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璐

作品数:16 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中医
  • 4篇哮喘
  • 3篇支气管
  • 3篇支气管哮喘
  • 3篇气管
  • 3篇中医药
  • 3篇教学
  • 2篇医药院校
  • 2篇用药
  • 2篇院校
  • 2篇舌苔
  • 2篇实训
  • 2篇气道
  • 2篇气道重塑
  • 2篇中医药院校
  • 2篇胃炎
  • 2篇哮喘大鼠
  • 2篇慢性
  • 2篇基因
  • 1篇大学生

机构

  • 16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16篇邹璐
  • 10篇李福凤
  • 6篇王慧雯
  • 6篇郭春荣
  • 6篇孙祝美
  • 5篇李娜
  • 5篇徐莹
  • 4篇张瑞义
  • 4篇蒋海洋
  • 3篇徐鸽
  • 3篇王立娟
  • 2篇周小芳
  • 2篇张彤
  • 2篇彭垠婷
  • 2篇浦益琼
  • 2篇可燕
  • 2篇张伟妃
  • 2篇韩涵
  • 1篇张天嵩
  • 1篇杨爱东

传媒

  • 4篇中医药管理杂...
  • 3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医教育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过SimMan 3G高级模拟人进行BLS培训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通过SimMan 3G高级模拟人进行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培训,探索更加有效的BLS培训模式。方法:以相同方法对观察组及对照组学员(各80名)进行BLS理论课培训,分别采用SimMan 3G高级模拟人及普通模拟人对两组学员进行技能培训及考核。观察分析两组学员的笔试成绩、技能考核通过情况、操作关键环节掌握情况、调查问卷结果。结果:观察组笔试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技能考核通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BLS关键环节,包括启动BLS、CPR、使用AED、角色交换、球囊面罩通气等步骤的操作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观察组对于课程的认可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SimMan 3G高级模拟人进行BLS培训,能够提高学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及对实践技能的运用能力。
邹璐李福凤张彤可燕周小芳吴晓波吴琼张红凯买莹莹
关键词:基础生命支持
痰瘀互结证哮喘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2024年
目的探索痰瘀互结证哮喘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方法。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哮喘模型组、病证结合组、地塞米松组、咳喘六味合剂组),每组12只。通过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建立哮喘疾病模型;通过高脂饮食联合冰水浴法建立痰瘀互结证动物模型。通过动物行为学观察、病理切片观察、炎症指标检测、气道反应性测定评估哮喘疾病模型;通过体重测定,证候观察,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以及咳喘六味合剂干预后效果观察评估痰瘀互结证模型。结果(1)OVA诱导后哮喘模型组、病证结合组大鼠均出现呼吸急促,张口喘息,腹部翕动,烦躁不安,易激惹等现象;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见肺组织支气管黏膜上皮排列紊乱,局部脱落,基底膜增厚,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充血;血清中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ating growth factor betal,TGF-β1)较正常组均上升(P<0.05);各浓度乙酰甲胆碱(methacholine,Mch)激发后较正常组均表现出气道阻力(enhance pause,Penh)值增高(P<0.05)。(2)造模结束后,病证结合组大鼠出现寒颤、蜷缩少动、爪甲紫暗,尾部可见紫黑瘀斑、便溏,肛周不洁等证候表现;与哮喘模型组比较,病证结合组大鼠体重上升(P<0.05);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升高(P<0.05),凝血酶时间缩短(P<0.05),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多(P<0.05),低、中、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均升高(P<0.05);咳喘六味合剂组以上各项指标较病证结合组有改善。结论通过OVA诱导及高脂饮食联合冰水浴法建立痰瘀互结证哮喘大鼠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指标检测、以方测证综合评价该病证结合模型具有可行性。
袁欣王安琪王思宇潘乐芯汪佳颖邹璐杨爱东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痰瘀互结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以方测证
中医药院校开展《常见病用药安全指导》课程的设计探索
2022年
文章对中医药院校开设《常见病用药安全指导》课程进行了探索,以期指导课程建设,实现课程目标。文章提出,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坚持课程整体的实用性,强调教学方法的多元性,面向学生群体的针对性,突出中西药物结合用药的科学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用药常识,增强科学用药意识,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避免盲目用药、错误用药带来的安全隐患和药品资源浪费,以维护百姓的生命健康,提高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邹璐张瑞义浦益琼彭垠婷徐莹洪超韩涵
关键词:中医药用药安全本科教育课程设计
中医临床思维决策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构建并应用中医临床思维决策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探讨临床真实典型案例式虚拟仿真在线训练对学生中医临床思辨能力的影响,为中医数字化教育提供新途径。方法运用自主构建的中医临床思维决策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引导学生自主训练,并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果经过不同临床案例和反复多次有效的模拟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学生的问诊思路,学生平均练习成绩为(57.79±5.19)分、平均考试成绩为(69.70±7.40)分,各模块考试成绩较平时练习成绩均有提升。结论基于中医临床思维决策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模拟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辨证思辨能力、培养其中医临床决策能力,有助于中医人才的岗位胜任力的提升。
王立娟吴耀辉李福凤徐鸽张瑞义徐莹邹璐
关键词:中医临床思维案例式教学
中医药院校学生对安全用药通识课的需求——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
2021年
目的:调查中医药大学生的安全用药教育情况,提高中医药大学生的用药认知,促进良好用药习惯的养成,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方法: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在读的358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星进行调查。结果:中医药大学生对用药常识、用药行为存在一定困扰,对安全用药教育有主观需求,希望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掌握安全用药相关知识。结论:有必要对中医药大学生进行安全用药教育,授课中应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邹璐张彤可燕韩涵浦益琼彭垠婷张瑞义徐莹李福凤
关键词:大学生中医药院校安全用药
不同分类学水平下的舌苔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了解不同分类学水平下的舌苔微生物优势菌组成、含量及所占比例等。方法:实验共采集舌苔样本132例,其中正常组36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3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57例。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舌苔样本的菌群进行研究。结果:测序的平均片段长度293bp,碱基总数为2 263 847 315bp,舌苔微生物在门、纲、目、科、属、OTUs数目分别为25、45、124、214、447、1 330。舌苔中优势菌门有5种,优势菌纲有9种,优势菌目有12种,优势菌科有10种,优势菌属有15种;舌苔菌群与舌苔的量、舌苔的颜色、舌苔厚薄、舌苔的滑腻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中与舌苔的滑腻密切相关的是口腔杆菌属、纤毛菌属、弯曲杆菌属、普雷沃菌属、Lachnoanaerobaculum(未命名)、Aggregatibacter(未命名)和放线菌属。结论:舌苔具有自己独特的的群落结构特点,舌苔微生物在不同分类水平的具有特定的优势菌,他们是舌苔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中的基础微生物。
李华王慧雯郭春荣邹璐李娜蒋海洋孙祝美
关键词:舌苔
咳喘六味合剂治疗寒哮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再评价及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药物干预后表达谱差异分析
目的:  评价咳喘六味合剂对轻中度寒哮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索咳喘六味合剂治疗寒哮型支气管哮喘作用的基因靶点及相关机制。  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咳喘六味...
邹璐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基因芯片
舌苔微生态在多种疾病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8
2020年
舌诊在中医临床疾病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医临证的检查常规。《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舌诊》云“观舌本,舌以候元气的盛衰,苔以查病证之浅深”;《医门棒喝》云“舌苔由胃中生气所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中医认为“苔由胃气蒸腾而成”,被称为“五脏六腑之外候”,通过舌苔的厚薄、润燥、分布、色泽、消长等变化,可以了解胃气的盛衰和病情深浅。近年来,关于舌苔的研究也从原来的细胞形态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方面逐步深入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微生物组学等研究,如吴正治团队[1-3]从基因水平研究舌苔上皮细胞相关凋亡基因Bax、Fas、TGF-β等变化;詹瑧团队[4-5]从细胞因子水平如转化生长因子α和表皮生长因子等研究与舌苔的关系;李福凤团队[6]从微生态角度出发,研究口腔微生物与慢性胃炎患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微生态是研究的热点,其中口腔是微生物聚集的六大重要场所之一,口腔微生物系统是人体最复杂微生物系统之一,由超过700多种微生物构成[7],,舌苔微生物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现总结概述如下。
李娜王慧雯郭春荣邹璐李福凤蒋海洋孙祝美
关键词:口腔微生物转化生长因子Α细胞因子水平慢性胃炎患者胃气中医临证
从“湿疫”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思考被引量:8
2020年
本文基于中医经典文献及临床实践思考,立足于"湿疫"理论阐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及治疗方药。认为新冠肺炎乃湿毒疫邪所致,其病机特点为内外病邪相引,合而致病;本病除遵循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外,同时也表现出三焦传变的过程。同时,通过归纳梳理相关中医经典著作中关于湿疫的证治方药,为新冠肺炎的中医诊治提供临床思路。
喻晓曹敏袁敏张天嵩唐凌邹璐成颜琦吴银根方泓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病因病机传变规律
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被引量:38
2018年
气道重塑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研究中对气道重塑多有涉及。文章对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相关的信号通路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以下信号途径,如TGFβ1/Smads、ERK、Rho/ROCK、NF-κB、JAK/STAT等,以期对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邹璐孙祝美郭春荣王慧雯李福凤
关键词:中医药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信号通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