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伟建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细胞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超声
  • 2篇小肝癌
  • 2篇局部切除
  • 2篇局部切除术
  • 2篇腹腔镜超声
  • 2篇肝癌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胆管癌细胞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总管
  • 1篇凋亡
  • 1篇诱导凋亡

机构

  • 4篇金华市中心医...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胡伟建
  • 3篇张启瑜
  • 2篇郑亦胡
  • 2篇俞世安
  • 2篇厉学民
  • 2篇余华军
  • 2篇李仓
  • 1篇朱椰凡
  • 1篇陈冬冬
  • 1篇高胜强
  • 1篇黄立栋
  • 1篇单云峰

传媒

  • 4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小肝癌局部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小肝癌局部切除术中的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间临床确诊的23例小肝癌患者(肿瘤直径<3cm),手术均行腹腔镜肝癌局部切除,我科于2016年7月购...
李仓郑颖胡伟建厉学民俞世安
关键词:腹腔镜超声肝癌
蟾毒灵抑制胆总管癌细胞QBC-939增殖和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蟾毒灵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人胆管癌QBC-939细胞,运用MTT检测蟾毒灵对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蟾毒灵对胆管癌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激活型的Caspase3(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蟾毒灵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下表现出时间、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随蟾毒灵浓度增加,膜电位发生下调。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蟾毒灵处理QBC-939细胞48h后,Caspase3蛋白被剪接活化,激活型的Caspase3(Cleaved-Caspase3)表达量升高;同时,Caspase3的作用底物多聚聚合酶PARP的降解产物(Cleaved-PARP)表达明显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蟾毒灵能够明显抑制人胆管癌QBC-939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线粒体凋亡途径在蟾毒灵的抗癌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郑亦胡胡伟建赵炜嘉余华军张启瑜
关键词:蟾毒灵凋亡增殖
温州地区原发性肝细胞癌TP53基因249密码子突变研究
2016年
目的检测温州地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TP53基因249密码子突变情况,并探讨其在肝细胞癌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石蜡包埋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120例,应用Sanger测序技术检测突变情况。运用Spearman检验分析肿瘤组织中TP53基因249密码子突变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P53基因249密码子在120例肝癌组织中总突变率为3.33%(4/120),进一步分析显示TP53基因249密码子突变与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未发现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在温州地区,TP53基因249密码子突变为非高发事件,未发现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进展相关。
胡伟建郑亦胡鲍海力朱椰凡张启瑜
关键词:TP53
miR-21调节缺血缺氧诱导的大鼠肝卵圆细胞自噬的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miR-21在缺血缺氧诱导的大鼠肝卵圆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肝卵圆细胞,慢病毒转染肝卵圆细胞构建稳定的细胞株,分别提取各组细胞RNA逆转录后行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miR-21的表达,以转染好的稳定的细胞建立缺血缺氧模型,共分为3组:miR-21空载体慢病毒转染HOC自噬组,miR-21增强慢病毒载体转染HOC自噬组,miR-21-inhibition慢病毒载体转染HOC自噬组。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应用丹(磺)酰戊二胺(Monodansylcadaverine,MDC)染色荧光定位法、观察各组细胞的自噬;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LC3-Ⅱ/Ⅰ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载体组比,增强组miR-21基因水平表达增强,而MDC染色减弱(自噬减少),蛋白LC3-Ⅱ/LC3-Ⅰ的比值减少;而抑制组miR-21基因水平表达减少,MDC染色增强(自噬增强),蛋白LC3-Ⅱ/LC3-Ⅰ的比值增多。结论抑制miR-21过表达可以增强缺血缺氧引起的肝卵圆细胞的自噬,有利于肝卵圆细胞在缺血缺氧微环境中稳定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的存活。
高胜强陈冬冬黄立栋戴瑞杰胡伟建余华军张启瑜单云峰
关键词:MICRORNA-21自噬肝卵圆细胞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小肝癌局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小肝癌局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金华市中心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间临床确诊的23例小肝癌患者(肿瘤直径<3 cm),均行腹腔镜肝癌局部切除术,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2016年7月前)13例,未使用腹腔镜超声;B组(2016年7月后)10例,使用腹腔镜超声。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环周切缘距离及最短环周切缘距离;统计两组相关手术后并发症包括肝功能(血清胆红素)、胸腹腔积液、切口感染、腹腔出血、围手术期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B组的平均环周切缘及最少环周切缘距离[(1.15±1.59)cm,(0.60±0.28)cm]均比A组[(0.64±2.71)cm,(0.10±0.03)cm]长,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26)。两组肝功能(血清胆红素)、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相关手术后并发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61,P=0.85,P=0.37,P=0.49)。结论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小肝癌局部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可靠,能充分保证环周切缘,是腹腔镜小肝癌局部切除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仓郑颖胡伟建厉学民俞世安
关键词:腹腔镜超声小肝癌局部切除术
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行单纯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治疗组行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镇痛情况、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较单纯全身麻醉,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良好,促进早期下床及缩短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季丽霞胡伟建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声引导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