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淑利

作品数:26 被引量:6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专利
  • 1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太阳翼
  • 7篇电池
  • 6篇太阳电池
  • 5篇太阳电池阵
  • 4篇基板
  • 3篇碳纤维
  • 3篇外板
  • 3篇模量
  • 3篇聚光
  • 3篇高模量
  • 3篇高模量碳纤维
  • 2篇动力学分析
  • 2篇多模块
  • 2篇星体
  • 2篇亚胺
  • 2篇有效载荷
  • 2篇正弦函数
  • 2篇三角架
  • 2篇视场
  • 2篇双轴

机构

  • 21篇北京空间飞行...
  • 7篇中国空间技术...
  • 3篇北京卫星制造...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26篇杨淑利
  • 14篇濮海玲
  • 12篇任守志
  • 10篇刘颖
  • 9篇马静雅
  • 6篇刘志全
  • 5篇马腾
  • 3篇徐燕菱
  • 3篇陶涛
  • 3篇李林
  • 3篇幺飞
  • 3篇李潇
  • 3篇王兴泽
  • 3篇管帅
  • 3篇周志清
  • 3篇檀傈锰
  • 2篇从强
  • 2篇潘博
  • 2篇高鸿
  • 2篇林秋红

传媒

  • 5篇宇航学报
  • 3篇航天器工程
  • 2篇宇航材料工艺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质量与可靠性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太阳翼装配PFMEA
2022年
针对当前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工作存在的主观性强、改进措施操作性差、风险排序准确度不够等共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过程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PFMEA)方法。应用该方法进行了太阳翼装配过程的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并由多位专家对不同故障模式的严酷度、发生度、检测度进行共同评分,从而计算出太阳翼装配过程故障模式的粗糙域矩阵。通过质量损失函数对太阳翼装配的风险项目进行排序,风险排序结果与工程实际相吻合,最终制定出了太阳翼装配故障预防的工艺措施与关键工序控制表。太阳翼装配PFMEA的实施对其他航天产品装配生产也具有借鉴意义。
王国星樊俊峰杨淑利齐向军程泽
关键词:粗糙集
非对称侧板二维展开太阳翼的重力卸载装置及其配重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侧板二维展开太阳翼的重力卸载装置及其配重计算方法,所述装置中的侧板配重块分别一一对应连接在两个端部滑轮与对应侧板之间的吊绳上,所述正弦配重通过自身臂杆与翻转梁相连,使吊绳、两个侧板、两个侧板配重块和...
刘颖濮海玲任守志杨淑利马静雅贾文文张凯延管帅张也
一种轻量化绷弦式太阳翼半刚性基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绷弦式太阳翼半刚性基板,该半刚性基板的基板框架包括多个横向主梁、多个纵向主梁、限位梁以及压紧点加强件;绷弦组件包括多个横向绷弦、多个纵向绷弦以及多个绷弦支架;多个绷弦支架与矩形框架固定连接;横向绷弦...
任守志濮海玲刘颖马静雅杨淑利马腾
一种适用于太阳翼的产品转运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太阳翼的产品转运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翻转模块、限位模块、压紧模块、轮系模块、调姿模块、安装架;翻转模块,安装在安装架上,用于支撑装有太阳翼板模块的模拟墙模块,相对于安装架到°翻转以及任意位置制动;压紧...
李潇马腾王兴泽李沐天胡添元张伟马静雅杜颖杨淑利檀傈锰
考虑根铰间隙的空间框架展开机构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利用Kane法多体动力学基本理论并考虑根铰间隙影响因素,建立适用于空间柔性太阳电池阵的多框架展开机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框架展开机构的展开方式和展开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了机构组成部件在展开过程中的几何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动力学特性,分析了框架展开机构各个关节点运动特性、铰链间隙与外部驱动力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合理控制框架展开机构各运动部件的驱动力矩是保证框架按照确定规律展开的必要条件;根铰间隙对太阳电池阵框架展开机构角加速度影响较为明显,进而影响到展开框架展开过程的稳定性,对转角和角速度几乎没有影响;在进行空间太阳电池阵框架展开机构设计时应严格控制铰链轴间隙,并通过动力学仿真校核间隙对太阳电池阵展开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空间柔性太阳电池阵多模块框架展开机构设计提供指导。
杨淑利刘志全濮海玲杨巧龙
关键词:KANE方法
一种双四连杆重复展收机构
本发明属于一种机械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双四连杆结构。一种双四连杆重复展收机构,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内板(8),外板(5),长传动杆(2),传动三角架(3),电机(7),板间铰链(6)及短传动杆(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李林徐燕菱从强李潇林秋红王兴泽潘博张书洋杨淑利幺飞陶涛
文献传递
国产高模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在太阳翼基板上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基板是空间太阳电池阵电池电路的安装基础,“上下碳纤维复合材料网格面板+铝蜂窝芯+聚酰亚胺膜”是基板的典型结构。高模量碳纤维作为太阳翼核心关键原材料,必须实现自主可控,避免受制于人。为此,开展了国产高模碳纤维CCM40J-6K/环氧复合材料在太阳翼基板上的应用试验研究,提出了CCM40J-6K/环氧复合材料在产品应用上的宏观力学、微观网格抗拉脱、聚酰亚胺膜粘贴等三个关键环节,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了常温和高低温交变力学性能、网格面板节点结合力、聚酰亚胺膜粘贴性能以及基板结构热循环性能等5个方面的测试验证。验证结果表明:CCM40J-6K太阳翼基板各项力学性能与进口M40JB-6K相当,可以沿用原M40JB-6K相关基板成型工艺,单层及多层铺层基板试验件能够经受高低温交变及热循环恶劣环境,试验件试验前后力学性能无明显变化,且聚酰亚胺膜无脱粘现象,网格节点拉伸强度国产碳纤维网格面板相比进口碳纤维网格面板高18.9%。说明国产碳纤维CCM40J-6K能够应用于太阳翼基板结构研制。
杨淑利濮海玲邵立民罗盼任守志高鸿
关键词:太阳翼基板
国产高模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太阳电池板热循环适应性研究
2023年
国产CCM40J-6K高模碳纤维基板的空间高低温热循环耐受性是决定其是否可以大规模应用于空间太阳电池板的关键因素,必须解决交变热环境下的面板与电池电路的匹配性和长寿命问题。本文以国产CCM40J-6K高模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太阳电池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热循环环境适应性试验研究,分别从国产和进口碳纤维基板适应高低温交变能力对比、国产碳纤维基板铺设电池电路后适应热环境能力以及电池板在轨寿命等3个方面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国产碳纤维CCM40J-6K所构成的电池板综合性能与进口M40JB-6K相当,CCM40J-6K基板与三结砷化镓电池片匹配性良好,国产碳纤维电池板经疲劳热循环后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的变化率分别为0.55%和0.24%,太阳电池片和玻璃盖片外观完好无损,太阳电池电路与基板聚酰亚胺面保持绝缘,且碳纤维表面无脱粘现象。说明国产碳纤维CCM40J-6K能够应用于太阳电池板研制。
杨淑利濮海玲邵立民郭天宇刘颖高鸿
关键词:太阳电池板热循环
一种平面非对称复合展开式偏T字构型空间太阳电池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非对称复合展开式偏T字构型空间太阳电池阵,包括连接架、内板、中板、外板、展开锁定机构、压紧释放机构及同步联动装置;连接架通过展开锁定机构连接在内板、中板之间,中板两侧分别通过展开锁定机构与内板、外板连...
杨淑利任守志刘颖贾文文管帅张也
空间太阳电池聚光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空间聚光太阳电池阵通过聚光透镜将大面积太阳光聚集到太阳电池片上,以提高单位面积电池片接收光强,从而减少电池片使用量、降低成本。在聚光条件下,高光强、高温度特征使聚光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转换效率、工作温度以及热-电耦合特性等不同于常规太阳电池。开展了聚光太阳电池模块聚光透镜、太阳电池和电池散热设计,建立了空间太阳电池聚光系统热电耦合计算模型,分析了聚光比、基板厚度、基板材料导热率与电池温度、短路电流、开路电压、输出功率间的关系,以解决空间太阳电池聚光系统工程设计中的多参数合理匹配和选择问题。研究表明:聚光比对太阳电池开路电压、短路电流、转换效率及工作温度存在全面影响,各个参数存在较强的耦合关系,在工程设计时应权衡聚光特性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聚光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密度与聚光比成正比;低聚光比条件下,填充因子、转换效率基本不受聚光比影响;最大输出功率、开路电压随聚光比的增大而增大。聚光太阳电池工作温度升高对开路电压、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有不利影响,电池片散热设计是影响聚光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应采用高导热率基板等散热措施以降低电池工作温度。建议聚光比为9~15,即可体现聚光优势,显著降低电池片使用量,又不苛求聚光透镜展开精度,从而降低工程研制难度。
邵立民杨淑利
关键词:聚光系统性能分析聚光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