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围术期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胆管癌组织
  • 1篇胆石
  • 1篇胆石病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炎症因子
  • 1篇氧化氮
  • 1篇腰硬联合
  • 1篇腰硬联合麻
  • 1篇腰硬联合麻醉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合酶
  • 1篇胰肠吻合
  • 1篇胰十二指肠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机构

  • 3篇单县中心医院
  • 2篇山东省单县中...
  • 1篇济宁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蓝诺
  • 3篇李昌
  • 3篇韩冰
  • 2篇孙玉兰
  • 1篇黄强
  • 1篇王磊
  • 1篇孙传良
  • 1篇王磊
  • 1篇杨岩
  • 1篇李昌
  • 1篇韩冰
  • 1篇李昌
  • 1篇陈海霞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麻醉安全与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肝外胆管癌组织MMP-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MMP-2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s)家族中最主要的家族成员,因其可以降解细胞外基质,使癌细胞能够顺利穿透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组成的屏障,浸润其临近的纤维结缔组织,进而发生远处转移。本研究探讨MMP-2在肝外胆管癌及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2005-11-01-2010-04-30肝外胆管癌手术切除蜡块标本共61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胆管正常组织标本35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1例肝外胆管癌及35例胆管正常组织中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MMP-2蛋白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结果肝外胆管癌组中MMP-2阳性表达率73.77%(45/61),显著高于胆管正常组织的5.7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肝外胆管癌组织中MMP-2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值<0.05。MMP-2阴性肝外胆管癌患者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2.00%、55.00%和25.00%,MMP-2阳性肝外胆管癌患者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3.00%、9.00%和0,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56,P<0.001。结论 MMP-2的表达与肝外胆管癌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相关,可能在肝外胆管癌的浸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MMP-2有望成为新的肝外胆管癌的肿瘤标志物,为预后判断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李昌杨岩蓝诺姚明军王磊韩冰王仰亮陈海霞
关键词:肝外胆管癌免疫组织化学MMP-2预后
罗哌卡因混合右美托咪定竖脊肌平面阻滞对椎间孔镜围术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椎间孔镜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12月行择期椎间孔镜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n=30)和罗哌卡因混合右美托咪定组(D组,n=30),2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ESPB,R组给予0.3%罗哌卡因20 mL,D组给予1μg/kg右美托咪定混合0.3%罗哌卡因共20 mL,记录2组患者入室时、阻滞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手术消毒铺巾时(T_(0))、切皮穿刺时(T_(1))、椎板开窗时(T_(2))、髓核取出时(T_(3))、皮内缝合时(T_(4))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术中心动过缓、低血压、口干不良反应的情况,记录术前、术后4、8、12、24 h各时间点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术后镇痛药总用量。结果与R组相比,D组在5 min、10 min、15 min时的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在T_(1)、T_(2)、T_(3)时间点的MAP、HR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在术后8、12、24 h ODI和术后镇痛药总用量明显低于R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1μg/kg混合0.3%罗哌卡因ESPB用于椎间孔镜手术时提高术中镇痛效果,术中循环功能平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利于患者各项机能的恢复并减少镇痛药总用量。
杜静邹士东黄强孙玉兰蓝诺
关键词:罗哌卡因镇痛效果
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对高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预先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对高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择期行髋关节手术的高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和去甲肾上腺素组(n=30)。用MMSE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分,用ELISA法测定血浆S100-β蛋白浓度。结果去甲肾上腺素组术后1 d MMSE评分和血浆S100-β浓度分别为(25.4±1.70)分和(1.26±0.85)μg/L;对照组术后1 d MMSE评分和血浆S100-β浓度分别为(23.2±2.40)分和(4.08±1.05)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甲肾上腺素组术后1 d 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先给予去甲肾上腺素能明显改善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蓝诺李昌孙玉兰孙传良卢尚亭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胰岛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变化,探讨iNOS在胰腺内分泌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济宁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50~300 g,24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2只,SAP组12只,应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大鼠胰胆管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模型,检测血清淀粉酶、血糖浓度;分离胰岛,行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试验;应用NOS试剂盒检测胰岛iNOS的活性。结果 SAP组血糖、血清淀粉酶、葡萄糖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实验和胰岛的iNOS活性分别为:(11.50±1.36)mmol/L、(1 575.36±435.33)m IU/L、(3.90±0.78)m IU/L、(10.36±2.14)m IU/L和(30.27±3.57)U/m L;对照组分别为:(5.32±1.25)mmol/L、(104.18±35.58)m IU/L、(7.82±1.03)mmol/L、(25.60±3.72)mmol/L和(7.79±0.58)U/m L;两组分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对胰岛功能影响较大SAP胰岛功能损伤与iNOS活性增强有关系,对胰岛素分泌产生负面影响。
李昌母珍珍王磊韩冰王仰亮蓝诺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内分泌功能
乌司他丁对老年胆石病围术期炎症反应及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胆石病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释放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拟行手术的老年胆石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术后5天内在常规方法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对照组按常规加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3、5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ALT、AST、TBIL、CRP、TNF-α及IL-6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在术后1天、3天、5天均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在术后1天、3天均高于同期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老年胆石病患者围术期细胞炎症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保护肝脏功能。
李昌韩冰蓝诺
关键词:乌司他丁胆石病炎症因子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Prolene线一针连续缝合法胰肠吻合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Prolene线一针连续缝合法胰肠吻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菏泽市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术前诊断为壶腹周围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胰肠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A、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胰管-黏膜吻合,B组采用Prolene线一针连续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白蛋白水平、胰管直径、合并基础疾病、术前胆红素、入院症状、术前胆道引流、肿瘤部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胰肠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A组[(353.64 ± 95.28) min比(395.38 ± 110.29) min、(330.19 ± 100.27) ml比(397.43 ± 105.97) ml、(330.57 ± 110.68) ml比(376.18 ± 94.73) ml、(20.74 ± 8.08) min比(31.06 ± 7.83) min、(18.72 ± 6.02) d比(23.79 ± 7.4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胰漏、胰瘘、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胆瘘、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均低于A组[10.0%(4/40)比20.0%(8/40)、7.5%(3/40)比20.0%(8/40)、2.5%(1/40)比12.5% (5/40)、0比7.5%(3/40)、5.0%(2/40)比17.5%(7/40)、7.5%(3/40)比17.5%(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lene线一针连续缝合法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操作中,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吻合牢靠,可降低术后胰瘘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李昌韩冰王仰亮杨东运蓝诺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ROLENE线胰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