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海洲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经济风险
  • 2篇产业承接
  • 2篇产业转移
  • 1篇地产
  • 1篇地产调控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寻思
  • 1篇指标体系
  • 1篇舍得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 1篇满意度
  • 1篇房地
  • 1篇房地产
  • 1篇房地产调控
  • 1篇TOPSIS...
  • 1篇城镇化
  • 1篇承接产业

机构

  • 6篇安徽建筑大学
  • 3篇安徽工业经济...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6篇范海洲
  • 3篇范昱
  • 1篇邵春燕
  • 1篇丁仁船
  • 1篇张恒
  • 1篇连瑞瑞
  • 1篇朱畅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陕西学前师范...
  • 1篇安徽建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我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被引量:8
2015年
采用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东中部27个工业产业转移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中部地区承接产业的数量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且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对中部地区各行业销售值占比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所承接产业大多具有绝对规模优势,但对其承接的程度并不显著;由于存在产业政策、区位特点、人口密度、资源禀赋等差异,中部六省的产业承接有着较大差别;产业承接过程中存在多方"利益相关人"的博弈,需要从制度设计上破解困境,以防范产业承接带来的各种经济风险。
范海洲邵春燕
关键词:产业转移
产业承接的经济风险研究述评被引量:2
2016年
国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经济风险问题,主要研究产业梯度转移风险和经济增长风险。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经济风险,关键是产业承接地的经济风险问题。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西部地区面临的最主要经济风险是产业升级风险、技术进步风险、劳动力失业风险和环境污染风险。
范海洲范昱
关键词:产业转移经济风险
中部地区产业承接经济风险的TOPSIS评价
2016年
文章运用改进的TOPSIS模型,采用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中部地区产业承接的经济风险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六省产业承接的经济风险水平差别较大;影响中部地区产业承接经济风险的最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产业承接中技术依赖明显,中部地区应重点防范技术进步风险;失业风险和环境污染风险指标在经济风险中的权重较大,应注意避免产业承接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和对资源的过度依赖。
范海洲
关键词:产业承接经济风险TOPSIS模型
寻思房地产调控的“七寸”——舍得
2017年
中国的房价高得离谱且可惧,房地产调控有效用却没效果,寻思调控政策的"七寸"迫在眉睫。房价不稳定,吃亏还是老百姓,抑制反弹是调控关键。房地产投机性需求是治理反弹的关键。房价上涨受益者主要有政府机构、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及其相关人员。房价上涨受益者有着潜在的投机行为,这部分群体应当发扬"舍得"精神。重庆市房地产调控的"舍得"措施主要表现在:明确调控目标,实行长效机制;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量化管理;因地制宜,敢于创新。"大舍"回报的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得"。
范昱范海洲
关键词:房地产调控舍得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继而对安徽省十六个地级市进行城镇化质量评价。合肥市以81.05分居首位,而六安以54.44分居末,总体来说,各市之间差距较大,在地区分布上则是皖南各项指标普遍优于皖中,皖北最低。安徽各市在土地利用和发展动力方面差距极大,在生态建设方面差距最小,但总体都不高。同时针对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丁仁船范海洲连瑞瑞朱畅张恒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
村镇规划员工作培训需求的实证分析——基于安徽省的问卷调查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对安徽省村镇规划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对村镇规划员工作培训需求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影响村镇规划员工作培训需求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村镇规划员在主观上有较为强烈的培训需求,但目前的培训供给与培训需求不够协调;村镇规划员的个性特征不同,导致对培训的需求和培训评价不同;在影响培训评价的众多因素中,规划员的年龄影响最大。因此,要提高村镇规划员的工作效果,必须进一步完善规划理论提高规划员的规划水平,健全规划标准增强实践工作的可操作性,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稳定规划员队伍。
范海洲范昱
关键词:满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