2篇值模拟
  • 1篇等离子弧
  • 1篇等离子弧喷焊
  • 1篇等离子喷焊
  • 1篇多层多道焊
  • 1篇多道焊
  • 1篇应力
  • 1篇三维数值模拟
  • 1篇渗透探伤
  • 1篇探伤
  • 1篇铁基
  • 1篇铁基合金

机构

  • 5篇江苏徐州工程...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徐州徐工环境...

作者

  • 5篇黄松
  • 3篇张立平
  • 3篇马国
  • 2篇占小红
  • 2篇蹤雪梅
  • 2篇孟庆禹
  • 2篇张贵芝
  • 1篇王灿
  • 1篇吴斌

传媒

  • 3篇电焊机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焊接技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失效销轴表面修复用Fe-Cr-B-Si系合金粉末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工程机械中常见的销轴磨损失效形式,采用雾化法研制了两种Fe-Cr-B-Si系合金粉末。采用等离子弧喷焊方法分别制备堆焊耐磨层,并对两种合金粉末堆焊耐磨层进行了化学成分、显微组织、硬度、耐磨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合金粉末的堆焊显微组织均由初生γ+共晶(Fe2B+γ)组成,粉末FB2的堆焊合金中w(B)为粉末FB1的2.5倍,共晶(Fe2B+γ)的含量更高,硬度值更高,耐磨性为粉末FB1的2.56倍。粉末FB2相对于粉末FB1更适合于失效销轴的表面修复。
吴斌马国黄松孟庆禹张成建信若飞卢长煜
关键词:等离子弧喷焊显微组织耐磨性
等离子熔敷铁基合金涂层组织和性能被引量:1
2018年
分析不同成分下铁基合金熔敷层的组织和性能,为工业应用奠定基础。采用等离子喷焊设备制备铁基合金熔敷层,并对表面渗透探伤,检验表面裂纹。采用火花直读光谱仪检测熔敷层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对显微组织的影响。采用洛氏硬度计及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检测硬度及磨损失重,分析显微组织对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req/Nieq值为0.26时,熔敷层表面出现裂纹。Creq和Nieq影响熔敷层显微组织,基体以奥氏体为主。5种合金堆焊层硬度均大于40 HRC,并且Creq/Nieq值与硬度及耐磨性没有线性关系。随着硬度的增加耐磨性提高,Fe5的耐磨性最好,磨损失重只有3.65g。但当硬度达到59 HRC时,耐磨性降低。因此熔敷层的化学成分特别是w(C)决定了显微组织,w(C)的增加使熔敷层出现M_7C_3等硬质相,硬度及耐磨性提高,当硬度达到一定值时,出现裂纹,硬质相易脱落,导致耐磨性下降。
马国王灿王灿黄松张立平
关键词:铁基合金等离子喷焊渗透探伤显微组织洛氏硬度耐磨性
多层多道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9
2016年
大型复杂焊接结构件的主要接头形式为平板对接,开展对平板对接多层多道焊接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十分必要。通过控制网格尺寸和边界条件进行优化来平衡模拟精度和计算效率的问题,并采用试验测量和MSC.MARC有限元模拟相结合方法分析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趋势。结果表明,该多层多道焊接数值模拟采用位移约束和弹簧约束混和边界条件,在焊缝最大网格尺寸为2 mm时,计算效率和精度匹配效果最佳,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吻合良好,证明该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
蹤雪梅张贵芝黄松张立平占小红
关键词:数值模拟多层多道焊残余应力
T750GJ高强钢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ER50-6及SLD-70两种实芯焊丝分别对T750GJ高强钢进行焊接,并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显微硬度试验及微观组织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SLD-70焊丝焊接的接头强度高于ER50-6焊丝的,超过930MPa,断裂的位置在热影响区(HAZ);两种焊接接头的塑性均良好,弯曲试验后无裂纹;由于热循环作用的影响,HAZ晶粒急剧长大,同时铁素体呈板条状聚集,两种焊接接头均出现软化;SLD-70焊丝更适于T750GJ钢的焊接。
马国黄松张立平王灿
关键词:热影响区力学性能
网格过渡形式对焊接残余应力及变形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大型复杂焊接结构件的焊接过程三维数值模拟因为计算量大而难以进行。采用有限元热弹塑性分析方法对平板对接接头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网格过渡形式对计算效率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几种网格过渡形式下对接接头焊接残余应力场和变形场,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焊缝及其附近热影响区网格过渡采用共节点形式,还是不共节点接触单元,仿真变形趋势均与实际焊后变形趋势一致,且误差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采用共节点网格过渡,可以保证应力连续,同时提高计算效率;过渡单元为不共节点接触单元时,无论网格密度如何,接触面上纵向和横向残余应力均不连续;对于大型复杂焊接结构件,如果不关注后续的应力分布情况,可以采用接触过渡这种网格划分技术,既可以降低模型网格划分难度,提高计算效率,又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焊接变形。
蹤雪梅张贵芝黄松张立平占小红
关键词: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