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静脉
  • 3篇脊髓
  • 3篇脊髓损伤
  • 2篇置入
  • 2篇皮下
  • 2篇皮下隧道
  • 2篇康复
  • 2篇股静脉
  • 2篇膀胱
  • 2篇PICC
  • 1篇电刺激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血管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循环管理
  • 1篇延续护理
  • 1篇一针法
  • 1篇有氧运动
  • 1篇有氧运动能力

机构

  • 7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医院
  • 1篇杭州市红十字...

作者

  • 7篇何梅
  • 2篇薛西西
  • 2篇池玲敏
  • 2篇王春妹
  • 1篇胡琳丽
  • 1篇杜丽成
  • 1篇章微微
  • 1篇娄玲娣
  • 1篇楼巍敏
  • 1篇王元姣
  • 1篇李学军

传媒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核心肌群训练结合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20年
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在Berg平衡测试、单腿站立测试、起立-步行测试与5次坐立试验测试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与健康人相比极易发生跌倒[2]。平衡功能下降与COPD引发的骨骼肌肉功能障碍有关[3]。运动训练是COPD患者康复治疗的核心内容[4],目前研究证实,运动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有氧运动能力,但针对患者平衡功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核心肌群训练结合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为预防COPD患者跌倒提供一种训练方法。
杜丽成何梅温兴隆
关键词:COPD患者有氧运动能力稳定期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
盆底肌电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PES)对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 40例脊髓损伤并有便秘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PES组,各2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按摩等护理措施;PES组在此基础上辅以PES。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常规护理组便秘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ES组便秘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且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盆底肌电刺激有助于改善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症状。
何梅孙爱静薛润芳
关键词:盆底肌电刺激脊髓损伤便秘
一针法皮下隧道股静脉置入PICC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一针法皮下隧道股静脉置入PICC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60例需行股静脉PICC肿瘤特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取从股静脉加一针式皮下隧道置入PICC;对照组:直接从股静脉置入PICC,两组均给予常...
王春妹何梅池玲敏薛西西
关键词:皮下隧道股静脉PICC
文献传递
延续护理在经皮微创膀胱造瘘术出院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经皮微创膀胱造瘘术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浙江省四所三级甲等医院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经皮微创膀胱造瘘术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造口适应水平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造口适应水平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8,4.22,6.47;P〈0.01);观察组尿路感染、造口周围皮肤感染、导管滑脱、导管堵塞、导管破损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997,7.724,5.024,7.997,5.024;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提高造瘘患者的适应水平、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李学军王元姣章微微楼巍敏胡琳丽何梅娄玲娣
关键词:膀胱造口术脊髓损伤延续护理
一针式皮下隧道股静脉置入PICC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一针式皮下隧道股静脉置入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需行股静脉PICC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取从股静脉加一针式皮下隧道置入PICC;对照组:直接从股静脉置入PICC。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及导管性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延长,穿刺处局部感染率、导管头端感染率、血培养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穿刺部位血肿、血栓性静脉炎、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导管错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针式皮下隧道股静脉置入PICC置管时间长,感染发生率低,对于肿瘤患者是值得应用的输液途径。
王春妹何梅池玲敏薛西西
关键词:皮下隧道股静脉PICC
PDCA循环管理联合个体化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联合个体化训练对完全性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完全性S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PDCA管理下结合患者损伤平面给予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康复效果、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ADL评分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经康复护理训练后,观察组中颈髓、胸髓、腰髓损伤患者的自主排尿时间分别为(36.78±9.41),(43.85±10.17),(52.26±7.52)d,对照组分别为(51.02±8.59),(59.53±11.43),(63.09 ±8.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2,5.61,5.34;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为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平均ADL评分为(60.59±15.64)分,高于对照组的(50.07 ±14.8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5).结论 PDCA管理联合个体化训练可以有效恢复完全性SCI患者膀胱生理功能,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康复周期.
何梅倪少波李丽华
关键词:脊髓损伤PDCA循环管理
空气压力波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空气压力波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72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与药物、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空气压力波治疗,疗程15 d.治疗前后行下肢静脉CDUS观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X线静脉造影检查对照.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7%与20.0%,x2=5.449,P<0.05).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股、胭静脉血流速度和平均反流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03、4.254、8.587、2.062,,均P<0.05);而对照组仅胭静脉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95、2.116、4.169,均P<0.05).与X线血管造影比较,CDUS诊断8例DVT均相符,但对照组漏诊1例.结论 空气压力波能有效减少脑卒中患者DVT发生.CDUS能准确诊断DVT形成,且能了解血管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对监测DVT防治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高微珍何梅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静脉血栓形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