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举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改进的GM(1,1)模型在沉降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伴随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物不断涌现,在施工和装修期间对高层建筑物进行必要的沉降监测,是控制工程安全的必要保障。但研究如何利用大量的、非等间隔采集的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更加优化数据处理方法,建立符合建筑物沉降规律的数学模型,科学的做好数据处理和预测工作,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本文针对传统GM(1,1)灰色模型理论在沉降数据处理方面进行了优化改进,通过将数据采集间隔作为变量因数纳入加权处理,克服了传统灰色模型仅适用于等步长数据分析的弊端,取得了良好的数据分析效果。
- 姚文举
- 关键词:GM(1,1)模型
- 利用GPS数据分析四川“Y”型构造区地壳运动状态被引量:1
- 2021年
- 四川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壳活动剧烈,为了深入揭示该区“Y”型构造区地壳1999年以来近20年的动态演化规律,基于1999—2017年7期GPS数据,解算各周期网格速度场、应变率场,研究地壳应变场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2008年以前的3期GPS速度场相对稳定,汶川地震后,速度场变化最大的龙门山断裂带由4.0—5.0 mm/a增至8.0—10.0 mm/a;②汶川震后,“Y”型构造区最大剪应变高值区出现在汶川以东,由2.0×10^(-8)/a增到22.0×10^(-8)/a;龙门山断裂带以SE或SEE向主压应变为主,变化速率约5.0×10^(-8)/a—12.0×10^(-8)/a,鲜水河断裂由震前NS向主拉应变转为震后EW向主压应变,安宁河断裂东侧由震前SE向主压应变6.0×10^(-8)/a减至震后的2.0×10^(-8)/a;面膨胀结果显示,由震前低密度梯度带瞬间变为平行于龙门山断裂带走向的高密度变化区,且存在以金川至都江堰、北川至青川为条带的2个正负交替过渡区;③汶川地震发生压应力释放后,该区SEE向压性特征又逐渐增强,且持续至2017年,释放了龙门山断裂带地壳内部SEE向压应力多年累积能量,但汶川地震对鲜水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整体运动状态则无明显触发作用。
- 姚文举唐红涛
- 关键词:GPS速度场构造区应变场汶川地震
- 一种实景三维地图数据处理系统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实景三维地图数据处理系统。本系统包括文件模块、地图浏览模块、数据工具模块、专题图模块,其中文件模块加载目标地图;地图浏览模块对目标地图进行浏览处理后进行初步展示;数据工具模块对目标地图内的场景进行矢量数据...
- 姚文举缪德都冯银强
- 矿区地表沉陷D-InSAR监测分析与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针对常规矿区地表沉陷监测方法的缺点,基于D-InSAR技术,对2016年12月18日—2017年2月25日的两景RADARSAT-2雷达数据进行差分干涉处理,获取了研究区域监测时间段内的开采沉陷信息,监测到3处沉陷盆地分布,结合实际情况,对监测结果和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InSAR技术能够有效监测矿区的地表沉陷分布及特征,可为研究大范围矿区的地表沉陷动态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 孙建王道顺姚文举李进峰甄洪帅张方龙
- 关键词:D-INSAR监测分析动态监测
- 三维建模技术在河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2020年起各地相继开展河流自然资源确权,二维确权向三维确权过渡,实现自然资源立体化管理。以彭河自然资源确权为例,探索了多源三维建模技术在河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承载,以倾斜摄影、机载激光扫描、单波束测量等技术构建的水上、水下三维地理场景为底图,结合登记单元、权属界限等矢量数据构建的河流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在确权登记工作中具有良好应用。
- 李伟姚文举王道顺石信肖
- 关键词:三维重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 SDCORS在矿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为矿山测量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包含矿区地表构建物、地形起伏特征等相关信息,关系到矿山生产的科学决策与安全运营。然而在矿区地形图更新中,若以航空摄影测量、平板绘图、全站仪数据采集等方式进行,则因对人工、设备的要求较高,造成施测成本较大。以CORS技术在矿山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中的应用为例,阐述其测绘作业模式与施测流程,并对其点位测量精度进行了统计分析。
- 姚文举
- 关键词:地形图更新精度统计
- 一种综合地图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综合地图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首先确定目标区域的地理数据,利用三维引擎根据地理数据确定初始三维模型;其中,地理数据至少包括目标区域的面积和经纬度;确定目标区域中至少一个待测量目标,并对待测量目标进行多...
- 姚文举宋佃学缪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