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 作品数:3 被引量:39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过去千年气候变化重建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9 2011年 20世纪气候变暖的归因是当前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对过去千年的气候变化历史进行精确重建。简要回顾过去千年气候重建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古气候空间重建方法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将目前古气候空间重建方法划分为3类,即综合-比例法(Composite Plus Scale,CPS)、气候场重建法(Cli mate Field Reconstruction,CFR)以及状态空间模型(State-space Model)法,同时指出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杨保 史锋 Sonechkin D M 王章勇 秦春关键词:状态空间模型 青藏高原东北部与南部地区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以祁丰和林周树轮为例 被引量:5 2013年 了解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的区域特征是模拟或预测未来全球变化如何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基础。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祁丰)干旱气候条件下与南部(林周)高寒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两条标准化年表分析发现,两年表敏感度均较高,样芯间一致性均较强,为分析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提供了保障。对祁丰和林周树轮宽度序列与其附近酒泉(1951—2009年)和当雄(1963—2009年)气象站上年5月到当年9月的气候因子(月平均气温、月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温和月降水量)进行相关和响应分析发现,祁丰和林周树木的径向生长与当年5—6月平均气温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360和-0.466;而与当年5—6月降水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9和0.623。祁丰和林周树轮宽度序列与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1951—2005年)的格网数据在每个月份均呈正相关关系,与5—6月的相关值分别为0.581和0.719。上年7月到当年6月的降水量与祁丰(r=0.529)和林周(r=0.667)树轮宽度序列的相关值也较高,推断干旱状况是限制高原东北部与南部树木径向生长的主要因素。 贺敏慧 杨保 秦春 刘晶晶 康淑媛关键词:气候要素 青藏高原 树木径向生长机制监测和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11年 传统的树轮气候学重建研究是基于现代仪器观测资料和树轮序列的统计相关实现的,缺乏机制方面的研究。可靠地重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需要理解树木径向生长的气候响应机理。目前,国际上的树木径向生长机制研究主要有两种途径,监测与模拟,其中监测研究包括应用树木径向生长测量仪(Dendrometer),微树芯法(Mi-cro-coring)和针刺创伤法(Pinning)3种。从两类大的研究途径出发,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王章勇 杨保 秦春 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