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庆
- 作品数:14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肿瘤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 :检验肿瘤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在临床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4年1—12月Pinnacle计划系统的210个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1 479个射野,选用UNIDOS E剂量仪、0.125cc电离室以及RW3固体水模体进行剂量学验证,计算实测剂量与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计算剂量的相对误差。用Mapcheck2 1177阵列进行5 cm深度平面通量图的γ分析,以3 mm/3%为分析限制条件,计算γ通过率。结果 :绝对剂量验证中,相对误差δ在±2%以内的占78.1%,2%<|δ|≤3%的占14.8%,3%<|δ|≤4%的占5.2%,4%<|δ|≤5%的占1.9%。在通量图γ分析中,γ通过率≥95%的有1 379个射野,93%≤γ通过率<95%的有72个射野,90%≤γ通过率<93%的有21个射野,γ通过率<90%的有7个射野。结论:Pinnacle计划系统的调强计划实际精度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 胡杰董晓庆林清陶建民张莹张颖
- 关键词:调强放射肿瘤剂量学放射疗法
- 医用直线加速器物理楔形板的质控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并设计放射治疗设备医用直线加速器中楔形板使用技术的质量控制方法,以保证放射治疗的精确执行,从而提高肿瘤控制率。方法:分析在使用楔形板时可能导致剂量出现误差的原因,并实际测量某院直线加速器不同机架角度和不同准直器角度组合下楔形野和平野照射时的吸收剂量,分别计算楔形野和平野下的楔形板运动重复性和到位精度。结果:实验证明,某院直线加速器楔形板运动重复性和到位精度达到相关技术标准,可以安全使用。结论:楔形板的运动重复性和到位精度是放射治疗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该质控方法可作为楔形板的常规质量控制方法,填补了该领域空白。
- 董晓庆胡杰岳堃张莹张颖陆春花林清
- 关键词:直线加速器
- EGFR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放疗后表达变化的意义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EGFR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与病理的关系及X射线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EGF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EGFR与8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和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用2.5、5和10 Gy X射线照射体外培养的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和HCC1937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种细胞经照射后6、12、24和48h的EGFR mRNA表达水平,以未照射组为对照。结果 EGFR在三阴性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67.0%(59/88),且与年龄、肿块直径、脉管侵犯、组织学分级、ki-67等临床及病理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淋巴结有转移及临床分期Ⅲ期组的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EGFR mRNA的表达在2.5、5和10Gy X射线照射后早期整体下降,但晚期呈上升趋势,大部分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率,且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提示其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不良相关。较大剂量X射线在早期可下调MDA-MB-231细胞和HCC1937细胞EGFRmRNA的表达,可能控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远处转移,提示放疗在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晚期EGFRmRNA的表达有所回落甚至上升,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易形成辐射抗性有关。
- 王璐林清陆春花张颖董晓庆石静贾朝阳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EGFRX射线照射
- 前列腺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精准度评估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分析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下不同图像配准方法,不同配准范围对配准精度的误差及膀胱直肠充盈程度对前列腺癌放疗精准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5例前列腺癌患者定位前和分次治疗前进行膀胱容积测量后,对计划CT和每次放疗摆位CBCT图像分别以不同配准方法(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和不同范围(靶区或盆腔)进行图像配准,分析比较各组配准的治疗体位下靶区体积几何中心点、大体靶区相似性指数和计划体积结构以及危及器官覆盖率。同时分析膀胱、直肠体积与这3个评价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对于配准盆腔区域,灰度配准精度好于骨性配准。骨性配准时,配准盆腔区域精度与配准靶区区域结果相近或较好。灰度配准时,配准盆腔区域精度好于配准靶区区域。选择配准盆腔区域灰度配准时,靶区几何中心点偏差最小,为(0.362±0.189)cm,靶区相似性指数最大,为0.707±0.089,计划结构体积、膀胱、直肠覆盖率最大,分别为(96.6±4.1)%、(85.4±17.2)%和(74.2±13.3)%。膀胱体积与3个评价参数呈负相关。直肠体积并没有明显规律。结论:前列腺癌放疗CBCT图像引导过程中,采用盆腔区域灰度配准是较好的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减小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精准度。分次治疗前尽量保证膀胱、直肠体积与CT定位时一致,对保证靶区受照剂量及减少膀胱、直肠的毒副反应具有明显意义。
- 董晓庆胡杰陆春花岳堃张莹张颖林清王璐张佳斐
- 关键词:前列腺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图像配准
- 剂量-体积联合等效均匀剂量优化在舌癌放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和评估广义等效均匀剂量(equivalent uniform dose,EUD)优化在舌癌放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方法:选取16例舌癌术后患者,对每位患者制订3组逆向调强计划,第一组计划使用传统物理剂量-体积优化(Plan-DV);第二组计划在Plan-DV基础上对高危亚计划靶区(PTV60 )及侧颈部低危预防区(PTV54)增加靶区EUD目标函数(Target g-EUD);第三组计划在Plan-DV基础上对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增加EUD目标函数(Upper g-EUD)。分析各组计划中靶区和OAR剂量学差异。结果:相较于Plan-DV,Target g-EUD计划在靶区的适形性和均匀性上表现更好(P<0.05),在OAR保护中,两者无显著性差异。Upper g-EUD与Plan-DV计划比较,PTV60的靶区均匀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靶区剂量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Upper g-EUD计划的脊髓和脑干的最大剂量(Dmax)分别降低了52.15和166.02 cGy,两者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喉部50 Gy剂量受照体积(V50)降低了0.321%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腮腺的平均剂量(Dmean)和30 Gy剂量受照体积(V30)、右侧腮腺V30及喉的Dmean均小于Plan-DV,两者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剂量-体积联合EUD目标函数不仅可以显著地改善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度,也可以较好地约束OAR的高剂量区域体积,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指导意义。
- 贾晓斌董晓庆袁峥玺岳堃
- 关键词:调强放疗舌癌剂量学
- 新型加速器Halcyon 2.0使用前的验收测试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预装典型射线数据Halcyon 2.0直线加速器验收流程,确保测试结果满足临床治疗要求,同时验证预装数据的可靠性。方法根据Halcyon加速器特点,按照出厂手册以及常规加速器、TPS验收实践,结合国内外验收标准,从直线加速器临床调试、TPS验收和患者验证测试3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同时将我院加速器测量剂量学参数与预装数据和外院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该直线加速器机械性能、图像质量均符合出厂标准。我院测量最大剂量深度为1.19 cm(预装:1.30 cm,外院:1.40 cm),在(1.30±0.20)cm以内。10 cm深度处的百分深度剂量(Percentage Depth Dose,PDD)为62.97%(预装:63.00%,外院:63.50%),在63.0%±1.00%以内。射野10 cm×10 cm的PDD和离轴比(Off Axial Ratio,OAR)与预装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射野28 cm×28 cm的离轴10 cm的径向和横向OAR以及对称性均满足出厂标准。结论Halcyon 2.0加速器测量数据与TPS预装数据以及外院测量数据具有较好一致性,临床测试结果均满足国内外标准,可投入临床使用。
- 董晓庆
-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使用前的临床剂量学验证
- 目的:对本单位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临床使用前的剂量学验证,以检验该系统在临床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设计绝对剂量验证测试例,并计算水模体中的剂量分布,得到感兴趣点计算剂量,与感兴趣点的实测绝对剂量进行对比,计...
- 胡杰董晓庆张莹张颖林清
- 关键词:治疗计划系统安全性
- 基于smart LMC算法的动态调强技术在舌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Varian速锋刀EDGE上,动态调强放疗(SlidingWindow,SW)、静态调强放疗(Step-and-Shoot,SS)与基于smart LMC算法的新动态调强放疗(SW-smart)3种技术在舌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及适用性。方法:选取26例舌癌(分期为T2-3N1-2M0)术后的病人,在13.6版本的Eclipse上进行SS、SW、SW-smart计划设计,对3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包括靶区的近似最小剂量D98%,近似最大剂量D2%,中位剂量D50%,均匀性指数及适形度指数以及正常组织脊髓、脑干的最高剂量,喉的平均剂量及50 Gy剂量线包绕的体积,左右腮腺平均剂量及30 Gy剂量线包绕的体积,咽缩肌和唇的平均剂量。记录比较3种计划的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结果:SW、SW-smart的PTV的D50%、适形度和均匀性指数均优于SS,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SW-smart略优于SW,却没有统计学意义;SW-smart的D2%最低,SW次之,SS的D2%最高,对热点的控制最差,三者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在正常组织保护上,SW与SS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仅SW-smart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优势;喉的V50及左右腮腺的V30,3种计划优化结果相互之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SS的跳数最少,治疗用时最长,SW-smart和SW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基于Varian速锋刀和新版本Eclipse中smart LMC算法的动态调强技术,与传统静态及动态调强相比,可提供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和正常组织保护,在舌癌术后放疗计划的优化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 岳堃姚原贾晓斌董晓庆董晓庆
- 关键词:舌癌SMARTLMC静态调强术后放疗
- 基于Halcyon加速器百分百图像引导模式下盆腔肿瘤CTV-PTV边界外放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Halcyon加速器百分百图像引导模式下盆腔肿瘤临床靶区-计划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边界外放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2023年1—5月在Halcyon加速器上行调强放射治疗的19例盆腔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每个患者分次间、纠正后、分次内300套共900个锥形束CT图像,与计划CT进行配准融合,得到三维方向上的矢量误差,用X(左右)方向、Y(头脚)方向、Z(腹背)方向表示。计算摆位误差及分布趋势,并根据纠正后及分次内的摆位误差计算CTV-PTV的外放边界。结果X方向上,分次间、纠正后、分次内的摆位绝对误差分别为(2.07±1.82)、(0.19±0.19)、(0.30±0.28)mm;Y方向上,分次间、纠正后、分次内的摆位绝对误差分别为(3.87±2.67)、(0.23±0.31)、(0.27±0.23)mm;Z方向上,分次间、纠正后、分次内的摆位绝对误差分别为(0.72±0.83)、(0.20±0.22)、(0.30±0.2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后和分次内X、Y、Z 3个方向分别有97%和96.33%的摆位误差在1 mm以内。CTV-PTV外放边界从6.36 mm缩小到1.06 mm。结论从摆位误差角度来看,基于Halcyon加速器百分百图像引导模式下的盆腔肿瘤治疗,根据纠正后和分次内的摆位误差计算CTV-PTV外放边界为1.1 mm。通过Halcyon加速器治疗盆腔肿瘤患者可降低摆位误差,提高患者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安全精度,缩小CTV-PTV边界外放值,减少正常组织的累及体积。
- 董晓庆胡杰林清
- 关键词:摆位误差
- Jaw tracking模式下不同铅门阈值对鼻咽癌VMAT计划的剂量学和计划复杂度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不同的铅门阈值对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剂量学和复杂度的影响。方法采用Eclipse v13.5对15例鼻咽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每例患者制定4组VMAT计划(T-Half组、T1组、T2组和T-All组),其中T-Half组铅门采用半铅门技术,T1组铅门宽度15 cm,T2组铅门宽度18 cm,T-All组采用全铅门技术。评估4组计划剂量学结果及射束孔不规则度(Aperture Irregularity,AI)、调制复杂度因子(Modulation Complexity Score,MCS)、平均叶片运动路径(Average Leaf Trajectory,ALT)和机器跳数(Monitor Units,MU)。结果T-Half组肿瘤中危亚临床靶区(PCTV_(p2))的均匀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和V_(60)与T1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T2组计划肿瘤靶区(PGTV_(69))的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HI和PCTV_(p2)的V_(60)与T1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脊髓的D_(max),双侧腮腺、喉和口腔的V_(30)及D_(mean)差异显著(P<0.05)。T-All组PGTV_(69)的CI、HI和D_(mean),肿瘤原发灶高危亚临床靶区(PCTV_(p1))的HI和PCTV_(p2)的V_(60)差异显著(P<0.05),双侧腮腺、脊髓D_(max)、喉和口腔的V_(30)与D_(mean)呈现显著差异(P<0.05)。4组计划AI无明显变化。随着铅门阈值增加,4组计划的MCS、ALT和MU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随着铅门阈值增加,大面积射束孔占比也随之增加。结论半铅门模式并未改善靶区剂量学结果,但显著增加了计划MU。18 cm(T2)与全铅门模式降低了计划复杂度,但危及器官受照剂量显著增加,综合考虑计划质量与复杂度结果,铅门阈值为15 cm能满足鼻咽癌容积计划要求。
- 贾晓斌董晓庆岳堃
- 关键词: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