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月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自然保护
  • 4篇自然保护区
  • 4篇保护区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2篇生态
  • 1篇玉米
  • 1篇生境
  • 1篇生态服务
  • 1篇生态服务功能
  • 1篇生态服务价值
  • 1篇生物富集
  • 1篇适应性管理
  • 1篇土壤
  • 1篇气候变化特征
  • 1篇区域生态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污染

机构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哈励逊国际和...

作者

  • 5篇刘海月
  • 4篇沈渭寿
  • 2篇李海东
  • 1篇刘菊梅
  • 1篇司万童
  • 1篇赵卫
  • 1篇兰宗宝
  • 1篇苗菲菲
  • 1篇欧阳琰
  • 1篇王聪

传媒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黄河包头段灌区玉米重金属污染及人群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对黄河包头段三大国控断面地区的土壤和玉米中重金属Cu、Zn、Pb、Cd和Mn的污染程度和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价,为当地居民食用农作物的健康风险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CP-MS对土壤和玉米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土壤污染负荷指数、单一金属危害商数和综合金属危害指数对当地成人和儿童食用玉米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包头段黄河灌区三样地土壤和玉米中重金属的含量排序基本一致,其中以Zn和Mn的含量较大,Cu、Pb和Cd次之,且均未超标。土壤负荷指数(PL1)和玉米的综合危险指数(HI)排序为:画匠营子>昭君坟>磴口,Zn、Cu和Mn的贡献较大。生物富集指数BCF值Cd、Zn和Cu较大。与成人相比,儿童更易遭受因摄食玉米导致的重金属健康风险。【结论】包头段黄河灌区农田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的程度较轻,但对当地居民造成一定的潜在健康风险,尤其以Cu、Zn和Mn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较大。
刘菊梅栗利曼沈渭寿苗菲菲王聪刘海月司万童兰宗宝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富集玉米黄河包头段
气候变化对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与风险应对研究
本文以内蒙古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发布的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月日数据集中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周边3个气象站点1957~2013年的逐日观测数据,选取气温和降水量气象因子作为研究...
刘海月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生态服务功能
1957—2013年内蒙古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16年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沿阵地,具有独特而重要的生态功能.笔者以内蒙古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保护区周边3个气象站点1957—2013年的日值气象观测数据,利用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法,分析了保护区近57年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干燥度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保护区的气候变化风险源.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来看,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降水呈下降趋势;从年代际变化来看,21世纪初气温最高,降水量最少,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显著;从季节变化来看,保护区四季气温变化均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夏季呈明显下降趋势.干燥度呈缓慢上升趋势,介于0.80~2.56.
刘海月沈渭寿李海东欧阳琰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风险及其评估——以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被引量:7
2016年
从基于风险管理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理论框架和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挑战出发,明确了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风险的涵义,并以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水体、草地、林地、沼泽地生境为研究对象,对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风险及其变化趋势进行评估和预测.结果表明:1997—2010年,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及其水体、草地、林地、沼泽地生境的气候变化风险均呈明显的波动性变化趋势,1999、2001、2005、2008年保护区及其4类生境和2002、2004年沼泽地生境均处于风险状态;与2010年相比,情景A、B、C下2020、2030年保护区及其4类生境的气候变化风险均有所增强;各类生境的气候变化风险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沼泽地生境的气候变化风险较为突出,与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丰富的鸟类分布密切相关;人类对水资源、草地资源的过度利用会加剧气候变化对自然保护区的不利影响及其对应的生态风险.总体上,气候变化风险在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已经显现,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有助于保持并增强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赵卫沈渭寿刘海月
关键词:区域生态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生境
我国自然保护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现状、问题与对策被引量:9
2015年
气候变化会导致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潜在边界或关键生境发生迁移或灭失,直接影响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服务功能,甚至威胁国家生态安全。根据实地调研材料,文中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影响、风险管控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加强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影响监测、风险预警与管控科学研究,构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适应性管理技术体系,建立健全管控机制,开展试点示范,开展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划定生态红线的新形势下加强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李海东沈渭寿刘海月张涛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