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祚群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试析康德“人是目的”命题中的为个体道德思想
- 2007年
- 从康德"人是目的"命题提出之前提、实质及其实现方式来看,其中内含着丰富的为个体道德思想。受道德起源之时为群体性特征以及康德等义务论思想影响,传统道德观念对"人是目的"进行了片面理解。其片面性在于把"人是目的"简单等同于"他人就是目的",忽视或否定了"自己也是目的";其错误在于把道德的全面为人性简单等同于道德的为群体性,忽视甚至否定了道德的为个体性。
- 向祚群
- 关键词:人是目的
- 党的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探析
- 2024年
- 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接续奋斗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回望百余年历史,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领导人民取得史无前例的光辉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
- 王飞霞向祚群
- 关键词:光辉成就人民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 大湘西土家族伦理观念的现代转变初探被引量:1
- 2007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大湘西(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和张家界地区)土家族人与外界接触以及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诸如宗教、宗族、婚姻家庭、教育与人情观念等原有传统伦理观念已经受到现代教育与文明的冲击,并发生根本性转变,逐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伦理观念体系。
- 向祚群
- 关键词:伦理观念
-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升之维度——基于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间的整体衔接性视角被引量:1
- 2012年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升符合大学生认识发展规律,是避免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简单重复的必然要求。基于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间的整体衔接性视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升要注意把握好度,避免两个误区、找准一个基点、追求一种意境。
- 向祚群王飞霞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维度
- 参与式教学法在“原理”课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基于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运用被引量:1
- 2018年
- 以世界大学城云空间为平台,把参与式教学法运用到"原理"课教学中,要完善网络平台资料并不断更新,为开展参与式教学提供基础与前提;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整个教学过程。
- 王飞霞向祚群
-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
- 高校“概论”课专题式教学理念与设计思路优化问题研究——基于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间的整体衔接性视角被引量:1
- 2012年
- 基于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间的整体衔接性视角,来研究高校"概论"课的专题式教学理念与设计思路优化问题。践行"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是"概论"课专题式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概论"课专题式教学内容选择要力求"精"、专题理论提升要把握"度"、专题理论联系实际要讲求"活"。
- 向祚群王飞霞
- 关键词:专题式教学
- 论社会成员和谐观念的形成被引量:3
- 2011年
- 社会成员的和谐观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就是社会成员和谐观念的形成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社会成员和谐观念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需要条件的。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成员和谐观念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社会成员和谐观念的形成提供政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社会成员和谐观念的形成提供精神支撑。
- 王飞霞向祚群
-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 论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中人类道德的生成样态
- 2010年
- 根据人的三重属性理论,结合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指出代表类利益的"共产主义道德"不是未来社会道德的全部内容,未来社会将是为类、为群体与为个体三种道德和谐统一的生成样态。在现阶段,尤其是市民社会领域,不得不事先承认为个体道德的合理性、提倡为个体的道德。
- 向祚群王飞霞
- 关键词:自由人联合体共产主义道德
- 厚植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文化基础被引量:3
- 2022年
-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青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加强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厚植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文化基础,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努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元素和基因;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辩证地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奋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与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
- 王飞霞向祚群
-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