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柯海波

作品数:14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4篇合金
  • 11篇非晶
  • 9篇铀合金
  • 9篇非晶合金
  • 5篇
  • 4篇形成能
  • 3篇凝固
  • 3篇非晶形成
  • 3篇非晶形成能力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3篇U
  • 2篇压痕
  • 2篇应力指数
  • 2篇蠕变
  • 2篇蠕变行为
  • 2篇纳米
  • 2篇纳米压痕
  • 2篇金属
  • 2篇金属玻璃

机构

  • 14篇中国工程物理...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表面物理与化...

作者

  • 14篇黄火根
  • 14篇柯海波
  • 13篇张鹏国
  • 12篇张培
  • 9篇刘天伟
  • 5篇徐宏扬
  • 4篇王英敏
  • 4篇吴敏
  • 1篇董闯
  • 1篇张雷
  • 1篇唐县娥
  • 1篇李晓娜
  • 1篇王清
  • 1篇羌建兵
  • 1篇胡梅娟

传媒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金属学报
  • 2篇铸造技术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材料导报(纳...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铀基非晶合金制备的影响因素探析
2017年
非晶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以及电力领域得到应用,其中铀基非晶合金在核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核工业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铀基非晶材料,然而由于铀金属的高化学活性、放射性和化学毒性,这类非晶材料的制备存在较多难点与挑战。为了提升这种非晶制备方法与技术的认识,该文从多方面剖析了其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原料处理、气体保护、电弧熔炼工艺、甩带工艺等,并对部分因素的控制提供初步的建议。该工作对其他高活性金属体系的非晶合金制备有指导意义。
张鹏国黄火根柯海波
关键词:非晶合金铀合金核材料
铀基非晶合金的发展现状被引量:3
2017年
铀基非晶合金是非晶家族中的特殊成员,受限于铀元素的高活性与放射性特点,目前这类非晶材料的研究极不充分.本文结合非晶合金的最新发展动态简要介绍了铀基非晶发展历史,较系统地总结了本团队的最新铀基非晶研究工作:首先较详细地介绍了新型铀基非晶的制备技术、成分体系、形成规律与晶化行为,澄清了其形成机制与热稳定性;结合高分辨电镜分析展示了其微观结构特点;采用纳米压痕技术揭示了这类非晶的微纳力学性能;利用电化学测试方法评估了其耐腐蚀性能.这些结果丰富了非晶材料的内涵,有助于深化对非晶物理基础科学问题的理解,并推动新型铀合金材料的发展,为这种材料的潜在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柯海波蒲朕张培张鹏国徐宏扬黄火根刘天伟王英敏
关键词:非晶合金铀合金非晶形成能力晶化
含铀非晶合金研究进展
2016年
铀合金是重要核工业材料,其非晶化具有潜在应用前景。从合金体系、制备方法、性能特点等方面综述了含铀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这类材料的发展给予了展望。
黄火根张鹏国柯海波张培刘天伟
关键词:非晶合金性能特点
铀-非晶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凝固机制研究
铀-非晶复合材料能够突破铀基非晶材料的形成能力限制,获得大尺寸的合金样品,同时继承铀基非晶材料的高耐蚀性、良好的力学性能等特性,以及铀材料的核性能,因而在核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系统分析铀-非晶复合材料的微观...
张雷施韬黄火根柯海波张培
关键词:铀合金非晶复合材料
急冷U-V合金的相组成与热稳定性研究
2019年
铀-钒合金在核工业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为更充分地了解其合金化特性,需进一步确认这种合金在急冷条件下的相组成和热稳定性。在共晶点U82V18附近设计了系列成分的U-V合金,通过甩带技术制备急冷条带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和差式扫描量热方法研究了其相组成与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它们在急冷凝固条件下(冷却速率达106K/s量级)形成了α-U固溶体、V固溶体与非晶的组成,比平衡凝固条件下多生成了非晶相。这些急冷合金在升温过程中,除了非晶晶化过程外,其他相转变过程基本符合平衡态相图特征。相比于其它合金,U82V18合金中的非晶相具有最高的热稳定性,这应该归功于其共晶成分优势。本研究证实了熔体凝固速率对U-V合金的相组成存在影响。
张鹏国张培柯海波吴敏黄火根
关键词:铀合金钒合金非晶相非平衡凝固
U‑Zr‑Be‑Ti‑Ni‑Cu系非晶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Zr‑Be‑Ti‑Ni‑Cu系非晶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丰富非晶合金的种类,并提供一种块体铀非晶合金,以满足工业应用的需要。本发明的非晶合金作为一种新的非晶合金,其具有较好的钝化性能、抗腐蚀能力和...
黄火根刘天伟柯海波蒲朕张鹏国张培吴敏
文献传递
甩带速率对U_(66.7)Co_(33.3)合金非晶形成的影响
2018年
针对U_(66.7)Co_(33.3)二元合金,采用小型亚稳合金炉制备样品,结合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甩带速率对该合金形成非晶相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在50 m/s的甩带速率下几乎形成完全非晶相,在25 m/s速率下出现了体心四方结构的U_6Co相,在20 m/s以下主要形成了U_6Co相;提高合金熔体的冷却速率可有效增大非晶形成的驱动力,促进非晶相形成。
张鹏国柯海波张培黄火根
关键词:铀合金非晶合金金属玻璃非晶形成能力
微合金化对U-Co金属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U-Co系具有较宽非晶成分区间,但其玻璃形成能力(GFA)较差。针对该体系的U_(69.2)Co_(30.8)合金,选择不同类型的元素M(M=Sn,Si,Be,Cu,Pd,Y,Zr)进行微合金化,采用铜辊甩带方法制备U_(69)Co_(30)M_1非晶合金条带样品,结合X射线衍射与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研究了微合金化对合金GFA的影响。结果表明,Sn添加对U-Co合金的GFA具有明显改善作用,Si次之,Be、Cu影响不大,Pd、Y、Zr起到恶化效果。结合合金熔化行为的改变和GFA与M元素的熔点、电负性、原子尺寸及M-C混合焓等参数的关联性分析,初步揭示出微合金化对U-Co合金GFA的影响机制,其本质应该与改变合金液体稳定性和晶化驱动力有关。
黄火根柯海波刘天伟张鹏国唐县娥王英敏
关键词:金属玻璃玻璃形成能力微合金化铀合金
一种提高烧结Nd‑Fe‑B磁体抗腐蚀性能的表面晶界改性方法及其制备的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烧结Nd‑Fe‑B磁体抗腐蚀性能的表面晶界改性方法及其制备的产品,目的在于解决采用表面防护镀层对烧结Nd‑Fe‑B磁体进行防护时,会大大增加磁体的生产成本,造成环境污染,且表面镀层结合力较差,而元素合...
张培黄火根柯海波吴敏张鹏国徐宏扬胡梅娟
文献传递
核燃料用γ-U合金的成分规律被引量:1
2020年
铀合金作为一种重要核燃料,其体心立方结构的高温稳定的γ-U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是合金设计所追求的目标。本文引入描述稳定固溶体结构的"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用于建立γ-U固溶体合金的结构模型和相应成分式,指出其结构单元为体心立方第一近邻配位多面体团簇加3个连接原子构成。进而利用该结构单元对现有合金成分进行了解析,能够稳定形成体心立方bcc结构的合金均满足上述模型,如[Mo-U14]Mo3(U-10.7Mo),[Zr-U14]Nb3(U-7.5Nb-2.5Zr,即不锈铀)等,这些合金实际上均在各自体系中具有最优良的结构稳定性,显示出优异的耐蚀性。本文证实,基于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的成分设计方法在预测γ-U合金成分与性能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苑峻豪董丹丹王清王英敏羌建兵李晓娜董闯黄火根柯海波张培张鹏国刘天伟
关键词:铀合金固溶体耐蚀性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