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德钰
- 作品数:40 被引量:153H指数:7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三种方法预备后牙细弯根管的比较
- 2008年
- 目的探讨逐步后退法、逐步深入法、被动逐步后退法(超声波与手用器械联合应用)三种不同方法预备后牙细弯根管对根管壁的清理能力及操作时间的差别。方法应用逐步后退法、逐步深入法、被动逐步后退法(超声波与手用器械联合应用)对45个新鲜拔除的人恒磨牙近中颊侧根管进行预备,并记录操作时间,将牙根纵向劈开,分为根冠1/3、根中1/3及根尖1/3,扫描电镜下评价其根管内壁牙本质碎屑和玷污层的形成情况。结果三种方法对根管清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论使用何种预备方法,其对根中1/3及根冠1/3处的清理能力优于根尖1/3部,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根管预备时间分别为:逐步后退法(12.8±1.26)min,逐步深入法(9.02±0.74)min,被动逐步后退法(超声与手用器械联合应用法)(12.21±1.90)min,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根管预备方法均不能达到完全的根管清理,尤其是对于根尖1/3部,清洁效果很不理想;总体上看,根中及根冠1/3清洁度显著优于根尖1/3。被动逐步后退法(超声与手用器械联合应用)及逐步后退法操作均较费时、费力,而逐步后退法根管预备时间略短于另两种方法且较省力。
- 袁昌青钟德钰邓婧
- 关键词:根管预备逐步后退法逐步深入法
- 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对龈下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9
- 1997年
- 对18例中、重度成年型牙周病患者的40颗患牙,在牙周探诊5mm以上的牙周袋内放置防御素药线一根(含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8μg),4d后取出,实验为期11d。观察用药前后龈下微生物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防御素在牙周袋内保持3d后,牙龈指数及出血指数明显改善(P<0.05),龈下菌斑的菌细胞密度降低;同时,球菌的相对比例升高,螺旋体和杆菌的相对比例降低(P<0.05),并能维持到实验结束。本实验结果提示防御素在牙周袋内应用,不仅能降低细菌的数量,还能使龈下菌群的组成向牙周健康部位的菌群组成转化。
- 钟德钰杨美薷吴琦王伯瑶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防御素药线龈下微生物口腔细菌
- 氢氧化钙糊剂与甲醛甲酚消毒根管的临床疗效比较
- 2002年
- 目的 研究氢氧化钙糊剂对根管的消毒作用。方法 用氢氧化钙糊剂和甲醛甲酚对82例106颗患牙的感染根管消毒,封药后一周观察疗效。结果 氢氧化钙糊剂的成功率为86.8%,甲醛甲酚的成功率为56.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对于根管渗液及瘘管病例,氢氧化钙糊剂组有效率明显高于甲醛甲酚组。结论 氢氧化钙糊剂抗菌作用强,无刺激性及细胞毒性,是一种理想的根管消毒剂,作为换代的根管消毒剂考虑可取代甲醛甲酚。
- 宋文斌钟德钰邓婧蓝慧英
- 关键词: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消毒剂
- 伢典微创化学机械去龋法治疗儿童龋齿的临床评价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评价伢典微创化学机械去龋法治疗儿童龋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门诊儿童龋齿病人86例,随机分为伢典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伢典凝胶去龋和常规磨牙去龋,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伢典治疗组病人痛苦小、安全,但所用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伢典化学机械去龋法治疗儿童龋齿安全、有效、无痛。
- 袁昌青钟德钰邓婧
- 关键词:微创技术充填术
- 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白介素-10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前后龈沟液中抗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采集1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12个健康牙位和36个炎症牙位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周的龈沟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龈沟液中IL-10的浓度。另外,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lI)。结果IL-10浓度在健康牙位明显高于炎症牙位(P<0.01),且于牙周治疗后明显升高。IL-10浓度与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呈负相关(P<0.05)。结论IL-10浓度与牙周组织破坏程度呈负相关,在牙周炎中起抗炎作用。
- 于新波钟德钰许晓燕杨丕山
-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龈沟液白介素-10
- 利用Wizard^(TM)试剂盒提取牙周可疑致病菌DNA的研究
- 1999年
- 采用普洛麦格公司 Wizard TM染色体 DNA纯化试剂盒提取牙龈卟啉菌、伴放线放线杆菌、中间型普氏菌、产黑色素普氏菌、躯体普氏菌五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的 DNA,获得浓度为 687~ 14 5 6μg/ml的细菌染色体 DNA,OD2 6 0 /OD2 80 值介于 1.75~ 1.85之间。电泳结果显示 ,DNA分子量均大于 2 30 0 0个碱基对 ( 2 3kb)。表明该方法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高纯度及比较完整的牙周细菌染色体 DNA,与传统的酚 /氯仿抽提方法相比 ,是一种高效而实用的新方法。
- 钟德钰李宁毅兰慧英张岱尊
- 关键词:牙周病试剂盒
- 牙龈卟啉菌全染色体探针的制备被引量:1
- 2001年
- ①目的 探讨利用化学发光地高辛标记法制备牙龈卟啉菌 47A 1的全染色体探针的方法并测定标记效率。②方法 采用苯酚 氯仿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CTAB)法制备牙龈卟啉菌 47A 1基因组DNA ,随机引物地高辛标记法制备核酸探针 ,在尼龙膜上直接点样 ,化学发光法检测。③结果 CTAB法可获得高质量的牙龈卟啉菌 47A 1染色体DNA ,地高辛标记 0 .3μg的牙龈卟啉菌核酸可获得 10ng探针DNA ,化学发光法检测最低可测出0 .0 0 2pg标记探针的存在。
- 钟德钰章锦才张蕴惠蒋晞刘柏林
- 关键词:牙周炎牙龈卟啉菌DNA探针地高辛
- 三种材料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估被引量:7
- 2005年
- ①目的采用改良的USPHS系统评估三种材料——Dyract光固化复合体、Charisma光固化复合树脂和普通型玻璃离子水门汀(GIC)修复楔状缺损(简称楔缺)牙齿的临床疗效。②方法门诊用Dyract光固化复合体修复楔缺牙齿100颗,Charisma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缺牙齿106颗,使用GIC修复楔缺牙齿98颗,应用改良的USPHS系统对6个月、12个月的随访结果进行评估。③结果三种材料6个月成功率分别为100%、100%和97.96%,12个月的成功率分别为96.00%、93.40%和84.69%。12个月时Dyract光固化复合体组的成功率较GIC组有显著升高(2χ=7.293,P<0.01)。④结论Dyract光固化复合体是目前临床用于修复楔缺牙齿的较为理想的材料。
- 吉秋霞钟德钰徐全臣
- 关键词:牙修复体修补楔状缺损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牙周病的关系被引量:3
- 2004年
- 牙周病目前公认为多因素疾病,尤其与系统性疾病相关。近年来学者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牙周病在病理、免疫等方面有共同特点,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本文将对两者相关性研究的发展及现状作一综述。
- 张岱尊钟德钰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牙周病系统性疾病RA免疫反应
- 5-硝基咪唑类药物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7年
- 徐全臣钟德钰霍光唐琳
- 关键词:牙周病治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