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宁宁

作品数:6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晋西黄土区
  • 4篇黄土区
  • 3篇土壤
  • 3篇林地
  • 3篇黄土高原
  • 2篇水分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退耕
  • 2篇退耕还林
  • 2篇人工林
  • 1篇养分
  • 1篇养水
  • 1篇液流速率
  • 1篇山杨
  • 1篇树干
  • 1篇树干液流
  • 1篇树干液流速率
  • 1篇水分特征
  • 1篇水土

机构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6篇张建军
  • 6篇田宁宁
  • 5篇张艳婷
  • 5篇李玉婷
  • 2篇茹豪
  • 1篇丁杨
  • 1篇陈宝强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晋西黄土高原水资源植被承载力分析及对策建议被引量:9
2015年
干旱缺水始终是黄土高原地区林业水资源管理面临的难题.为了探究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林水失衡的主要原因,以2009—2012年晋西黄土高原蔡家川流域油松人工林树干液流量与土壤水分长期连续定位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土壤有效水与单株油松耗水量的比值来衡量该区域水资源植被承载力.结果表明:1在油松人工林实际密度(1 300株hm2)下,油松人工林过度耗水是深层土壤干化的主要原因;降水量是决定水资源植被承载力的主要环境因子,降水量越大,油松人工林地的水资源植被承载力就越高.2根据构建的降水量-水资源植被承载力拟合方程,在当地年均降水量为576 mm条件下,研究区20 a林龄油松人工林地水资源植被承载力为1 084株hm2,而油松人工林地的实际密度远大于该水资源植被承载力.在黄土高原地区,人工林密度过高是造成深层土壤干化、植被退化等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将人工林密度控制在当地水资源植被承载力范围之内,是减少林地深层土壤水分消耗、调节林地水平衡的重要措施.
茹豪张建军李玉婷田宁宁张艳婷
关键词:晋西黄土高原水资源人工林合理密度
晋西黄土区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被引量:30
2016年
为了研究黄土区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以晋西黄土区人工刺槐林地、人工侧柏林地、人工刺槐侧柏混交林地为研究对象,利用EnviroSMART土壤水分定位监测系统和翻斗式雨量计对其2014年3月1日—2015年3月31日0—20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和降雨量进行了连续观测。观测结果表明:(1)人工侧柏林地0—200cm土层蓄水量为496.67mm,刺槐侧柏混交林地为349.88mm,人工刺槐林地为307.48mm。人工刺槐林地较人工侧柏林地和混交林地多消耗189.19mm和42.40mm土壤水分,且多消耗的水分主要来源于深层土壤,这可能导致人工刺槐林地深层土壤"干化"。(2)3种林地0—200cm土层土壤水分的年内变化可以划分为土壤水分消耗期(3—5月)、土壤水分积累期(6—8月)、土壤水分消退期(9—11月)、土壤水分稳定期(12月至翌年2月)。在土壤水分消耗期、积累期和消退期,3种林地土壤水分变化量存在显著差异。(3)在小雨、中雨、暴雨3种降雨条件下,人工侧柏林地对降雨的响应深度最深,人工刺槐林地最浅;对于同一林地而言,降雨的响应深度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含水量对单场降雨的响应程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
赵荣玮张建军李玉婷张艳婷田宁宁
关键词:黄土高原人工林地土壤水分
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地的土壤水分和养分特征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探讨水土保持林地的土壤水分和养分特征,以晋西黄土区油松林地、刺槐林地、次生林地3种水土保持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Enviro SMART土壤水分定位监测系统对各林地的土壤水分进行监测,并对土壤养分和根系密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3种林地0-15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的由大到小排序为次生林地〉油松林地〉刺槐林地;2)次生林地和刺槐林地土壤水分的月动态变化整体趋势一致,但次生林地土壤含水量大于刺槐林地,油松林地土壤水分的月动态变化比其他2种林地波动剧烈;3)3种林地0-30 cm土层根系密度的大小关系为次生林地〉刺槐林地〉油松林地,根系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4)3种林地0-30 cm土层的根系密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性;5)次生林地0-30 cm土层内有机质、全磷、全钾质量分数均明显高于油松林地和刺槐林地,油松林地和刺槐林地相差不大;6)3种林地有机质和全钾质量分数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全磷质量分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化不明显。
田宁宁张建军茹豪李玉婷丁杨张艳婷
关键词:全磷全钾水土保持林黄土区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耕还林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为了探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耕还林对土壤微量元素(Cu、Zn、Mn、Mo、Fe)含量的影响及其与影响因子间的关系,以甘肃省关川河流域退耕还林地和农地为研究对象,使用有效性评价、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土壤微量元素与土壤环境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退耕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在表层土壤中呈一定的富集现象。(2) 退耕地 Cu、Mn、Mo 的有效性指数高于 Zn、Fe,侧柏林地有效性综合指数高于云杉林地。(3)偏相关分析显示,退耕还林区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全钾、全氮与土壤含水率;回归分析显示,土壤环境因子可解释 38.1%~73.8%有关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异;通径分析表明,土壤全钾对土壤微量元素的直接作用最大,土壤全氮对微量元素的间接作用最大;决策分析表明,土壤全钾与土壤有机质是退耕林区微量元素含量的决策变量,而土壤含水率是土壤微量元素的限制变量。
李玉婷张建军田宁宁赵荣玮
关键词: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土壤微量元素通径分析
晋西黄土区辽东栎和山杨树干液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7
2016年
2012年4—10月,应用TDP热扩散探针技术,对生长季晋西黄土区次生林主要组成树种辽东栎和山杨树干液流速率进行测定,结合同步测定的空气相对湿度(RH)、太阳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和土壤含水量(θ)等环境因子,分析液流速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5、6月,影响辽东栎和山杨树干液流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是空气饱和水汽压差(VPD)和PAR;7、8月,影响辽东栎和山杨树干液流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是VPD和T.除气象因子外,土壤水分条件也是驱动液流变化的重要因素,降雨后θ的增加能够有效影响液流速率,5、6、7、8月,辽东栎降雨后的平均液流速率比降雨前分别增大了28.3%、48.6%、16.9%、11.5%,山杨在6、7、8月降雨后的平均液流速率比降雨前分别增大了0.6%、4.5%、2.3%,辽东栎的增幅明显大于山杨.辽东栎液流速率对降雨后土壤含水量变化更敏感,表现出更高的耗水能力和需水要求,而降雨后山杨的耗水策略仍较保守.液流速率和VPD的关系可以采用指数饱和曲线函数拟合,降雨前后拟合参数的变化说明土壤水分条件的改善能够促进液流速率更快速地到达饱和值.
陈宝强张建军张艳婷田宁宁
关键词:树干液流速率环境因子辽东栎山杨
晋西黄土区退耕还林地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评价被引量:15
2015年
以晋西黄土区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对其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地0—50cm土层平均容重为1.23g/cm3,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呈下降趋势,刺槐侧柏混交林地土壤结构最好,荒草地最差;(2)0—30cm土层平均有机质含量为29.33g/kg,全氮含量为1.54g/kg,全磷含量为0.46g/kg,全钾含量为18.85g/kg,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全量养分呈现递减的趋势;(3)不同植被恢复措施涵养水源能力依次为刺槐侧柏混交林>刺槐林>侧柏林>苹果林>山杏林>油松林;(4)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保育土壤能力依次为刺槐侧柏混交林>油松林>刺槐林>侧柏林>山杏林>苹果林>荒草地;(5)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以刺槐侧柏混交林模式最佳,荒草地最差。
田宁宁张建军李玉婷赵荣玮张艳婷
关键词:黄土区退耕还林涵养水源功能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