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
-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渭南市气象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多普勒雷达产品人工防雹应用技术指标
- 2008年
- 利用2005—2006西安多普勒雷达冰雹天气产品资料及渭南冰雹实况资料,对渭南19个典型雹日回波资料分析。得出指标:降雹时反射率因子(R)>50 dBz,组合反射率因子(CR)>55 dBz;降雹前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值有一个明显的"跃增"变化,降雹时VIL值在50 kg/m2以上;速度图上的对流辐合特征、"逆风区"、中气旋是有效识别冰雹雷雨大风的判据指标;云顶高度(ET)结合其它产品,可提前做出预警。
- 李秀琳贾金海白作金张丽娟刘瑜宋永涛谢在发
- 关键词:多普勒雷达产品人工防雹
- 渭南市冰雹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利用渭南市1998—2005年的711雷达观测资料和实况资料,运用统计和对比的方法,对渭南市冰雹天气雷达回波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源于黄龙山一带生成的对流单体,合并加强后沿合阳、澄城县交界北段入侵渭南,如果其移动路径为西北—东南—西南时必为强冰雹云;在RH I上依据回波顶高度h与45 dB z回波顶高h45的差距识别冰雹云,当h-h45≤1.5 km时,为强冰雹云,当1.5 km3.0 km,为雷雨云。
- 李秀琳张丽娟贾金海刘瑜
- 关键词:冰雹天气回波分析
- 2006-05-21冰雹天气雷达回波及成因分析
- 利用渭南711雷达资料、西安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对渭南2006-05-21冰雹天气的雷达回波和天气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西北气流冷平流型是主要影响系统,过程前的增温、增湿及上干冷下暖湿的温湿配置,垂...
- 李秀琳张永红贾金海张丽娟刘瑜
- 关键词:冰雹天气雷达回波
- 文献传递
- 渭南东北部地区冰雹天气的雷达回波分析
- 利用7a的711雷达观测资料和实践,对渭南市东北部地区冰雹天气雷达回波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利用雷达回波移动路径及雹云回波顶高与45dBz回波顶高的差距识别强冰雹云,此2条结论经过长期实践效果良好,对于提高和完善雹云识别技...
- 李秀琳张丽娟贾金海刘瑜
- 关键词:冰雹天气回波分析
- 文献传递
- 渭南市冰雹云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 通过对渭南市1996-2005年10a711雷达观测资料和地面实况资料的统计,针对其中166个冰雹云雷达回波样本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从回波强度、回波顶高和RHI回波宽度3个参数特征着手,找出了渭南市冰雹云雷达回波参数特征及...
- 张丽娟刘瑜李秀琳宋永涛
- 关键词:冰雹云回波特征
- 文献传递
- 渭南市人工增雨作业技术指标与判据研究
- 利用渭南市1997~2006年10a46次增雨过程的711雷达资料、天气、地面观测、实况等资料,结合近2年的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得出渭南市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技术指标和判据:西风槽、低涡、冷锋、切变线...
- 李秀琳贾金海张永红张丽娟刘瑜宋永涛
- 关键词:人工增雨技术指标
- 文献传递
- 渭南市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利用渭南市2001-2004年人工增雨作业的雷达回波资料和实况资料.运用统计和对比的方法。对13次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云系、作业时机、部位以及催化剂量的选择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渭南市高炮、火箭人工增雨的作业技术要点:以混合云和层状云为主要目标云系,层状云作业效率最高,可达83.3%;层状云系作业部位应选在0℃层亮带以上。混合云系应选在强回波区附近;选择催化时机,层状云应在云顶高度≥6km,回波强度≥25dBz,混合云云顶高度≥7.5km,回波强度≥35dBz为宜;一次过程,一个作业点炮弹以40发左右效果较好,火箭弹2~4枚为宜。
- 张丽娟李秀琳刘瑜
- 关键词:高炮火箭人工增雨
- 陕西关中空气质量指数(AQI)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利用2018—2019年陕西污染严重的4个城市:渭南、咸阳、西安、宝鸡空气质量指数(AQI)实况监测日数据,结合该地域同时段内的日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陕西关中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并采用SPSS 21.0数据分析,得出各气象要素与AQI相关关系,利用相关性高的气象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AQI与气象要素的四季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咸阳AQI年平均值最大(110),其次是渭南(105)和西安(104),均为三级轻度污染;AQI冬季最高,春季逐渐减小,夏末的8月达到最小值,秋末11月开始又逐渐升高,到1月份达到最大值;气压、降水量、风速在春、夏、秋、冬四季均与AQI呈负相关关系,气压和风速在冬季负相关最显著,降水量在夏季和秋季负相关最显著,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秋、冬季节与AQI呈负相关,在夏季相关性最高,相对湿度在春、夏、秋与AQI均呈显著负相关。利用2018-2019年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回代,用2020年数据对模型进行预测和拟合检验,回代和预测效果均较好。
- 马耀绒刘瑜许伟峰李彦莎
- 关键词:空气质量
- 渭南市冰雹时空分布及天气条件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利用1976—2005年30a渭南市的冰雹资料及1996—2005年5—9月历史天气图资料,统计分析渭南市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环流形势及单站物理量指标。总结出渭南市冰雹以4—9月最多,其中5—8月为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北部、西北及东北部;降雹天气形势主要有西北气流型、低涡型和低槽型,以西北气流天气形势下冰雹天气发生的概率最大;降雹区的大气层结呈明显的对流不稳定,K指数及S指数对降雹天气的预报有很好的预示作用。
- 张丽娟胡淑兰白作金李秀琳刘瑜宋永涛
- 关键词:冰雹环流形势
- 渭南市人工增雨作业技术指标与判据被引量:3
- 2007年
- 利用渭南市1997-2006年10a46次人工增雨过程的711雷达回波、天气形势、地面观测、实况等资料,结合近2a的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得出渭南市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技术指标和判据。西风槽是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增雨时段2—9月,以3—7月为主;作业主要云系为层状云、对流云和混合云;首次分析出层状云0℃层亮带变化规律,强度20~35dBz,厚度0.3~0.5km,亮带高度随季节变化;根据不同云系的回波判据确定作业时机、部位、方式及用弹量;回波的移向移速也是确定作业时机的重要判据;得出多普勒雷达产品在人工增雨应用中的简易指标。
- 李秀琳贾金海张永红张丽娟刘瑜宋永涛
- 关键词:人工增雨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