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
- 作品数:17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的四个前沿问题被引量:7
- 2019年
- 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各国政府试图通过产业组织政策来应对这一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发展与竞争政策加速推进,我国产业组织政策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新旧问题交织使得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产业组织政策逐渐发生转变。当前,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组织政策体系,且已实质性向竞争政策靠近,但促进生产集中、规模化经营依然是其核心内容。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热点,从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逐渐确立背景下产业组织政策转型的基本走向、促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公平发展、加快"扶大限小"向"促大扶小"转变、加强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管制四个前沿问题对产业组织政策进行探析,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 胡伟
- 关键词:产业组织政策规模经济中小企业反垄断
-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区域特征与空间格局演变被引量:19
- 2018年
- 产业结构演变的空间特征及其空间格局发展特征一直是产业结构调整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实体经济持续疲软的经济新常态下,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刻把握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时空规律与趋势,以及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发展态势,对因地制宜推行产业政策、推动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以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分析1996-2015年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其在地理空间范围内的格局演变、省际区域层面的产业结构迁移趋势,揭示了中国三次产业在省际水平上的分布现状与发展态势。
- 胡伟陈晓东刘壮
- 关键词:产业结构区域经济
- “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0
- 2015年
- "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是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升卫星天地一体化应用能力、助力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而论证的立体空间信息系统。本文梳理了"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的背景、现状与目标,认为其价值主要在于整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空间信息市场和空间信息资源,支持沿线国家和地区环境减灾、资源能源开发、地面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急安全等,并极大程度地助力区域性国防建设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建议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国内外布局,联合相关利益各方从互利共赢出发,创新合作模式,建立国际各方、各业务领域的长效合作机制。
- 胡伟刘壮邓超
- 关键词: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经济一体化共同体
- 基于概率模型的农地转用外部性测算——以天津市静海区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准确地量化农地转用外部性能够为促进外部性内化、建设用地聚集的政策提供参考。论文对农地转用外部性界定和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农地转用概率模型估算天津市静海区2006—2014年农地转用的外部性,分析地块特征对农地转用概率的影响,讨论了外部性与建设用地聚集的关系。针对静海区2006—2014年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每有1 hm^2农地转用为商住用地,周边0~200、200~400、800~1 600 m范围农地受外部性影响分别为0.91×10~4、0.91×10~4、0.33×10~4元/hm^2,每有1 hm^2农地转用为住宅用地,周边800~1 600 m范围内农地受外部性影响为0.18×10~4元/hm^2。农地转用正外部性偏小,聚集效应不足,可能是建设用地分散的重要原因,论文还对外部性测算方法以及地块特征的农地转用影响进行了讨论。
- 陈竹胡伟黄凌翔
- 关键词:农地转用外部性PROBIT模型
- 信息社会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考被引量:11
- 2017年
- 中国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即将从整体上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弥合经济发展差距和数字鸿沟已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双重发展使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信息社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揭示区域空间演化规律及区域格局演变特征,论证信息社会区域协调发展新特征,并从政策制定、信息化发展、理论研究与经济实践等方面进行思考,为信息社会背景下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战略思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面对经济社会深入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快速演变的信息化浪潮,中国应正视信息社会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及时调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
- 胡伟陈晓东陈晓东
- 关键词:信息社会区域经济信息空间
- 关于雄安新区建设与发展的判断——基于中国经济学人调查问卷的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雄安新区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对于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与《中国经济人》在2017年8月,从非首都功能疏解、雄安新区对京津冀发展的影响、雄安新区的基本情况判断、雄安新区建设与展望、雄安新区的体制机制创新等5个方面出发,设置25个问题对国内研究经济学的专家及学者群体进行定向问卷调查。调查发现,研究人员对雄安新区的发展与建设普遍持乐观态度,但乐观中也带着审慎,他们并不认为雄安新区的宏大目标能轻易实现,研究人员们普遍认为雄安新区需要经过30年左右的建设与发展时间才能成效显著。
- 胡伟李钢
- 关键词:京津冀
- 信息可获得性测算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被引量:1
- 2015年
- 随着信息活动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部分,接受与使用信息的能力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本文基于可获得性理论以及我国区域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差异,测算出一组具有区域对比意义的信息可获得性指数,并对其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空间相关分析,研究发现:信息可获得性省际差异明显;信息可获得性区域分布不均衡;信息可获得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空间上接近同分布。中西部地区应着力提升区域信息可获得性,促进信息要素在区域内有序自由流动与高效利用,以促进当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 胡伟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 新时期我国深化与邻国边境合作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被引量:6
- 2020年
-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沿边地区正由“边缘地带”变为“开放前沿”,正由边陲之地变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先手棋和排头兵。新时期,沿边地区成为深化睦邻合作的前沿阵地,边境合作成为推动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动力。我国与邻国深化边境合作具有良好的政治、经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政策相通基础,进入21世纪,我国与邻国边境合作在边境口岸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边境贸易合作、次区域合作及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持续取得新突破。但边境合作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双边沟通时有不畅、沿边政策优势趋弱、国别研究跟不上时代需要等。因此,亟需以特殊政策、特殊措施加速边境地区开发开放,探索对沿边地区各类开发开放平台进行整合,探索与邻国建立边境合作的下沉协调机制,加强国别研究深化对邻国边境地区的认知。
- 胡伟于畅
- 关键词:边境合作邻国
- 东北建设成为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被引量:17
- 2020年
-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结构性矛盾等问题加速凸显,急需进一步通过深化开放,为发展注入新动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随着东北亚深度合作的外部环境遇暖,"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正推动东北地区成为向北开放的主阵地,为东北全面振兴持续注入发展新动能。为推动东北地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应率先推动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创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发展模式,着力建设面向东北亚的跨境大通道,积极探索东北亚区域合作新模式,以特殊政策推动沿边开发开放。
- 胡伟夏成陈竹
- 关键词:东北亚
- 156项工程:中国工业化的起点与当代启示被引量:8
- 2018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以"一五"计划为契机,为工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40年工业化进程,不仅推动着经济发展水平加速提升,更是将我国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型为工业经济大国。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重新审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化发展历程,总结与梳理我国工业化发展初期156项的历史经验,对于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 胡伟陈竹
- 关键词: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