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佩佩

作品数:31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医案
  • 6篇临证
  • 6篇辨证
  • 6篇辨治
  • 5篇叶天士
  • 5篇临证指南医案
  • 4篇证论治
  • 4篇中风
  • 4篇中医
  • 4篇《临证指南医...
  • 4篇辨证论治
  • 3篇学术思想
  • 3篇医家
  • 3篇用药规律
  • 3篇缺血
  • 3篇新安医家
  • 3篇新安医学
  • 3篇络欣通
  • 3篇脑络欣通
  • 3篇内科医案

机构

  • 31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教育部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云南中医药大...

作者

  • 31篇李佩佩
  • 12篇胡建鹏
  • 5篇吴元洁
  • 4篇时潇
  • 3篇王丽娜
  • 3篇刘兰林
  • 3篇郜峦
  • 3篇黄辉
  • 3篇王键
  • 3篇吴凡
  • 2篇何玲
  • 2篇罗梦曦
  • 2篇俞宁
  • 1篇王又闻
  • 1篇王心恒
  • 1篇李泽庚
  • 1篇张杰
  • 1篇李祥
  • 1篇杨文明
  • 1篇刘静

传媒

  • 3篇中医药临床杂...
  • 3篇科教文汇
  • 2篇中医杂志
  • 2篇四川中医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2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胃不和则卧不安”
2017年
《黄帝内经》将失眠称为"卧不安""目不暝",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命题。本文对这一经典论述,从原文认识、病因病机、治法运用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以力求挖掘、拓展这一理论的内涵,以"和胃"为"卧不安"辨证施治之法度,从而为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俞宁李佩佩
关键词:胃不和不寐阴阳病因病机治法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泄泻辨治特色初探
目的:研究新安医家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泄泻验案,揭示叶天士泄泻辨治特色.方法:以《临证指南医案》中泄泻验案为例,结合《内经》、《伤寒论》、仲景学术思想等相关论述论著与叶氏学术思想,阐释叶氏泄泻验案,综合分析其辨治特色...
李佩佩刘兰林郭锦晨
关键词:辨证论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新安医家程原仲辨治郁证经验探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析新安医家程原仲辨治郁证的经验。[方法]以《程原仲医案》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内经》、丹溪、河间等名家论著,整理、分析程原仲郁证验案,归纳、总结其辨治思路及特色。[结果]程氏认为,凡人身之滞而不通,皆为之郁。诊法上,程氏四诊合参,重视脉诊,擅于凭脉辨证。辨证论治方面,程氏认为,诸因皆可生郁,当各求其属,随证治之。虚可致郁,郁久易虚,解郁补虚须审察标本,谨守病机,同时重视脾胃中土的枢机作用。治疗时,若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治以开郁养心;若误用寒凉、血郁邪伏,治以开郁逐邪;若误用温补、气血郁滞,治以行气开郁。程氏临证善用古法而不泥古,常有独创之见,脾胃中土,畏其壅淤,郁则夺之,有硝黄下之,有桂附温之,亦有平胃散燥之,皆为“土郁夺之”之发挥。对于儿科患者的辨治,程氏重视气的生理作用,提出“幼无七情,惟气滞则诸病生焉”,治疗则重在调畅气机。[结论]程氏临床诊治郁证,善从脉证入手,治疗上注重调和脾胃中土和全身气机。整理分析程原仲郁证验案及其辨治特色,可为现代临床中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唐胜强李佩佩黄辉
关键词:郁证辨治思路新安医家
叶天士通络法治疗痹症特色用药规律研究
2024年
基于中医久病入络理论,通络法治疗痹症具有独特优势,故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SPSS Modeler和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对通络法治疗痹症的“病-证-症-方-药-靶”多维网络全方位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痹症的“病-证-症-方-药”规律以及内在联系,梳理《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痹症的常用通络法以及用药规律,解释不同通络法治疗痹症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学机制,从病的层面为中医药治疗痹症处方选药提供临床依据,从证的层面为通络法治疗痹症的潜在药物发现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潘赐明王诗琪张书涵李佩佩吴元洁张思源武玉珠
关键词: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痹症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新安王氏内科治疗肝胆系病症用药规律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新安王氏内科治疗肝胆系病症的中药配伍及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并整理新安王氏内科代表医家临床治疗肝胆系病症效案,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构建临床方药数据库,通过SPSS 22.0和IBM SPSS Modeler 14.1统计软件对所有中药进行性味归经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用药频次≥40次的中药有33味,按照用药频次从高到低排序,前5位依次为丹参、郁金、枸杞子、五灵脂、茯苓;功效以活血化瘀、滋阴、清热、利水渗湿等为主。药性以寒性中药频次最高,苦、甘、辛3种药味的中药所占比例较大,药物归经以肝、肺、脾、胃、肾为主。按照药物组合频次从高到低排序,前3位依次为丹参、五灵脂,丹参、郁金,五灵脂、郁金。青黛、明矾、枸杞子药物组合的置信度为1.0。王氏内科治疗肝胆系病症常用的药物组合有丹参、郁金、五灵脂,枸杞子、女贞子,茯苓、半夏等。结论新安王氏辨治肝胆系病症时首辨疾病虚实,实者以湿热蕴结、络脉瘀阻、肝脾失调为主,虚者多见肝肾阴虚、肝脾失养、阳气不足,辨证论治时注重结合肝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性特征,顺肝性、适肝用、调肝体。
李佩佩李佩佩何玲何玲叶敏王键
关键词:新安医学用药规律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脑络欣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
2024年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益气活血方脑络欣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通过TCMSP、ETCM、化学专业数据库及文献筛选脑络欣通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OMIM、DisGeNET、GeneCards以及Drugbank数据库挖掘IS相关靶点;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平台和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PPI网络并通过拓扑分析获得核心靶点,同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核心靶点—疾病”可视化网络图;运用R软件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借助Auto Dock Tools软件以及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和可视化。结果脑络欣通的潜在活性成分78个,治疗IS的潜在作用靶点200个,核心靶点包括STAT3、JUN、MAPK1、TP53等;作用较突出的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木犀草素等。进一步的生物功能分析获得150条信号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关键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存在分子结合位点,并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益气活血方脑络欣通可能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自噬等生理病理环节,从而发挥治疗IS的作用。
李佩佩刘佳郜峦吴元洁胡建鹏
关键词:脑络欣通缺血性脑卒中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浅探喻昌《尚论篇》对《伤寒论》的发挥
2021年
《尚论篇》是清代著名医家喻昌对《伤寒论》的再编注,其中荟萃了喻氏在伤寒学研究上的大量学术观点。该书以类证汇聚,纲要统文的方式编撰,提出"三纲鼎立说"和"温病三纲说"的理论,内容上以阴阳、经络脏腑、表里虚实,营卫气血,邪正消长等对条文进行分类并加以注解,别具炉锤。另,喻昌诊病强调审证求因,立法遣方,治疗重视养护脾胃气津及防治疫病注重驱邪逐秽的临证思想在书中已可见端倪。
张莉苗胡建鹏李佩佩秦雪梅
关键词:喻昌《尚论篇》学术思想《伤寒论》
从《孙文垣医案》探析孙一奎儿科疾病辨治思路被引量:1
2018年
《孙文垣医案》书中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病证,孙氏诊治儿科疾病时善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倡明证为第一要义,常内外并治,攻补兼施,重视脾胃,喜温健脾胃以补小儿脾常不足,辅以驱虫消滞除疳积泄泻,四诊合参,望诊尤重,治不失常法,法又多灵活,疗多效奇,叙述颇详,使从学者易学。
李佩佩
关键词:儿科辨证论治
《难经》对中医理论的贡献被引量:3
2020年
《难经》是中医学四大医学典籍之一,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难经》内容以阐述中医学基础理论为主旨,首倡“诊脉独取寸口”,提出了“命门-原气-三焦”为中心的整体生命观,“阴阳五行长生说”,“正经自病”以及“五邪所伤”的致病理论,“五损”的病机理论和相应治法,发展了奇经八脉学说,提出并完善“奇经八脉”理论和“五输穴补母泻子法”。《难经》阐述病因、病机、辨证、治则理论,从脉学、诊法到经脉、腧穴,也作了许多精辟的阐述,并有许多独创而鲜明的学术观点,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
胡建鹏李佩佩
关键词:难经中医理论
中风后遗症中医分型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6年
中医药对于中风后遗症的诊疗有多种分型,并因证立法,随法施治,疗效较为突出,临床学者在古典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认识,时有创新,在病因病机、临床诊断、处方用药等方面都有全新的认识。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优势,填补现代医学在该方面的空缺。建议在未来的研究当中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加强临床科研和基础研究,开发新方药与剂型,同时实行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技术,并拟定客观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形成一套完整而规范的理论体系。
杨勤军罗梦曦李佩佩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药疗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