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翔
-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晒红烟重要致香物质与使用用途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为研究晒红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重要致香物质与其使用用途的关系,运用方差分析对不同用途的晒红烟烟叶中常规化学成分和重要致香物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取晒红烟样品烟叶按照其使用用途的不同分为Ⅰ型(适用于雪茄型、混合型)、Ⅱ型(适用于混合型、雪茄型)、Ⅲ型(适用于混合型、混烤型)以及Ⅳ型(适用于混烤型、混合型)4种类型。大多数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含量在4中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还原糖、总糖含量在Ⅰ型与Ⅱ型、Ⅲ型Ⅰ型与Ⅳ型,Ⅳ型与Ⅱ、Ⅲ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种常规化学成分在Ⅱ和Ⅲ型烟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植物碱在4种类型烟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和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在不同类型烟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致香物质成分较多,叶绿素降解产物和其他类在不同用类型叶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致香物质成分较少。
- 刘善民张扬王以慧曹建敏丁睿石翔岳珩陶怡王允白
- 关键词:晒红烟致香物质
- 晒红烟重要致香物质与其感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为研究晒红烟中致香物质含量与感官评吸质量的相关关系,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对我国四川、吉林、江西、湖南、贵州、浙江、山东和黑龙江8个产区晒红烟烟叶中重要致香物质与感官评吸指标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刺激性和总得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感官评吸质量关系较密切的致香物质有22种,其中β-大马酮、3-羟基-二氢大马酮、3-甲基巴豆醛、戊醇、异戊醇、糠醛、2-乙酰基呋喃、2-正戊基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3-酮、5-甲基糠醛、茄酮、藏红花醛、吲哚、γ-丁内酯、吡咯、降茄二酮和1,3,7,7-四甲基-2-氧双环[4.4.0]癸-9-酮对感官评吸质量有正面效应,异佛尔酮、苯甲醛、苯乙醛、叶绿醇-2、3-乙酰吡啶、2-甲基-2-庚烯-6-酮和2-乙基吡啶对感官评吸质量有负面效应。
- 刘善民王允白包艳冯俊喜钟青曹建敏石翔岳珩
- 关键词:晒红烟致香物质感官质量
- 遵义市部分烟区烤烟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空间分布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作为烟草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中、微量元素对于协调烟株生理机能、烤烟产量、品质的形成和增强抗病能力有着大量元素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基于野外取样与室内检测所获得的烟叶养分信息,旨在探求遵义市部分烟区烤烟烟叶中微量元素特征与空间分布情况,为该地烤烟生产养分分区管理、配方施肥技术和化肥减量提效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运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初步对研究区烤烟烟叶中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并结合GPS定位,以地统计学的半变异函数为工具,定量分析了研究区烟叶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采用Kriging插值法,得到烟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研究区C3F等级烟叶7种中微量元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Ca 20.3 g/kg、Mg 3.7 g/kg、Cu 4.42 mg/kg、Zn 34.85 mg/kg、Fe229.81 mg/kg、Mn 205.43 mg/kg、Mo 0.25 mg/kg,含量范围分别为Ca 14.7~27.3 g/kg、Mg 1.3~8.0 g/kg、Cu1.69~8.83 mg/kg、Zn 12.31~56.11 mg/kg、Fe 141.62~339.00 mg/kg、Mn 66.21~426.11 mg/kg、Mo 0.06~0.60mg/kg,各元素变异系数在12.8%~48.7%之间,均表现为中等强度变异;参照烟叶中微量营养元素分级标准,研究区烟叶适宜范围内钙占95.2%,高水平锰含量占65.1%,低水平镁、铜、锌、铁含量分别占26.5%、55.4%、32.5%、20.5%,适宜水平镁、铜、锌、铁分别占48.2%、25.3%、63.9%、79.5%,烟叶钼含量总体较缺乏。2)研究区烟叶中Ca、Mg、Zn和Fe符合正态分布,Cu、Mn、Mo经对数转化后均符合正态分布,分别选择指数模型作为Ca、Cu、Fe、Mo的最优拟合理论模型,Mg、Zn、Mn为高斯模型,得出烟叶中Ca、Mg、Cu、Zn、Fe、Mn、Mo 7种元素各项异性比均大于1,块金系数分别为43.8%、26.9%、31.0%、58.4%、69.0%、32.6%、42.7%,变程分别为148.099、137.407、15.554、18.723、25.624、88.770、74.749 km。【结论】研究区烟叶Ca含量基本在适宜范围内,Mn含量�
- 石翔夏志林管世栓宁扬尹锐陶怡刘祥王允白
- 关键词:地统计ARCGIS中微量元素烤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