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燕
- 作品数:28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高加速寿命试验在航天地面电源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以航天地面电源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高加速寿命试验的应用研究。首先,介绍了高加速寿命试验的特性、目的和优点;然后,通过实际的高加速寿命试验阐述了试验剖面设计及被试验产品工作极限的确定方法;最后,对传统的可靠性试验与高加速寿命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可靠性试验相比,高加速寿命试验具有绝对的优势。
- 王艳玲王建军吴春燕曾华付进军
- 关键词:高加速寿命试验可靠性
- 电动汽车绝缘电阻检测系统设计与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电动汽车高压绝缘性能关乎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绝缘电阻测量方法存在检测精度低、无法在线测量、抗干扰能力不强等缺点。该文在深入传统绝缘电阻测量的基础上,结合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低频低压注入的绝缘电阻检测方法,解决了无法在线实时检测,正负母线对车体绝缘电阻同时下降时无法测量等问题。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绝缘性能进行实时在线检测,误差在5%以内,有效地提高了车辆行驶安全性。
- 赵志刚杨金波吴春燕何刚骆志伟
- 关键词:绝缘电阻在线监测
- 一种车辆伺服控制器同步控制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伺服控制器同步控制方法和装置,解决现有同步伺服控制器在异常情况下可靠性和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装置包括上位监控主机,用于形成人机交互界面;主伺服控制器,用于根据控制指令调整预置控制策略对输入的直流功率信号...
- 董星言杨金波王伟洋曾华段卓琳蒋雨菲吴春燕骆志伟宫佳鹏赵志刚何刚赵宏志谢秋雨夏欢王辉高枫朱宝
- 一种直流电源高压带电插拔机构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电源高压带电插拔机构,包括直流电源模块和插拔模块,直流电源模块包括壳体,壳体中设有电压转换电路,壳体的后侧设有插头组件,插头组件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第一仓体,第一仓体包括第一高压仓、第一低压仓和第一控制仓...
- 陈思吴春燕戴艺凯谭文华张春雷冯京京许宝立赵晶宫佳鹏骆志伟赵志刚何刚陈世业刘宇航
- 一种电驱车辆电驱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驱车辆电驱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和装置,解决电驱动系统的故障诊断缺少有效技术手段导致诊断准确性和诊断响应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根据电驱动系统中功能节点间的拓扑结构确定故障诊断对象;对所述故障诊断对象...
- 骆志伟赵志刚何刚宫佳鹏王辉高枫董星言夏欢赵宏志许宝立张锦宋生壮蒋雨菲谢秋雨段卓琳张春雷吴春燕
- 车速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车速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速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车辆的当前运行状态;读取目标车辆的各电机转速,并将各电机转速按照绝对值大小进行排序,得到转速排序结果;基于当前运行状态以及转...
- 赵志刚骆志伟何刚夏欢董星言李超蒋雨菲谢秋雨段卓琳赵宏志王艳玲张春雷吴春燕林茜杨金波王伟洋李素双王艳张锦许宝立
- 文献传递
- 一种直流电源输出防倒灌电路及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源输出防倒灌电路,该防倒灌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第三开关电路、辅助供电电路和控制单元,第一开关电路连接在直流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的输入端之间,第二开关电路连接在辅助供电电路的输...
- 谭文华 戴艺凯 王艳玲张春雷万志华 朱宝杜鹏飞 曹帅李信吴春燕
- 一种反灌能量吸收电路及控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灌能量吸收电路及控制方法,解决现有反灌能量处理方式实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电路包括:储能缓冲电路,用于形成直流母线上负载瞬时关断时的反灌能量缓冲,当负载恢复使能时将缓冲蓄能向负载反馈;能量泄放电路,用于受...
- 申宏伟朱宝吴春燕张昊东谭文华万志华张春雷曹帅
- 文献传递
- 一种电驱特种车辆同步伺服控制器的电磁兼容优化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驱特种车辆同步伺服控制器的电磁兼容优化方法,解决现有同步伺服控制器易受电磁干扰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通过分腔屏蔽隔离内外部电磁信号,通过侧壁上的孔形和孔径优化避免内部电磁干扰,通过孔径与辐射频率匹配优化...
- 段卓琳杨金波王伟洋蒋雨菲董星言吴春燕赵宏志王辉高枫夏欢骆志伟赵志刚宫佳鹏林茜陈思张春雷李熙伦
- 基于数字控制技术的LLC电源并联均流的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LLC谐振变换技术以其能够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软开关而受到广泛关注。采用LLC谐振变换拓扑,通过微控制器TMS32F10x实现对电源系统的数字控制,基于CAN总线通讯实现电源模块间的实时通信,从而实现并联电源系统的无主从并联均流。通过对试验样机的测试,电源模块实现了零电压开关(ZVS),并采用同步整流技术减小了电源的损耗;基于CAN总线实现了电源模块间的实时通信,通过数字控制实现了并联系统的无主从均流,且试验结果表明,两电源模块的均流误差小于2%,取得了良好的均流效果。
- 万志华王建军吴春燕谭文华
- 关键词:电源数字控制并联均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