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建秀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解聚
  • 3篇褐煤
  • 2篇催化
  • 2篇催化剂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有机硫
  • 1篇生物脱硫
  • 1篇胜利褐煤
  • 1篇酸催化
  • 1篇酸催化剂
  • 1篇噻吩
  • 1篇脱硫
  • 1篇罗丹明
  • 1篇罗丹明B
  • 1篇降解
  • 1篇降解罗丹明B
  • 1篇固体酸
  • 1篇固体酸催化
  • 1篇固体酸催化剂
  • 1篇光催化

机构

  • 4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4篇郝建秀
  • 3篇刘全生
  • 2篇周华从
  • 2篇李娜
  • 1篇智科端
  • 1篇张通
  • 1篇吴琼
  • 1篇刘柯澜
  • 1篇赵斌
  • 1篇肖波
  • 1篇卫阳阳

传媒

  • 2篇煤炭学报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微杆菌对乌海高硫煤中有机硫脱除的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从炼油厂分离出一株脱硫的菌株YBS2#,摇瓶培养该菌株96 h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对二苯并噻吩(DBT)降解率可达到64%,经对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将其归类为微杆菌属(M icrobacterium).在自制反应装置中考察了该菌株对乌海煤中有机硫的脱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搅拌速度160 r/m in,温度30℃,pH=7.5时,对煤炭中有机硫的脱除率可达70.45%,全硫的脱除率可达到45.05%.
张通吴琼刘柯澜卫阳阳郝建秀肖波
关键词:有机硫生物脱硫二苯并噻吩
胜利褐煤固体酸催化解聚性能研究
褐煤作为低阶煤,直接用于燃烧效率低且污染严重,因此,开发褐煤的非燃料利用技术,对于实现其高效利用至关重要。催化褐煤解聚是褐煤一种典型的非能源利用途径。催化解聚可以显著提高解聚产物中高附加值有机化学品的生成[1]。固体酸催...
闫文维赵斌郝建秀李娜周华从韩星刘全生
关键词:胜利褐煤固体酸催化剂
文献传递
褐煤解聚产物构建Fe基光催化剂降解罗丹明B
2023年
为研究Fe基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降解能力,将褐煤钌离子催化氧化(RICO)的解聚产物(DM)同铁盐配位,构建铁基-解聚产物光催化剂,在H_(2)O_(2)条件下催化罗丹明B的光降解反应。分别采用SEM、XRD、FTIR、氮气吸脱附测试等表征方法对所制备的Fe-DM光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同时考察了在不同反应体系下催化剂对RhB的降解效率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Fe-DM催化剂为不规则颗粒,紧密堆积结构,具有光催化反应活性;通过对照实验发现,体系中加入适量H_(2)O_(2)能显著增强光催化性能,在以下条件RhB溶液25 mL(10 mg/L、pH=5)、催化剂Fe-DM用量为0.01 g、H_(2)O_(2)(30%)25 mol/L、在可见光条件下,125 min内可实现对RhB 100%的降解,且在连续重复4次降解RhB的过程中,催化剂催化效率和结构基本保持不变,表明所构建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郝建秀张亚芳周华从周华从李娜智科端李娜
关键词:褐煤光催化剂罗丹明B
褐煤解聚产物利用及分离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褐煤等低阶煤直接作为能源物质利用效率低。同时褐煤又含有丰富的天然结构单元,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性,这使其作为非能源物质利用成为可能。探索褐煤清洁高值化转化新途径是褐煤非能源利用的现实需求和必然选择。褐煤解聚是实现褐煤清洁高值化利用的潜在途径,但由于解聚后产物组成复杂,如何实现解聚产物的有效利用是限制褐煤解聚这一途径的瓶颈问题。目前,关于褐煤解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解聚方法的建立和解聚条件的优化上,对于解聚产物如何利用则报道较少。基于此,围绕褐煤解聚这一非能源转化利用途径进行文献综述,包括褐煤不同解聚方法及解聚产物组成特征、已报道解聚产物利用途径、解聚产物分离过程等,重点总结了褐煤解聚产物利用途径与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目前褐煤解聚产物利用途径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根据解聚产物反推煤的原始结构,这方面报道较多;二是利用解聚产物的特点对其进行功能化利用,包括解聚产物不分离直接利用和先对解聚产物分离再利用其中单体,这方面也在逐步探索。而解聚产物分离方法的探索方面,除了常见的离心、过滤、萃取、柱层析外,低共熔溶剂法、抗溶剂法和金属离子配位分离等方法也逐渐用于这类复杂体系的分离。最后,在以上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褐煤解聚产物利用领域中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郝建秀丁志伟刘倩姚雪峰王晓璐陈宇新刘全生
关键词:褐煤解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