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静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院校
  • 4篇高职
  • 2篇职业院校
  • 2篇文化
  • 2篇教育
  • 2篇高职院校
  • 2篇城市
  • 2篇城市建设
  • 1篇院校教师
  • 1篇职教
  • 1篇职业倦怠
  • 1篇职业倦怠成因
  • 1篇职业院校教师
  • 1篇职业指导研究
  • 1篇入学教育
  • 1篇特色校园
  • 1篇特色校园文化
  • 1篇中职
  • 1篇综合激励模型
  • 1篇文化建设

机构

  • 6篇辽宁城市建设...

作者

  • 6篇张国静
  • 1篇桑江
  • 1篇尹志富

传媒

  • 3篇辽宁高职学报
  • 2篇职教通讯
  • 1篇辽宁经济职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职业院校职业指导研究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3年
通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我国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性的进展,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目前许多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仍存在严重不足,大部分还只是单纯地把职业指导纳入到德育课程范畴,形式单一,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在对职业指导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职业指导成功经验,开展全程式职业指导的策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职业能力,促进人职匹配及职业稳定。
张国静
关键词:职业院校入学教育就业稳定性
综合激励模型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以斯蒂芬·罗宾斯综合激励模型为理论基础,从个人目标、个人努力、个人绩效和组织奖励四个维度着手,对辽宁部分高职教师采取抽样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统计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提升教师的工作学习能力;建立教师个人绩效考核机制;制定客观公正的组织奖励机制。
张国静
关键词:综合激励模型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
职教集团框架下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
2016年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将中高职衔接列入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而课程衔接是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的重要一环,也是顺利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的核心所在。对职教集团框架下的中高职衔接进行了分析,结合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的现状,对职教集团视角下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张国静
关键词:中职高职课程体系衔接
科研成果量化考核体系的构建与研究——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科研考核作为高职院实行岗位聘任与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构建应从考核目标、考核指标选取和考核体系的制定入手,建立合理、科学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体系。高效利用科研管理平台,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研业绩考核提供参考与决策支持。研究和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科研成果考核办法,对加快高职院科研工作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尤其是对提升高职院办学软实力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尹志富张国静
关键词:高职院校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2016年,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工匠精神"作为一个热词被录入《咬文嚼字》。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从"工匠精神"内涵入手,探讨当下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从校企文化融合的角度,探索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张国静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文化融合
建设类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高职院校需以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为切入点,以构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为抓手,提高办学质量。建设类高职院校是我国高职教育中始终与行业保持紧密关系的一类高职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属性,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找准发展定位,整合各方面要素。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弘扬先进文化为基础,以融合产业文化为中心,在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桑江张国静
关键词:建设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