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彤
作品数:
5
被引量:36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杨平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余宏伟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郝凌霄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盼盼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亚琳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心肌
2篇
心肌梗死
2篇
梗死
1篇
蛋白
1篇
蛋白尿
1篇
动脉
1篇
动脉粥样硬化
1篇
动脉粥样硬化...
1篇
动脉粥样硬化...
1篇
心肌保护
1篇
心肌保护作用
1篇
心肌炎
1篇
心绞痛
1篇
心绞痛患者
1篇
心身
1篇
心身疾病
1篇
心脏
1篇
心脏病
1篇
型心
1篇
型心绞痛
机构
5篇
河南大学
作者
5篇
魏彤
3篇
余宏伟
3篇
杨平
2篇
郝凌霄
1篇
李亚琳
1篇
李盼盼
传媒
1篇
中国基层医药
1篇
临床荟萃
1篇
山东医药
1篇
临床心身疾病...
1篇
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2篇
2016
3篇
2012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QTcd的影响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疗效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将10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曲美他嗪+常规治疗)和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临床疗效、QTed、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5736,P〈0.05);治疗3、6个月后治疗组QTcd均显著小于治疗前(t=2.6712,5.6348,P均〈0.01)和对照组(t=2.9822,4.5252,P均〈0.01);6个月内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2=4.3360,P〈0.05)。曲关他嗪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安全可靠,能降低QTed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杨平
余宏伟
魏彤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QT离散度
曲美他嗪
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80例因STEMI而行静脉溶栓的患者按照就诊前3个月是否持续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分为他汀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①血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峰值浓度、峰值时间(发病至峰值浓度的时间)、发病至恢复正常的时间;②溶栓治疗后再通指征、并发症及4周病死率。结果他汀组cTnI和CK-MB的峰值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他汀组cTnI和CK-MB的峰值时间、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他汀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他汀组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392,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心脏功能,减少心脏不良事件。
杨平
余宏伟
魏彤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心肌保护
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_2-微球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6
2012年
微量白蛋白尿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与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和总病死率相关[1]。循证医学研究已证明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 inhibitors,ACEI)
杨平
余宏伟
魏彤
关键词:
白蛋白尿
尿Β2微球蛋白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
依那普利
25岁急性心肌梗死1例
被引量:1
2016年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危急重症疾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本例患者年龄25岁,既往无家族史、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仅有长期吸烟史。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吸烟是中青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最突出、最普遍的危险因素。
郝凌霄
程帅
李盼盼
魏彤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身疾病
吸烟
中青年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连用14d后检测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I)、白细胞介素石(IL-6)、胆碱酯酶(ChE)以及临床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中毒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30,P=0.730);同程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中TNI、CKMB、IL-6能较好的反映心肌受损的严重程度,TNI、CK-MB、IL-6随着中毒程度的加重,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1.863、4.512、3.774;P分别为0.000、0.015、0.029)。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TNI、CK-MB、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8、0.688、-1.342;P=0.694、0.511、0.216),治疗后第4、9、14天,两组TNI、CK-MB、IL-6均有所恢复,但观察组(常规治疗加用银杏叶提取物)的TNI、CK—MB、IL-6第4、9、14天恢复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4天:t=8.125、5.128、10.461;P=0.000、0.001、0.000;第9天:t=5.464、4.674、9.510;P=0.001、0.002、0.000;第14天:t=6.162、8.248、5.523;P=0.000、0.000、0.001)。结论在常规治疗有机磷中毒并发中毒性心肌炎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效果更好,临床值得推广。
郝凌霄
程帅
李亚琳
魏彤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毒性心肌炎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