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翔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耳石
  • 1篇代鱼粉
  • 1篇抑菌
  • 1篇益生菌
  • 1篇鱼粉
  • 1篇乳酸
  • 1篇乳酸菌
  • 1篇色空间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矢耳石
  • 1篇饲料
  • 1篇饲料利用
  • 1篇替代鱼粉
  • 1篇鲽科
  • 1篇小丑
  • 1篇小丑鱼
  • 1篇磷虾
  • 1篇南极磷虾
  • 1篇聚类分析

机构

  • 4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李翔
  • 2篇周顺
  • 2篇方华华
  • 2篇董晓煜

传媒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公子小丑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体色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以初始体质量为0.70±0.04g的公子小丑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南极磷虾粉分别替代饲料中0%、30%、60%和90%的鱼粉,配制四种等氮等能饲料(对照组S0、S30、S60和S90),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开展50d的投喂实验,研究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公子小丑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体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公子小丑鱼的质量增加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30%替代组显著高于其他组。饲料系数FCE在不同处理组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南极磷虾粉替代30%鱼粉组的小丑鱼饲料系数最低。基于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的二次回归模型计算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的最佳比例为40.24%~41.77%。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投喂公子小丑鱼后,其头部、背部和尾部橘黄色斑块的颜色亮度L*、a*和b*色度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说明南极磷虾粉增强了小丑鱼的色彩饱和度,起到了着色作用。
李翔徐国辉姜光朋周顺
关键词:色空间
傅里叶分析在江鳕矢耳石形态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验证傅里叶矢耳石分析在江鳕群体鉴别中的有效性,对3个江鳕群体矢耳石傅里叶描述子分别进行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数据显示,3个群体的判别成功率为96%,判别函数散点图显示,3个群体分离较清晰,仅有少量重叠;主成分分析中,特征值大于1的1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4.354%,其中第一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20.718%;聚类分析中,多布库尔河群体和松叶湖群体关系较近,聚为一支。本研究的试验结果证实了傅里叶矢耳石分析进行江鳕群体鉴别的有效性。
方华华李翔董晓煜
关键词:矢耳石聚类分析
2种耳石分析法在3种鲽科鱼类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对形态指标法和傅里叶分析法获取的钝吻黄盖鲽、石鲽、圆斑星鲽3种鲽科鱼类矢耳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种耳石分析方法的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形态指标法的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的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8.377%;3种鲽科鱼类的平均判别成功率是98.1%,典型判别函数散点图显示3种鲽科鱼类分离明显。傅里叶分析法的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的结果表明:前1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93.999%;判别分析的平均判别成功率为100%,比形态指标法高1.9%。研究结果表明耳石的形态指标和傅里叶分析法都是鉴别3种鲽科鱼类的有效手段。
方华华董晓煜李翔高天翔
关键词:鲽科耳石
一株鱼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6
2020年
为了获得具有替代抗生素潜力的益生菌,本研究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肠道中分离得到一株产酸型菌株(HY2),并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原菌抑菌试验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证实,经16S rDNA技术鉴定,该菌株与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具有高的同源性,同时,经过生理生化鉴定,该菌株为抑菌型乳酸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菌株HY2具有一定的产乳酸能力和稳定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该菌株对低pH、高胆盐和胃蛋白酶及高温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可作为优良鱼源益生菌的候选菌株。
徐国辉周顺郭广鑫姜光朋李翔
关键词:乳酸菌益生菌抑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