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娜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大学校院联合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影响钴在新疆荒漠区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因素研究
- 2014年
- [目的]考察不同pH、重金属钴初始浓度、陈化时间和离子强度对土壤中钴化学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采取经典Tessier连续提取技术。[结果]随着处理土壤pH的升高,有机物结合态含量呈下降趋势,两者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0.800**,P<0.01),残渣态随pH升高呈上升趋势,生物有效性在pH 5时达到最大值。在研究初始钴浓度范围内,随着外源钴浓度的浓度的增加,土壤中钴的碳酸盐结合态和可交换态所占总钴的比例减小,生物有效性系数(K)呈明显的递减趋势,当钴浓度大于250mg/L时,K递减趋势较大;土壤环境离子强度在0.01 mol/L附近时,除残渣态外各形态钴在土壤中分布的比例达到最大值,当离子强度大于0.01 mol/L时,生物有效性系数降低,限制了土壤中钴的迁移性。在考察陈化时间内,土壤陈化10 d时,钴的生物有效性系数最大。[结论]各形态含量均随土壤介质pH、重金属钴初始浓度、陈化时间和离子强度有所变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重金属钴在土壤中的富集状况。
- 任丽娟周立伟朱丽娜王金霞李玲
- 关键词:土壤钴形态分析生物有效性
- 影响镍在新疆荒漠土壤中形态分布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选择新疆荒漠区某石化污水库周边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静态吸附和Tessier连续提取技术对影响供试土壤中镍的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因素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100-400 mg/L浓度范围内,随着土壤中加入镍离子量的增加,镍的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比例降低,生物有效性系数K呈递减的趋势,当浓度大于250 mg/L时,这种递减趋势趋于平缓;土壤pH值增大,镍的残渣态比例升高,在pH值小于8范围内,生物有效性系数K减小趋势不明显,当pH值大于8时,生物有效性系数K急剧下降;土壤环境离子强度小于0.01 mol/L时,镍的形态分布变化较小,但当离子强度大于0.01 mol/L时,镍向不易被植物吸收的形态转化。
- 朱丽娜柴琳琳刘丽娟李玲
- 关键词:土壤形态分析镍生物有效性
- 浅析土壤中铅污染治理方法被引量:1
- 2016年
- 土壤中的铅是土壤重金属最常见污染元素之一,铅一旦排入环境,很长时间仍然保持其可用性,很难被降解。本文简要总结目前常用的土壤铅污染的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以及生物修复技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摩擦清洗法、基因工程修复将给以后的土壤修复提供一些新的方向。
- 朱丽娜
-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铅污染土壤修复生物降解二次污染
- 镍在土壤和紫花苜蓿中的积累特征被引量:4
- 2013年
- 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Ni在紫花苜蓿中的积累特征。考查了州质量比及其生长周期对紫花苜蓿富集Ni量的影响,并对Ni在紫花苜蓿及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试验所用农田土壤中Cu、Ni、Zn、Cr的质量比均低于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农田土壤施Ni对紫花苜蓿表现出增产效应,随着施Ni量的增加,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产量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但当施Ni量达到600mg/kg时,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产量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当施Ni量增至800mg/kg时,苜蓿幼苗已不能正常生长。生长周期为1个月时,紫花苜蓿对Ni的富集量随Ni加入量增大和生长周期增长而逐渐增加;在Ni的同一加入量下,紫花苜蓿中Ni的5种形态质量比从大到小为去离子水(H2O)提取态、80%乙醇(C2H5OH)提取态、1mol/L氯化钠(NaCl)提取态、2%醋酸(HAC)提取态、0.6mol/L盐酸(HCL)提取态。Ni的H20提取态(18.56%~9.32%)和80%C2H5OH提取态(50.73%-39.9%)是紫花苜蓿植物中Ni的主要化学形态,其他形态的质量比相对较低(2%HAC的提取态为12.52%~4.31%,0.6mol/LHCL的提取态为8.36%~1.07%,1mol/LNaCl的提取态为9.82%~5.41%)。种植土壤与对照土壤中Ni的形态分布略有不同,其中残渣态、铁一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质量分数变化不明显,而种植土壤中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Ni质量比比对照土壤中该形态Ni质量比稍低,降低的质量比分别为:水溶态0.35-1.59mg/kg,离子交换态0.13-21.83mg/kg。
- 柴琳琳朱丽娜韩丽林李玲
- 关键词:植物学紫花苜蓿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