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婷婷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牙周
  • 2篇经期
  • 2篇绝经
  • 2篇绝经期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参数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灌注
  • 1篇心肌灌注显像
  • 1篇牙周炎
  • 1篇牙周状况
  • 1篇女性
  • 1篇伪影
  • 1篇显像
  • 1篇显像技术
  • 1篇绝经期妇女
  • 1篇绝经期女性
  • 1篇骨质密度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国际...
  • 2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3篇袁婷婷
  • 2篇和璐
  • 2篇朱洁
  • 2篇梁宇红
  • 2篇李建红
  • 1篇王荣福

传媒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核素心肌显像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核素心肌显像时,恰当地选用图像采集方式和处理技术能够保证心肌显像图像的可读性。探讨核医学心肌显像中如何避免显像过程可能对图像造成的影响及鉴别方法,其中包括心肌图像伪影的鉴别、图像重建算法以及软件处理的多种方法的异同点。分析发现,对患者图像采集时相应的情况应选用合适的方法鉴别心肌图像伪影,而心肌显像图像重建算法和多种软件处理方法的优劣尚缺乏定论。心肌显像如何更恰当地选用图像采集方式、图像重建和软件处理方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袁婷婷王荣福
关键词:心肌灌注显像伪影心功能参数
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与牙周重度附着丧失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与牙周重度附着丧失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就诊,以及在此期间通过网络招募的50至65岁绝经期女性195例,进行牙周检查、填写调查问卷并接受骨密度检查。牙周检查指标包括: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ral hygiene index simplified,OHI-S)、探诊出血阳性位点(bleeding on probing,BOP)百分比[BOP(+)%]。受试者口内牙齿存在CAL≥5 mm的位点不少于3处且位于不同象限时,计为重度CAL。受试者填写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社会经济背景、婚姻情况、口腔就诊情况和口腔卫生维护情况等。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查受试者左侧髋部以及腰椎的骨密度。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当骨密度与年轻白人健康女性骨密度峰值标准差的倍数(T值)≤-2.5时,诊断为骨质疏松。采用卡方检验,对年龄、绝经时间、体重指数、锻炼习惯、家庭收入、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口腔就诊习惯、刷牙习惯、牙齿邻面清洁工具的使用、OHI-S、BOP(+)%、髋部骨质疏松、腰椎骨质疏松等14个因素进行初筛,选取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骨质疏松与牙周重度CAL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95例绝经期女性年龄(57.8±4.3)岁,其中有重度牙周CAL者111例(56.9%),骨质疏松者89例(45.6%)。对年龄、家庭收入、口腔就诊习惯、OHI-S、BOP(+)%和髋部骨质疏松6个风险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3个因素OR值分别为:髋部骨质疏松(OR=2.466)、OHI-S(OR=2.262)、BOP(+)%(OR=7.274),这3个因素是绝经期女性发生重度CAL的危险因素。髋部骨质疏松的绝经期女性发生牙周重度CAL的风险是无骨质疏松者的2.466倍(P=0.017)。结论髋部骨质疏松的绝经期女性发生牙周重度附着丧失的风险增加。
朱洁李建红袁婷婷和璐梁宇红
关键词:绝经期
绝经期妇女牙周状况与骨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检查绝经期妇女的牙周状况、颏孔处皮质骨厚度以及全身骨密度的情况,探索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报名招募的方式,选择2017年3月至11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报名的符合条件的50~65岁绝经期妇女98名纳入研究,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绝经时间、绝经年龄、体重指数等。检查并记录简化口腔卫生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牙龈退缩、探诊后出血百分比等反映牙周状况的指标;拍摄曲面断层片并在曲断图像中测量下颌骨下缘颏孔处对应的皮质骨厚度。检查者和测量者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左侧髋部和腰椎的骨密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按照T值(测得的骨质密度与年轻白人女性的平均峰值骨量的标准差)分为骨质疏松组(T值<-2.5)和非骨质疏松组(T值≥-2.5),比较两组间的牙周指标和曲面断层片中测量的颏孔处皮质骨厚度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98名受试者中,共检查出骨质疏松者47例,所占比例为47.96%。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间的年龄和绝经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质疏松组的年龄更大[(59.64±4.58)岁vs.(56.94±4.26)岁,P<0.05]、绝经时间更长[(10.17±5.37)年vs.(6.02±4.48)年,P<0.05];绝经年龄和体重指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探诊后出血阳性比例分别为21.43%±17.09%(非骨质疏松组)和29.43%±21.12%(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而简化口腔卫生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牙龈退缩等牙周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颏孔处的皮质骨厚度随着全身骨质密度减低而减少,均值分别为(4.25±0.77)mm(非骨质疏松组)和(3.61±1.04)mm(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绝经期妇女的牙周状况与全身骨质密度间无相关性,但曲面断层片中测得的颏孔处的皮质骨厚度与全身骨密度相关,这提示可利用�
朱洁李建红袁婷婷和璐梁宇红
关键词: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牙周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