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汝锦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气溶胶
  • 2篇化学组分
  • 1篇有机气溶胶
  • 1篇元素碳
  • 1篇源解析
  • 1篇溶剂
  • 1篇溶剂效应
  • 1篇碳气溶胶
  • 1篇碳同位素
  • 1篇碳同位素组成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组成
  • 1篇甲醇
  • 1篇光学
  • 1篇光学性
  • 1篇光学性质
  • 1篇发色团
  • 1篇NR
  • 1篇PM1
  • 1篇PM2.5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黄汝锦
  • 2篇曹军骥
  • 1篇王启元
  • 1篇郭洁
  • 1篇王瑛
  • 1篇王浥尘
  • 1篇何瑶

传媒

  • 2篇地球环境学报
  • 1篇中国粉体技术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北京春季亚微米气溶胶的化学组分、特性及有机气溶胶来源解析被引量:6
2019年
基于颗粒物化学组分监测仪(Aerosol Chemical Speciation Monitor,ACSM)的在线实时观测,对北京春季亚微米气溶胶(PM1)的化学组分和特性进行分析,并利用PMF&ME-2(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Multilinear Engine)源解析模式对其中的有机物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PM1的浓度变化范围为2.40—249.10μg?m?3,平均浓度58.0μg?m?3,其中有机物为主要组分,占比41.4%。有机物的来源包括四个一次源:机动车排放源(hydrocarbon-like organic aerosol,HOA)、烹饪源(cooking organic aerosol,COA)、燃煤燃烧源(coal combustion organic aerosol,CCOA)、生物质燃烧源(biomass burning organic aerosol,BBOA)和一个二次有机源(oxygenated organic aerosol,OOA)。通过不同污染事件的对比结果表明,二次气溶胶在重污染期所占比重会明显上升,并且静稳气象条件也对污染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王瑛王瑛黄汝锦段静古仪方
我国PM1浓度、化学组分及来源的时空分布被引量:3
2017年
总结我国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不同季节基于气溶胶质谱仪的外场观测研究,探讨我国非难熔性亚微米气溶胶(NR-PM_1)化学组分和来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个地区NR-PM_1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15.3~90.5μg/m^3,京津冀浓度最高,珠三角最低;3个地区中有机物均为NR-PM_1的主要组分,占24%~58%;珠三角地区硫酸盐含量更高,硝酸盐含量低;各地区秋冬季NR-PM_1质量浓度高于春夏季,主要是由于燃烧排放的一次有机物(BBOA、CCOA)与无机物(氯化物)增多造成;对有机物源解析的统计发现,机动车源(HOA)与二次源(SOA)在各地区站点中广泛存在,而烹饪源(COA)则一般存在于城市站点;生物质燃烧源(BBOA)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更为广泛,燃煤源(CCOA)主要存在于京津冀地区。
何瑶黄汝锦王启元王浥尘曹军骥
关键词:源解析
西安冬季元素碳气溶胶的碳同位素组成及来源变化被引量:5
2019年
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PM2.5中的元素碳(EC)在大气中不发生反应,所以其来源变化可以指示PM2.5一次燃烧源的变化。本文结合放射性碳同位素(14C)和稳定碳同位素(13C)方法,分析了西安2008/2009年和2015/2016年冬季PM2.5中EC的同位素组成。14 C的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冬季EC的主要来源为化石燃料燃烧,2008/2009年和2015/2016年化石燃料燃烧对EC的贡献分别为77%±4%和72%±5%。13C的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6年西安冬季EC排放源主要来自液体化石燃料燃烧(机动车排放)(δ13 CEC:-25.04‰^-24.64‰,-24.80‰±0.21‰),而2008/2009年冬季燃煤对EC的贡献更为显著(δ13 CEC:-23.72‰^-22.81‰,-23.22‰±0.39‰)。对比14 C和13 C的数据发现,近十年西安冬季EC排放源的变化显著,燃煤的相对贡献降低,而机动车排放的贡献升高,这与煤改气和机动车保有量的急速增加有关。
黄汝锦郭洁倪海燕郭洁
关键词:碳同位素元素碳PM2.5
甲醇和有机混合溶剂提取棕碳气溶胶光学性质的差异及原因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棕碳(吸光性有机物)气溶胶对地表太阳辐射平衡有重要影响,溶剂萃取法是测量其光学性质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该方法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溶剂。本研究分别采用甲醇和有机混合溶剂(乙腈∶二氯甲烷∶正己烷=2∶2∶1)提取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样品(TSP)中的棕碳组分,并通过长光程(0.94 m)液芯波导毛细管流通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了两种溶剂所提取棕碳的吸收光谱(250—600 nm)。结果表明:300—600 nm甲醇提取棕碳的吸收系数均值是混合溶剂的(1.8±0.1)倍。而对于质量吸收效率,在280—600 nm甲醇提取的棕碳稍高于混合溶剂((1.2±0.1)倍),在250—280 nm混合溶剂提取的棕碳则明显高于甲醇((1.4±0.5))倍。为了研究这两种溶剂萃取棕碳光学性质的差异,本研究对比了两种溶剂对有机化合物的提取效率以及主要发色团组分(硝基芳香族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类物质)在两种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甲醇和混合溶剂所萃取棕碳的吸收光谱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与混合溶剂相比,甲醇对有机物提取效率更高。甲醇的提取效率为63.1%±3.4%,混合溶剂为42.9%±3.6%;(2)甲醇和混合溶剂所萃取棕碳的化学组成存在差异;(3)部分棕碳类物质(如硝基芳香族化合物)在两种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存在差异。
赵美玲黄汝锦杨露
关键词:光学性质溶剂效应发色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