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东
- 作品数:3 被引量:64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山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领军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双向调节效应——“调神健脾”法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亚组分析被引量:27
- 2021年
- 目的:基于"调神健脾"法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亚组分析,探讨针刺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共有519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便秘型IBS(IBS-C)患者137例(针刺组92例,聚乙二醇组45例),腹泻型IBS(IBS-D)患者382例(针刺组252例,匹维溴铵组130例)。针刺组穴取百会、印堂、天枢、上巨虚、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隔日1次,每周3次;聚乙二醇组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匹维溴铵组口服匹维溴铵片,均治疗6周。分别于基线期、治疗期(治疗2、4、6周)及随访12周评定各组患者IBS症状严重程度评分(IBS-SSS);并于基线期、治疗6周及随访12周评定各组患者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结果:两组IBS-C患者治疗2、4、6周及随访12周IBS-SSS总积分均较基线期降低(P<0.01);IBS-C针刺组随访12周IBS-SSS总积分低于聚乙二醇组(P<0.05)。两组IBS-D患者治疗2、4、6周及随访12周IBS-SSS总积分均较基线期降低(P<0.01);IBS-D针刺组治疗2、4、6周及随访12周IBS-SSS总积分均低于匹维溴铵组(P<0.05)。两组IBS-C患者治疗6周及随访12周IBS-QOL总分均较基线期升高(P<0.01)。两组IBS-D患者治疗6周及随访12周IBS-QOL总分均较基线期升高(P<0.01);IBS-D针刺组随访12周IBS-QOL总分高于匹维溴铵组(P<0.05)。结论:"调神健脾"法针刺可改善IBS-C和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治疗同一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的不同功能状态(便秘、腹泻),体现了针刺的双向调节效应。
- 郭静孙建华陈璐耿昊杨国辉沈蓉蓉丁敏陆瑾刘炼方向东裴丽霞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针刺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亚组分析
- 头皮针治疗面肌痉挛33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3
- 2007年
-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面肌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23例,分别用不同的针灸方法治疗。结果头皮针组(治疗组)治疗面肌痉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头皮针为主的方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满意。
- 方向东蔡信诚唐春林梅麟凤
- 关键词:面肌痉挛针灸疗法
- 针药并用治疗抑郁症5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探讨针灸与中药并用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将9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头皮针、电针(百会、神庭、太冲、内关、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配中药逍遥散加味。对照组46例,采用中药逍遥散加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
- 方向东蔡信诚
- 关键词:抑郁症针灸疗法中药疗法针药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