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静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54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保孕丸质量标准研究
- 2017年
- 目的 完善保孕丸质量控制方法,并建立保孕丸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保孕丸中补骨脂、续断、桑寄生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保孕丸中橙皮苷含量,色谱柱为InertSustain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醋酸-水(35:4:6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3nm.结果 保孕丸中补骨脂、续断、桑寄生薄层色谱法中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橙皮苷在0.820-4.9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为0.21%.结论 建立的方法定性专属性强,定量准确度高,可用于保孕丸的质量控制.
- 鲁毅段靖王亚威周燕萍马静司梁宏
- 关键词:色谱法薄层色谱法高压液相橙皮苷
- 十味板蓝根颗粒剂治疗风热感冒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十味板蓝根颗粒剂治疗风热感冒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风热感冒患者6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十味板蓝根颗粒剂治疗,对照组为复方板蓝根颗粒剂治疗,疗程均为3天。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P<0.01)。结论:十味板蓝根颗粒剂治疗风热感冒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
- 司梁宏张丽玲朱元元李燕思马静邱彦
- 关键词:风热感冒
- 普洱茶挥发油中特征性成分分析及其含量测定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普洱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通过GC-MS联用仪对普洱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内标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普洱生茶与熟茶在挥发油成分的有无上没有太大区别,但熟茶中甲氧基类化合物的含量普遍大于生茶。普洱茶与其他品种茶叶挥发油中的共有成分主要为烃类与酯类。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可靠、准确、抗干扰性强,可为普洱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鲁毅李燕思段靖尹琼玉马静邱彦
- 关键词:普洱茶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
- 血余炭纳米纤维膜促进家兔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止血敷料——血余炭纳米纤维膜促进家兔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建立家兔背部双侧圆形创伤模型,每只兔子6个创面,将创面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医用纱布、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和明胶海绵进行治疗,观察创面的愈合时间和愈合率,检测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并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具有较好的止血性能,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愈合率。血余炭纳米纤维膜组在给药后3、7、14 d的创面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医用纱布对照组(P<0.01);在给药后7 d,血余炭纳米纤维膜组的创面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明胶海绵组(P<0.05)。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给药后3、7 d,血余炭纳米纤维膜组的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医用纱布组和明胶海绵组均显著升高(P<0.05,P<0.01);血余炭纳米纤维膜组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数量显著高于明胶海绵组和医用纱布组(P<0.05,P<0.01)。结论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具有显著的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
- 邱彦鲁毅段靖马静司梁宏刘子修
- 关键词: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创面愈合羟脯氨酸
-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建立一种可筛选对单胺氧化酶(MAO)有抑制作用药物的体外模型,用于评价药物对单胺氧化酶的影响。方法以5-羟色胺(5-HT)和苄胺分别作为单胺氧化酶A(MAO-A)和单胺氧化酶B(MAO-B)的反应底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在280、242 nm测定吸光度,计算药物对酶的抑制率。结果建立的模型筛选了17种药物,其中15种药物对MAO-A有抑制作用,13种药物对MAO-B有抑制作用。结论此模型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大规模体外筛选MAO-A和MAO-B的抑制药物,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此类制剂。
- 刘子修刘梅马静邱彦蔡鹰陆瑜
- 关键词:单胺氧化酶5-羟色胺苄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