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沦陷时期齐齐哈尔地区的灾荒
- 2018年
- 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为了操控占领区的经济命脉,使其成为扩大侵略的军需资源供应地和战略基地,对东北地区实行掠夺式统治,森林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丧失了对气候的调节功能,导致水土严重流失,加速了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破坏程度。齐齐哈尔地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影响,易发生旱、涝、雹和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日伪当局为实现"以战养战"的目的,横征暴敛,不恤民情,致使百姓生活愈加贫困,失去抵御灾害的能力,从而加重了灾害的破坏程度。天灾难以避免,人祸导致的影响则使灾害重上加重。灾害的发生,造成灾民的财产损失并危及人身安全,民众生活苦不堪言,农作物严重减产,甚至阻断了灾区的交通运输。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与统治,是沦陷时期齐齐哈尔地区灾害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 于耀洲李坤
- 关键词:沦陷时期灾荒
- 晚清时期山东的“丁戊奇荒”及其救济被引量:1
- 2016年
- 光绪元年(1875)至光绪四年,华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史称"丁戊奇荒"。山东地区在此次特大旱灾中首当其冲。灾荒形成的原因,从自然角度来说,当时全球发生了较强的ENSO事件,且山东地形较为复杂;从社会角度来说,吏治腐败而又"民鲜盖藏"是两个主要方面。灾荒给山东社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农作物严重歉收,粮价飞涨;部分百姓迁徙他乡,大量人口死亡。面对严重灾情,作为传统社会赈灾主体的中央政府及山东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江南士绅和外国传教士在赈济中所起的作用也十分突出。
- 于耀洲李坤
- 关键词:晚清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