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蓓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南省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磷酸铁
  • 6篇磷酸铁锂
  • 3篇电池
  • 3篇锂离子
  • 3篇锂离子电池
  • 3篇离子
  • 3篇离子电池
  • 2篇水热
  • 2篇水热晶化
  • 1篇液相
  • 1篇液相合成
  • 1篇正极
  • 1篇正极材料
  • 1篇中间体
  • 1篇水热合成
  • 1篇碳包覆
  • 1篇热合成
  • 1篇煅烧
  • 1篇锂资源
  • 1篇微晶

机构

  • 6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作者

  • 6篇刘振新
  • 6篇邢宇
  • 6篇方少明
  • 6篇徐蓓
  • 5篇李晶晶
  • 4篇吴德鹏
  • 3篇薛莹莹
  • 2篇王力臻
  • 1篇李超
  • 1篇张林森
  • 1篇张爱勤
  • 1篇邵晨
  • 1篇瞿雄伟
  • 1篇王立臻
  • 1篇贾高鹏

传媒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功能材料
  • 1篇精细化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草酸亚铁法水热合成磷酸铁锂的晶化条件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以草酸亚铁为原料,通过水热晶化法制备了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LiFePO_4)S1~S6、S8和S10,进一步以葡萄糖为碳源,w(C)=6%时,制得Li Fe PO4/C复合正极材料S7和S9。采用XRD和FE-SEM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水热晶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扣式电池充放电方法考察了S7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水热晶化的最佳反应时间为10 h,最低晶化温度为190℃。当水热晶化温度达到280℃时,无碳产物(S10)中的部分Fe(Ⅱ)会被氧化为Fe(Ⅲ),生成FePO_4·2H_2O杂质相,而葡萄糖的添加则可以抑制Fe(Ⅱ)向Fe(Ⅲ)的转化。以草酸亚铁为铁源,当晶化温度为240~260℃、晶化时间为10 h时,可以通过水热法制备出颗粒团聚程度轻微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S7的0.1 C放电比容量达到154 m Ah/g,经过42个循环测试,其0.1 C放电比容量仍可达到149 m Ah/g。与硫酸亚铁为铁源的传统水热法相比,每制备1 t纯相LiFePO_4,锂源(氢氧化锂)的使用量从190 16 mol降低到6 339 mol。
邢宇郭雪辉徐蓓李晶晶刘振新吴德鹏田红美贾高鹏方少明
关键词:磷酸铁锂水热晶化功能材料
节省锂资源的磷酸铁锂水热合成路径
2018年
水热晶化工艺可以显著减轻产物颗粒团聚的不利影响。以硫酸亚铁为铁源的磷酸铁锂水热合成法,所耗氢氧化锂达到化学计量的3倍,严重浪费锂资源。研究发现以碳酸亚铁为铁源,在合适的酸度条件下,可以通过水热晶化工艺制备出颗粒团聚轻微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与硫酸亚铁水热法相比能有效节省2/3的锂源,在0.1C条件下,包覆3%(wt,质量分数)碳制得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达到161mAh/g。
李林刘振新徐蓓李晶晶吴德鹏李鸿阳张晓姚纪伟邵晨贾巧娟方少明王力臻邢宇
关键词: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水热晶化
液相合成纳米磷酸铁锂材料:沉淀方法与煅烧温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固相反应法的固有缺陷使其磷酸铁锂产物难以规模用于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包括沉淀法和水热法在内的液相合成途径正在该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使用不同的沉淀方法制备了纳米磷酸铁锂材料,用粉末X射线衍射、场发射电子显微镜、充放电测试等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对沉淀方法进行了优选并解释了所制材料性能差别的机理。详细研究了煅烧温度对磷酸铁锂材料的平均粒径、粒径分布、晶粒形貌等方面的影响。
邢宇徐蓓刘振新李超张爱勤张林森王立臻方少明
关键词:磷酸铁锂液相合成锂离子电池
无机替代碱用于湿化学合成磷酸铁锂微晶
2014年
磷酸铁锂是一种重要的正极材料,目前主要采用固相反应法生产。相关文献中使用氢氧化锂的湿化学沉淀法通常仅用1/3的氢氧化锂作为锂源,却要消耗2/3昂贵的氢氧化锂作为碱源来起到中和作用。使用廉价的氨水替代作为碱源的氢氧化锂,合成出了平均粒径约为200nm的纯相磷酸铁锂微晶材料,研究了无机替代碱用量、回流温度、回流时间、焙烧温度等因素对产物结构的影响,分别用粉末XRD和FESEM方法测定了产物的结构与织构特征。
刘振新邢宇徐蓓李晶晶薛莹莹方少明
关键词:磷酸铁锂沉淀法氨水
用倍率与循环测试探讨LiFePO_4/C核壳材料的碳层构筑条件
2015年
磷酸铁锂材料的碳层构筑问题在文献中众说纷纭,难以把握具体细节。然而,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是锂电材料的重要电化学性能,因此通过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的测试,来理清单质型碳源和化合物型碳源的作用区别,同时对碳含量、碳化条件的影响开展研究。探讨了单质型(纳米石墨粉、乙炔黑)和化合物型(羟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2000、葡萄糖)碳源对LiFePO4/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和纳米石墨粉的综合性能优于其它碳源;使用同一种碳源时,碳含量和煅烧温度对材料高倍率性能的影响显著大于对低倍率性能的影响;碳含量和煅烧温度一定时,碳源种类对LiFePO4/C的低倍率初始性能有所影响,对其低倍率循环性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对其高倍率性能则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刘振新李晶晶邢宇徐蓓薛莹莹吴德鹏方少明王力臻瞿雄伟
关键词:磷酸铁锂碳包覆倍率性能
中间体法合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锂量与锂源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中间体法是工业磷酸铁锂材料的重要制造工艺之一,即可以避免纯液相法对锂源的浪费,又可以避免纯固相法因混匀度难以达标而造成产品中较多杂质的问题。以中间体法为基础,深入研究了锂量与锂源对磷酸铁锂材料品质的影响。分析了结晶度、粒径分布和碳包覆质量等材料性质的差异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邢宇李晶晶刘振新徐蓓薛莹莹吴德鹏方少明
关键词: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