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市政污泥与餐厨垃圾混合两相厌氧消化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为了使污泥和餐厨垃圾2类固体废弃物得到更加资源化处理,将污水厂污泥和餐厨垃圾按TS之比4∶1进行混合两相厌氧消化,研究产甲烷相中不同的投配率对发酵效果的影响,试验设定的3个投配率分别为8%、12%和16%。研究结果表明,产甲烷相中投配率为16%时,系统稳定时总的SCOD去除率和总的VS去除率最高,分别74%和88.07%;日产气量最大,为888.07 mL/(g VS·d);产气中甲烷的百分含量最高,为74%。因此产甲烷相中投配率16%是本实验的最佳投配率。
- 张月李勇郭志伟倪海亮张洪
- 关键词:脱水污泥餐厨垃圾两相厌氧消化产甲烷
- SRT对A^2/O-MBBR工艺中聚磷菌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采用强化生物除磷系统(A^2/O-MBBR)联合工艺,在不同污泥龄(SRT)(20 d、15 d、10 d、6 d、3 d)的条件下,考察A^2/O系统各区聚磷菌生化代谢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A^2/O-MBBR联合工艺采用双泥系统,分相培养了硝化菌和聚磷菌,该系统的微环境有利于自养型硝化菌的生长和积累,硝化反应已不是A^2/O-MBBR联合工艺运行的限制因素,SRT缩短对系统中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可溶性正磷酸盐(SOP)去除率随SRT缩短而逐步上升,SRT为3 d时去除率最大为94%。聚-β-羟基丁酸(PHB)是聚磷菌(PAOs)去除污染物所需碳源和能量的中转站,在胞内聚合物与能量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不同SRT下胞内聚合物的代谢含量与释磷、吸磷含量有密切关系,代谢量越多,释磷、吸磷量越多。SRT为6 d时,厌氧段聚磷菌具有最佳的释磷性能,形成了具有显著释磷作用的菌种。缺氧区胞内聚合物代谢规律与好氧区相似,对于反硝化聚磷菌来说,在SRT为10 d时对PHB的利用率最高,代谢活性最好;而对于传统聚磷菌来说,在SRT为6 d时其代谢性能最佳,且聚磷菌占全菌比例最大。短泥龄条件有利于提高胞内聚合物的单位污泥质量分数、驯化出积累PHB质量分数较高的微生物种群,其中SRT为6 d时各胞内聚合物含量最高,A^2/O-MBBR联合工艺的处理效果最佳。
- 杨小梅张月潘丹华王羽华李勇
- 关键词:聚磷菌胞内聚合物
- 铁碳微电解-UASB-接触氧化-气浮工艺处理生物医药废水被引量:1
- 2016年
- 针对江苏苏州某生物制药公司生产普利类、沙坦类以及抗组胺类原料药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采用铁碳微电解-混凝沉淀预处理,预处理出水进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接触氧化-气浮工艺进行处理,废水处理量达500 m3/d,介绍了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参数。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满足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污水厂接管标准,COD、NH_3-N、TDS、SO_4^(2-)和Cu^(2+)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6.4%、87.5%、73.3%、90%和98%,运行费用合计约为6.47元/m^3。可供同行或者类似工程参考。
- 张月戴清顾昭文杨小梅李勇
- 关键词:医药废水铁碳微电解上流式厌氧污泥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