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石磊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状动脉内干细胞灌注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离体心脏血液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干细胞灌注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离体心脏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设计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比较接受低剂量(1.0×10~6)、高剂量(2.5×10~6)干细胞灌注时及灌注后5 min、15 min、30 min两组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两组WT小鼠心脏(低剂量对照组、高剂量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比较注射后5 min、15 min、30 min时,两组心脏细胞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四组T1~T4时刻的心率均显著低于T0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的心率变化最明显。四组在进行细胞灌注后,LVEDP水平均显著升高,+dp/dt和-dp/dt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均以高剂量组的上升或下降幅度最为显著。细胞灌注后,四组的冠脉流量均较灌注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高剂量组的降低幅度最明显,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后30 min,四组的漏出液细胞含量均达到了60%以上。结论冠脉内干细胞灌注会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离体心脏的血流动力学产生不良影响,并且灌注剂量越大,不良影响越显著。
- 郑秀峰赵石磊杨力明
-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冠状动脉
- 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动过缓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动过缓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本院2010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衰合并心动过缓患者95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抗心衰、提高心率等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S)、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心功能、心率改善情况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LVDS为(47.73±3.48)mm,LVDD为(64.51±3.82)mm,LVEF为(24.34±4.63)%;治疗后LVDS为(45.26±2.75)mm,LVDD为(61.43±2.74)mm,LVEF为(29.75±4.21)%。实验组患者治疗前LVDS为(47.82±3.54)mm,LVDD为(64.36±3.75)mm,LVEF为(24.50±4.77)%;治疗后LVDS为(41.58±2.31)mm,LVDD为(58.76±2.52)mm,LVEF为(41.64±3.98)%。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患者LVDS、LVDD均有所下降,LVEF有所上升,其中实验组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98%;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动过缓,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情况。
- 郑秀峰赵石磊
- 关键词: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钠慢性心衰心动过缓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主要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见,观察组患者显效30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5.5%;对照组患者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24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56.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动脉压、心率、血液中脑尿钠肽浓度、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排尿量等的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观察组9.1%,对照组32.7%)。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郑秀峰赵石磊
-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 曲美他嗪与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硝酸异山梨酯对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以及其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84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不同用药品种,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每组92例,A组采用曲美他嗪片进行治疗,B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后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4%,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70%,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都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3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与硝酸异山梨酯对于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减轻心肌损害,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指标,相比起来,曲美他嗪对于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更佳明显,而且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郑秀峰赵石磊
- 关键词:曲美他嗪硝酸异山梨酯稳定性心绞痛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为心律失常患者联合应用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97例,按信封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2例,对照组45例,联合应用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治疗实验组患者,单纯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室性早搏、ST段压低持续时间、ST段压低分别为(1420.25±332.21)次/24h、(1.09±0.33)min、(1.14±0.28)mm,治疗总有效率为84.6%,并发症发生率为1.9%,以上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郑秀峰赵石磊
- 关键词:稳心颗粒美托洛尔心律失常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