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强 作品数:14 被引量:57 H指数:5 供职机构: 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通用多重不对称PCR结合寡核苷酸芯片检测7种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4 2017年 应用通用多重不对称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寡核酸芯片技术建立一种同时检测7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每种致病菌上游或下游引物5’端连接一段异源的共有序列。以荧光标记的该共有序列作为通用引物,与限制性特异引物经一步多重不对称PCR同时获得所有目标菌的单链标记靶序列,可被芯片上固定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捕获。通过芯片扫描、分析荧光信号完成检测。标准菌株检测结果证实,该方法可特异地检测单一和混合感染的目标菌,基因组DNA的检测灵敏度为0.1~1 pg。95份模拟污染和零售食品样本芯片检测结果与常规的分离与生化鉴定及荧光定量PCR结果一致。建立的寡核苷酸芯片方法可为快速、特异、灵敏及高通量地鉴定食源性致病菌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王小强 袁军 韩锐郡 营思思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 通用引物 寡核苷酸芯片 多重寡核苷酸连接-聚合酶链式反应-通用基因芯片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多重寡核苷酸连接-聚合酶链式反应(MOL-PCR)的食源性致病菌通用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方法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8种常见致病菌,在各自特异性引物之间设计一对首尾相接的上、下游检测探针。采用多重PCR富集靶序列并作为模板,通过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及通用不对称PCR标记,获得大量含标签互补序列(Anti-tag)的荧光标记单链产物,可与芯片上固定的标签序列(Tag)进行杂交检测。结果该方法能特异性地鉴别单一和多重目标菌感染。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1~8.5)×10~2CFU/mL。对96份食物中毒和临床腹泻样本检测,芯片结果与常规分离与生化鉴定及荧光定量PCR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为快速、准确、灵敏、高通量地鉴定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提供了一种新型检测平台。 王小强 营思思 韩锐郡 袁军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 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耐药相关分子特征及PFGE型别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耐药相关分子特征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lu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特征,了解百日咳菌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能的耐药机制,探讨PFGE基因型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E-test法检测2018—2020年临床分离百日咳鲍特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性;PCR检测可水平转移的耐药基因与耐药相关突变位点;采用PFGE方法对菌株进行分型。结果共分离到35株百日咳鲍特菌菌株,其中27株对3种抗生素均耐药,2株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药,对克拉霉素敏感,6株对3种抗生素均敏感;部分耐药株携带甲基化酶基因ermA(27.6%,8/29)和ermB(31.0%,9/29),耐药株均检出A2047G位点突变,敏感株均未发现耐药基因和位点突变;耐药株PFGE分型为BpSR23和BpFINR9型,敏感株PFGE分型为其他型。结论临床分离百日咳鲍特菌对红霉素耐药严重,并且开始向大环内酯类其他抗生素蔓延,甲基化酶基因的获得及23S rRNA基因A2047G位点突变可能是其耐药的主要机制,PFGE基因型与耐药表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张娟胜 李浩 魏晓光 王小强 赵悦宛 刘莹 张弟强关键词:百日咳鲍特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2021年西安市食源性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分子分型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2021年西安市食源性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菌(DEC)的感染状况、致病型分布、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收集西安市5家哨点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DEC分离和PCR毒力基因分型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和分子分型,结果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89份粪便标本检出DEC阳性40份,阳性检出率为10.28%(40/389)。共分离到41株DEC,以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和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为主,分别占41.46%(17/41)和39.02%(16/41)。ETEC以estIa/estIb基因型为主(70.59%,12/17),EAEC以astA/pic基因型为主(87.50%,14/16)。40株菌(97.56%,40/41)对至少1种抗生素耐药,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头孢噻肟和萘啶酸耐药率均超过50%,多重耐药率为56.10%(23/41)。41株DEC聚类分析得到40种带型,相似度为62.0%~100.0%。结论2021年西安市食源性腹泻患者中DEC检出率较高,主要致病型为ETEC和EAEC,PFGE带型较为分散,菌株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比较严重。 王小强 赵悦宛 营思思 张娟胜 李浩关键词:致泻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 食源性致病菌 一起肠炎沙门菌致食物中毒和同期散发腹泻的病原学研究及溯源分析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和同期散发性腹泻肠炎沙门菌分离株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方法依据沙门菌检验国家标准GB 4789.4-2010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和血清分型,对分离菌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生化及药敏鉴定,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检出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6株沙门菌均为肠炎血清型,其中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自冰激凌和2份腹泻患者肛拭子的4株菌PFGE带型完全一致,与PulseNet China数据库中肠炎沙门菌优势带型JEGX01.CN0003相同。另1食物中毒患者分离株与这4株菌PFGE图谱有1个条带的差异,相似度为96.3%。散发腹泻患者分离株与食物中毒分离株的PFGE带型相似度为91.6%。同一PFGE带型分离株的生化谱和耐药谱一致。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测和分子分型结果,证实该起食物中毒与同期散发腹泻病例由同一来源的肠炎沙门菌引起。PFGE可用于食源性疾病的溯源分析。 王小强 吴守芝 王增国 袁军 魏晓光 栾阳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肠炎沙门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西安市与上海市婴儿感染百日咳鲍特菌基因型比较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西安市与上海市临床分离百日咳鲍特菌的基因型特征。方法:收集2018—2019年在西安市和上海市哨点监测医院和社区采集的1岁以下疑似百日咳患儿的鼻咽拭子,经分离培养所得百日咳鲍特菌采用多位点抗原序列分型(MAST)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分析其基因型。结果:共采集到疑似百日咳患儿鼻咽拭子1200份,经分离培养得到百日咳鲍特菌60株,其中西安市34株,上海市26株。西安市百日咳鲍特菌的主要MAST型别为prn1/ptxP1/ptxA1/fim3-1/fim2-1(32/34,94.12%),而上海市百日咳鲍特菌的主要MAST型别为prn1/ptxP1/ptxA1/fim3-1/fim2-1(13/26,50.00%)和prn2/ptxP3/ptxA1/fim3-1/fim2-1(11/26,42.31%),两市百日咳鲍特菌MAST型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42,P<0.01)。西安市百日咳鲍特菌以MT195(13/34,38.24%)、MT55(10/34,29.41%)、MT104(9/34,26.47%)型别居多,而上海市百日咳鲍特菌以MT27型为主(12/26,46.15%),两市百日咳鲍特菌MLVA型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66,P<0.01)。结论:西安市与上海市临床分离婴儿感染百日咳鲍特菌基因型存在差异,应进一步加强中国百日咳鲍特菌基因型演变的监测。 张娟胜 林晨 常玲 王小强 魏晓光 李浩关键词:百日咳 百日咳鲍特菌 基因型 百日咳鲍特菌的基因多样性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百日咳鲍特菌临床流行株的基因多样性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该地区百日咳复现的可能原因。方法采用多位点抗原序列分型(MAST)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对2012—2017年的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多样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并与疫苗株进行比较。结果流行株与疫苗株的分子型别特征不同。95%的流行株抗原基因型为prn1/ptxP1/ptxA1/fim3-1/fim2-1;8种MLVA型别中MT195(34%)、MT55(30%)和MT104(26%)占主导地位,其中MT195分离率连年增长。结论陕西省当前流行百日咳菌株基因特征与疫苗株不同,流行株通过基因变异发生进化可能是近年来该地区百日咳复现的原因之一。 张娟胜 王小强 张弟强 李浩 魏晓光 王增国 刘莹 赵悦宛关键词:百日咳鲍特菌 基因多样性 分子流行病学 2016—2020年西安市感染性腹泻细菌病原谱及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分析西安市腹泻患者中细菌性病原构成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6—2020年西安市监测哨点医院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霍乱弧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鉴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腹泻患者1794例,检出致病菌阳性193例,阳性率10.76%。分离到病原菌198株,以沙门菌检出最多,89株(44.95%),其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78株(39.39%),副溶血弧菌17株(8.59%)。病原菌感染主要分布在4~<20岁组,检出高峰集中在夏季7—8月。水样便中病原菌检出率最高(14.76%),其次是黏液便(1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9,P=0.034)。沙门菌优势血清型为4,[5],12:i:-、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志贺菌血清型以宋内志贺菌为主。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型别以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主。副溶血弧菌均携带毒力基因,主要血清型为O3∶K6。结论2016—2020年西安市感染性腹泻病原菌以沙门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病原菌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年龄分布差异,沙门菌和志贺菌血清型分布均发生了变迁。 王小强 李浩 张娟胜 赵悦宛关键词:感染性腹泻 病原菌 霍乱弧菌 百日咳鲍特菌红霉素耐药株与敏感株的基因型别分析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比较百日咳鲍特菌耐药株与敏感株的基因型别,分析百日咳菌株耐药性演变与分子型别特征的关联性。方法于2016—2018年在监测医院和社区采集<1岁临床疑似百日咳患儿的鼻咽拭子,采用E-test法检测分离的百日咳鲍特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性,扩增23S rRNA基因并测序检测其2047位点耐药突变;采用多位点抗原序列分型(MAST)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对菌株进行分型。结果600份鼻咽拭子标本共分离到34株百日咳鲍特菌,其中28株对红霉素耐药,6株敏感。所有红霉素耐药株均检测到23S rRNA基因A2047G位点突变,细菌基因型均为prn1/ptxP1/ptxA1/fim3-1/fim2-1,且MLVA型别识别为MT195、MT55和MT104。6株敏感株均未检测到A2047G位点突变,细菌基因型为prn9(或prn2)/ptxP3/ptxA1/fim3-1/fim2-1,且MLVA型别全部为MT27型。结论百日咳鲍特菌红霉素耐药株与敏感株的分子分型特征不同,红霉素耐药性的获得可能伴随特定分子型别的变化。 张娟胜 魏晓光 王小强 张弟强 李浩 赵悦宛 韩锐郡 李芳 刘莹关键词:百日咳鲍特菌 红霉素 耐药 分子流行病学 2015年西安市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2015年西安市市售及网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制定更加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西安市6个区县及食品网店进行随机采样,采集共11类240个样本,依据食品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及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方法检测、鉴定致病菌。结果食品中8种致病菌总检出率为27.50%,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35.00%,11个食品类别中,生畜肉和生禽肉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63.33%,70.00%;4个流通环节及5个餐饮环节中,各采样地点类型间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采样区县中,沣东新城所采样品致病菌检率最高(41.94%);3个采样季度中,第4季度致病菌检出率最高(33.33%)。结论西安市市售及网售食品受致病菌污染率较高,生肉、水产、凉拌类食品受污染较严重。为改善西安市食品安全状况,控制食源性疾病爆发,相关部门应加强食品监管,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 营思思 王小强 栾阳 韩锐郡 袁军 王增国关键词:食品污染 食源性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