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鑫
-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阿帕替尼联合介入治疗肝癌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 谢鑫莫伟
-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精准护理研究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介入血管外科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60例TACE联合MWA治疗的肝癌患者,按前后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精准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尿储留、恶心呕吐、腰酸背痛、失眠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尿储留、恶心呕吐、腰酸背痛、失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护理方法运用于TACE联合MWA治疗肝癌患者中,可显著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介入治疗术后整体舒适度,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率。
- 阳秀春谢鑫尹利平孙林龙林
- 关键词: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微波消融治疗
- 阿帕替尼联合介入治疗肝癌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介入治疗肝癌的不良反应及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的22例阿帕替尼联合介入治疗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服药的不良反应,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并针对患者常见的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不良反应的缓解程度。结果22例患者中7例(31.82%)发生高血压,高血压发生率比说明书(35.23%)略低,比宋锦添等人报道(43.39%)低,且主要为中轻度,给予针对性治疗护理后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腹泻发生5例(22.73%),给予针对性治疗护理后,均得以控制。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分别发生7例(31.82%)和9例(40.91%),针对性护理后均得到缓解,未因此导致药物治疗中断。本研究中腹泻(22.73%)、恶心呕吐(31.82%)和食欲不振(40.91%)发生率高于杨泽冉等人报道(23.81%)。手足皮肤反应共发生5例(22.73%),手足皮肤反应发生率比说明书(27.84%)低,与廖景升等人报道(23.33%)基本一致,且护理后均缓解至1级,患者药物耐受性均较好。结论阿帕替尼联合介入治疗肝癌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高血压、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和手足皮肤反应,及早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其症状,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谢鑫莫伟阳秀春
- 关键词:肝癌护理
- 1例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患者综合护理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6年
- 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是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形成血肿,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部,病因可为创伤或动脉硬化。病例报告多见于误食鱼刺或异物使食管穿孔,造成严重的感染等并发症,发病时间越长有越高的病死率。
- 谢鑫莫伟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综合护理
- 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介入科病房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TIPS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分组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含在院阶段和出院后的回访),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出院后肝性脑病发生率和再入院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后,TIPS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出院后肝性脑病发生率和再入院率明显降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科病房TIPS术患者实施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模式,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出院后肝性脑病发生率和再入院率,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阳秀春向华谢鑫龙林莫伟
- 关键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 标准化沟通模式在介入科病房的应用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沟通模式)在介入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介入专科病房实施SBAR沟通模式,经过医师护士共同讨论,修订专科疾病常见症状SBAR沟通模板,对全体护士实施培训、考核、运用和评价。对比科室因医护沟通不良所致的医疗不良事件、患者对医护团队专业能力的认可度和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与实施标准化沟通模式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患者对医护团队专业能力的认可度、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室因医护沟通不良所致的医疗不良事件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科病房实施SBAR沟通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对医护团队专业能力的认可度和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降低医护沟通不良所致医疗不良事件,保障了患者的安全,促进了医护和谐团队的建立。
- 阳秀春莫伟向华谢鑫龙林
- 关键词:介入诊疗医护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