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森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污染
  • 2篇土壤
  • 2篇污染土
  • 2篇建筑
  • 2篇
  • 1篇絮凝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机质含量
  • 1篇淤泥
  • 1篇制浆
  • 1篇烧失量
  • 1篇疏浚淤泥
  • 1篇添加量
  • 1篇土壤矿物
  • 1篇泥浆
  • 1篇排水
  • 1篇资源化
  • 1篇外源
  • 1篇污染调查

机构

  • 6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大建环境...
  • 1篇南京地铁建设...

作者

  • 6篇张春雷
  • 6篇陈森
  • 2篇陈珊珊
  • 1篇李磊
  • 1篇徐丽萍

传媒

  • 2篇四川环境
  • 2篇环境监测管理...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南京建筑废弃泥浆絮凝减容效果与经济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以南京市建筑废弃泥浆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加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开展絮凝减容试验,分析絮凝剂在不同投加量下泥浆沉降、水质指标及泥浆体积和含水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上述3种絮凝剂对泥浆均有较好的絮凝沉降效果,调理后泥浆的沉降速度由快变慢直至稳定,尾水水质可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 31962—2015)排放标准。CPAM调理的泥浆沉降效果最优,经过20 min的沉降,泥浆可实现减容80%以上,相对于直接将泥浆外运处置的费用,对泥浆絮凝减容后外运可以降低83%的成本。
丁嘉仪张春雷陈森李捷曾文超王健
关键词:废弃泥浆减容建筑
超声波对污染土中铅特定形态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亟须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现有研究发现超声波辅助能够提高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浸出率,影响土中重金属的形态转化,但研究尚未涉及具体转化方向。通过MBCR连续浸提法制得4种铅初始形态差异的土样,再分别对其进行超声处理,处理后测定土中的铅形态分布,通过与初始土样铅形态分布差异的对比分析,探究超声波单独作用对铅特定形态转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超声波处理可使土样中铅弱酸可提取态、可还原态含量增加,可氧化态、残渣态含量减少。说明超声波影响铅污染土壤中铅的特定形态转化,且效果与其作为辅助手段时增加重金属浸提量作用方向一致。
陈珊珊张春雷陈森费小通
关键词:超声波污染土
土壤烧失量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土壤烧失量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表征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工程中为方便操作,烧失量法也被作为一种估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但对于土壤烧失量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尚不明确,还没有统一的换算方法,旨在研究土壤烧失量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及其适用条件,为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提供依据。对白沟河取20个不同点位的混合样,用两种方法测得的有机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其线性相关性较好。结合一些学者对不同土样、有机质含量范围的土壤和沉积物用以上两种方法测得的有机质含量做对比分析,整合结果发现,两种方法测得结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随着有机质含量范围的不同,其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有机质含量<10%时,显示相关性较差;有机质含量>10%时,相关性较好,且烧失量比常规方法测得有机质含量在数值上高约5%。由于烧失量的测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工程应用中利用烧失量法估测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或有机质含量时,应当注意其适用条件和换算关系,通过本试验研究发现,当测定对象为有机质含量高(>10%)、碳酸盐和粘土矿物等含量较少的土时,采用烧失量法估测土壤有机质含量换算的结果可信度较高。
陈森陈森赵九强张春雷
关键词:土壤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烧失量有机碳
不同湿度条件下外源铅、锌在土壤矿物中的形态转化被引量:2
2017年
湿度条件是影响重金属在土中存在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纯高岭土和石英砂矿物中添加外源铅、锌离子,并在恒干、干湿交替和恒湿三种条件下培养32 d,中间按照BCR法测定了铅、锌的形态并测定了土样的p H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变化。研究发现可溶态外源铅、锌进入惰性石英砂中有2.5%转化成可还原形态(F2),并且经过不同干湿条件下的养护后,转化到其他形态的总量不超过10%,说明重金属本身在土中的形态变化较小。进入高岭土中的可溶态铅、锌立即有34%转化成其他形态,而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可交换态(F1)和可氧化态(F3)含量大多降低并向F2和残渣态(F4)转化,其转化速率是恒干>干湿循环>恒湿。土样的p H均随培养时间先降低后增加,而高岭土的CEC总体持续降低,说明在老化过程中养护条件会促进高岭土与阳离子的结合,并且使结合的阳离子不断向矿物晶格内部转移,从而向更稳定的结合形态转化。
陈森张春雷徐丽萍陈珊珊
关键词:污染土
泡沫添加量对淤泥免烧陶粒的性能影响
2024年
以疏浚淤泥为主要原料,创新性引进空气泡沫制备免烧陶粒,探究了空气泡沫添加量对陶粒孔隙率的影响,以及孔隙率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灰比0.35、灰土比3、养护时间7 d条件下,随着空气泡沫的增加,陶粒孔隙率从14.90%增加至32.23%,密度从1144.32 kg/m^(3)下降至792.68 kg/m^(3),强度从8.96 MPa大幅下降至4.68 MPa,1 h吸水率从17.74%波动下降至14.56%,所制备的陶粒为700密度等级的普通陶粒。空气泡沫在陶粒制备过程中损耗81.49%。陶粒密度与总孔隙率线性相关,强度与孔隙率呈指数关系,1 h吸水率与开口孔隙率线性相关。空气泡沫的增加主要是提高了陶粒闭口孔隙率,从而提高总孔隙率,陶粒内部孔隙孔径集中在0~200μm之间,陶粒孔隙率越大,其内部大孔径孔隙占比也越大。
洪荐英张春雷陈森
关键词:疏浚淤泥孔隙率资源化
某城市建筑泥浆污染现状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以某城市为例,研究城市建筑泥浆的污染现状,并分析泥浆受到污染的原因。结果表明: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限值,调研的4个工地泥浆水全部超标;该城市地层土壤中的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高是泥浆水超标的重要原因,工地制浆使用的地表水和污水也不能满足Ⅳ类水质的要求。在建筑工地的管理中,应限制现场使用污水和超标的河水来调制泥浆,同时加强场地管理,防止雨水和污水进入泥浆池,以便建筑泥浆的后续处理。
常红晨张吕林邢松明朱逸凡张春雷李磊陈森
关键词:污染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