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小林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中新世
  • 2篇洋流
  • 2篇深部
  • 2篇碳循环
  • 2篇中中新世
  • 2篇冰盖
  • 1篇底栖有孔虫
  • 1篇东南极冰盖
  • 1篇东亚季风
  • 1篇旋回
  • 1篇有孔虫
  • 1篇上新世
  • 1篇中新世以来
  • 1篇晚中新世以来
  • 1篇南极冰
  • 1篇南极冰盖
  • 1篇极冰
  • 1篇季风
  • 1篇更新世
  • 1篇海陆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5篇田军
  • 5篇马小林
  • 1篇黄恩清

传媒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5Ma以来海陆记录的轨道-构造尺度东亚季风的演化以及西北内陆的干旱化被引量:27
2015年
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内陆、南海和西北太平洋15Ma以来的构造和气候记录,本文探讨了构造和轨道尺度上东亚季风和西北内陆的干旱化历史.构造尺度上,在中中新世以来全球变冷的格局下,东亚冬季风逐步增强.而东亚夏季风表现出从10Ma开始逐渐减弱,4Ma再次增强的阶段性变化.我们推测在11.16~7.00Ma,由于青藏高原向东北方向的扩张,导致高原东北缘和西秦岭之间可能存在水汽通道,夏季风降水可以通过水汽通道到达青藏高原的东北缘.7~8Ma之后水汽通道可能全部关闭,加上全球变冷和夏季风的减弱,西北内陆全面干旱,同时高原东北缘的隆升也提供了粉尘物源,风尘开始大面积堆积.2.75Ma以来,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上,夏季风变化领先冬季风约30ka,分析表明冬季风与北极冰盖的强迫联系紧密,而夏季风同时受到高纬冰盖和低纬过程的驱动.
马小林田军
关键词:季风干旱化海陆对比
南极在上新世至更新世北半球冰期旋回中的作用
马小林田军
中中新世轨道尺度上冰盖和碳循环的关系
马小林马文涛田军于际民黄恩清
晚中新世以来太平洋及南海的深部洋流变化:鱼牙化石Nd及底栖有孔虫13C记录
田军李科马小林周建宏
中中新世东南极冰盖扩张驱动的太平洋深部洋流变迁和碳循环变化
马小林田军于际民李科马文涛Howie D.Sche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