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坤鹏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嗜血杆菌
  • 3篇副猪嗜血杆菌
  • 3篇杆菌
  • 2篇血清型
  • 2篇免疫
  • 1篇毒力
  • 1篇疫苗
  • 1篇三价灭活疫苗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猪链球菌
  • 1篇仔猪
  • 1篇佐剂
  • 1篇小鼠
  • 1篇链球菌
  • 1篇免疫原性
  • 1篇免疫佐剂
  • 1篇灭活
  • 1篇灭活疫苗
  • 1篇抗原

机构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龙岩学院

作者

  • 4篇赵战勤
  • 4篇薛云
  • 4篇陈坤鹏
  • 2篇司丽芳
  • 2篇王臣
  • 1篇董发明
  • 1篇邓雯
  • 1篇刘志军
  • 1篇李健
  • 1篇徐惠娟
  • 1篇王乐

传媒

  • 2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副猪嗜血杆菌主要免疫原性抗原的克隆表达及其反应原性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为制备和筛选副猪嗜血杆菌(HPS)具有免疫保护效力的抗原因子重组蛋白,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HPS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分别克隆其OapA、Hps0675(包括全片段和2个子片段)、Hsp60、OmpP2、HbpB、GAPDH、Hps06257和D15抗原因子的10个基因片段,分别将其克隆入pET28a质粒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除OapA外,其他9个重组蛋白均正确表达,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0.20%~31.90%。除rGAPDH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外,其他8个重组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rHbpB、rD15、rHps06257反应原性最强,rGAPDH、rHsp60、rOmpP2反应原性中等,r Hps0675-1、r Hps0675-2、rHps0675反应原性最弱。以His标签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后,9个重组蛋白的纯度在90.72%~98.72%,浓度在1.082 mg/mL~7.936 mg/mL。本研究实现了HPS 9个重要抗原因子的克隆表达和纯化,首次在相同条件下对其反应原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其亚单位疫苗候选保护性抗原蛋白的筛选奠定基础。
戚百川杨金钱丁文文马艳杰李健陈坤鹏陈坤鹏薛云司丽芳刘志军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
猪链球菌三价灭活疫苗免疫佐剂的筛选被引量:2
2021年
为筛选适用于新型猪源链球菌(SS)灭活疫苗的佐剂,本研究以SS1 Z1株、SS2 Z2株和SS7 Z7株为抗原,分别配制ISA201 VG双相油乳佐剂疫苗(简称ISA201疫苗)、GEL 02 PR水溶性聚合物佐剂疫苗(简称GEL疫苗)、IMS1313N VG水溶性纳米佐剂疫苗(简称IMS1313疫苗)、矿物油佐剂疫苗(简称油疫苗)、氢氧化铝胶佐剂疫苗(简称铝胶疫苗)共5种佐剂的三价灭活疫苗。豚鼠和仔猪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油佐剂疫苗的副反应较大,其余疫苗的副反应较小。仔猪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二免14 d后利用约为1 LD100的SS2 Z2株对仔猪经耳缘静脉攻毒,ISA201疫苗、GEL疫苗对仔猪的保护率均为100%,油疫苗和铝胶疫苗保护率分别为60%、40%,IMS1313疫苗组的保护率为0;利用1 LD100 SS1 Z1株攻毒后,ISA201疫苗、GEL疫苗、油疫苗、铝胶疫苗和IMS1313疫苗对仔猪的保护率分别为100%、80%、80%、60%和0。综上结果表明,ISA201疫苗免疫仔猪能产生最高的抗体水平,同时提供了最高的保护效力,且副反应较小,确定ISA201为开发链球菌灭活苗的首选佐剂。本研究为SS三价灭活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赵旭东陈坤鹏孔美萍薛云王臣董发明赵战勤
关键词:猪链球菌疫苗佐剂
副猪嗜血杆菌小鼠毒力和仔猪毒力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旨在对我国最为流行的血清4、5、12和13型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共36株)进行BALB/c小鼠和仔猪毒力试验的比较研究。小鼠毒力试验结果表明,4种血清型菌株的LD50分别介于9.80×10^7~4.60×10^9、2.10×10^8~8.85×10^9、4.81×10^7~7.01×10^9和1.75×10^8~8.45×10^8 CFU;整体毒力表现强弱依次是13、4、12、5型,但仅在5型与13型菌株之间毒力具有显著差异(P<0.05)。仔猪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血清型中不同菌株的毒力具有明显差异,均存在强毒和弱毒菌株;整体毒力表现强弱依次是5、13、4、12型;但5型与4型(P=0.039)和12型(P=0.033)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13型差异不显著(P=0.241)。综合对比分析HPS的小鼠和仔猪毒力试验结果,可以得出3个结论:1)4种国内流行性血清型菌株的整体毒力由强到弱依次是5、13、4和12型;2)但同一血清型中均存在强毒和弱毒菌株,HPS的血清型与其毒力之间不具有相关性;3)HPS虽能致死BALB/c小鼠,但其毒力结果与仔猪毒力试验结果并不一致,表明其作为替代模型具有一定的缺陷。
李飞跃陈坤鹏丁文文薛云王臣司丽芳赵战勤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毒力小鼠仔猪
副猪嗜血杆菌国内流行血清型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本研究对我国最流行的HPS血清4、5、12、13和14型共16株细菌的菌体形态、生长速度、生化特性、小鼠毒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革兰染色镜检结果表明,除4型菌株H4L3外,同一血清型HPS的菌体形态比较一致;不同血清型HPS的菌体形态具有明显差异,且具有型特异性。培养结果表明,在TSA固体培养基上生长24h后的菌落平均直径大小依次为13型2.02mm、4型1.91mm、5型1.80mm、14型1.71mm、12型1.66mm,同一血清型的不同菌株之间无显著差别。生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血清型HPS的生化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即使是同一血清型的不同菌株之间也有较大差别。小鼠毒力试验结果表明,除4型外,毒力强弱依次为血清12型、14型、5型、13型,其LD50分别介于(2.7~4.6)×10^8、(4.3~7.9)×10^8、(1.0~1.3)×10^9、(2.3~2.8)×10^9 CFU之间,同一血清型的不同菌株之间无显著差别。在血清4型菌株中,H4L3的毒力明显偏强(LD50为3.6×10^8 CFU),其他菌株的LD50介于(1.4~1.6)×10^9 CFU之间。本研究为HPS不同血清型的快速鉴定、致病机理和疫苗研发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徐惠娟薛云赵战勤陈坤鹏王乐邓雯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生物学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