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
-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NDV或H9N2 AIV感染对坦布苏病毒继发感染宿主单核-巨噬细胞的影响
- 2022年
- 为研究新城疫病毒(NDV)或H9N2禽流感病毒(AIV)对坦布苏病毒(TMUV)继发感染宿主单核-巨噬细胞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试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DV或H9N2 AIV预先感染鸭单核-巨噬细胞和HD11细胞后再感染TMUV 12,24小时时的TMUV基因组拷贝数,分析是否可用HD11细胞替代鸭单核-巨噬细胞进行后续试验;分别通过高分辨率活细胞共聚焦显微镜和ELISA检测NDV和H9N2 AIV感染12,24 h对HD11细胞中活性氧(ROS)和Ⅰ型干扰素(IFN)含量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PMA、外源Ⅰ型IFN与细胞共孵育后,感染TMUV 12,24小时时ROS和24小时时Ⅰ型IFN对TMUV基因组在细胞中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感染12,24小时时,在鸭单核-巨噬细胞中,NDV混合感染组的TMUV基因组拷贝数极显著低于TMUV单独感染组(P<0.01);感染12,24小时,H9N2 AIV混合感染组的TMUV基因组拷贝数分别显著和极显著低于TMUV单独感染组(P<0.05,P<0.01)。在HD11细胞中,NDV混合感染组的TMUV基因组拷贝数分别显著和极显著低于TMUV单独感染组(P<0.05,P<0.01);H9N2 AIV混合感染组的TMUV基因组拷贝数极显著低于TMUV单独感染组(P<0.01)。感染12,24小时时,NDV和H9N2 AIV均可极显著提高HD11细胞中ROS的含量(P<0.01)。感染24小时时,NDV可显著提高IFN-α的含量(P<0.05),感染12,24小时时,NDV可极显著提高IFN-β的含量(P<0.01);H9N2 AIV可在感染12,24小时时极显著提高IFN-β的含量(P<0.01)。ROS可在感染TMUV 12,24小时时极显著抑制TMUV基因组的复制(P<0.01),Ⅰ型IFN可在感染TMUV 24小时时显著抑制TMUV基因组的复制(P<0.05)。说明可用HD11细胞替代鸭单核-巨噬细胞进行后续试验;在鸭单核-巨噬细胞中,NDV或H9N2 AIV感染均可以有效抑制TMUV基因组的复制,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ROS和Ⅰ型IFN含量实现的。
- 张艳慧马勇梁雨萌崔露陈志杰李雪峰胥利刘柘一刘胜旺李海
-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单核-巨噬细胞
- 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抗原漂移的通用疫苗策略被引量:2
- 2015年
-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H5N1不仅能造成严重的病理损伤,而且能够跨越种间隔离从禽类直接传播给人类,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疫苗免疫是应对HPAIV H5N1最常用的防控手段。但由于流感病毒具有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的能力,只针对特定流行株的常规疫苗不能够有效的应对毒株的不断变异。研制能够激发广泛保护作用的通用疫苗是应对HPAIV H5N1抗原漂移的一种有力措施,该类疫苗以流感病毒中高度保守的蛋白结构域,如M2蛋白胞外域(M2e)、HA蛋白的茎部结构域以及其他的保守抗原表位为免疫原,激发机体产生广泛的保护以应对不断变异的流感病毒。论文主要对现阶段通用疫苗的研究思路及进展做一梳理,以期能够为禽流感疫苗的研制提供有益的帮助。
- 马勇徐晓龙王秀荣陈化兰
- A型流感病毒H7N9亚型和通用三重荧光RT-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 引言新型的H7N9亚型流感病毒在家禽上无任何症状显现,无法依靠临床症状进行初步鉴别,这使得监控变得更加困难。目前,在生物安全级别较高的实验室,H7N9亚型流感病毒采取病毒分离培养后,结合血凝和血凝抑制方法做出确诊[1]。...
- 徐晓龙包红梅马勇施建忠曾显营李雁冰陈化兰王秀荣
- 禽流感病毒H5 HA和M基因双重荧光RT-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 引言H5亚型禽流感的爆发不仅给家禽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人的死亡。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分子检测方法来应用于H5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诊断。荧光RT-PCR方法作为病毒快速诊断的有效工具,...
- 王秀荣徐晓龙马勇包红梅施建忠曾显营李雁冰陈化兰
- 坦布苏病毒Du/CH/LSD/110128株原代毒及其鸡胚传代致弱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毒性和增殖能力的检测被引量:2
- 2020年
- 为了寻找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致病机制的研究模型,试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坦布苏病毒Du/CH/LSD/110128株原代毒CF1及其鸡胚传代致弱毒CF100在不同物种细胞中的增殖情况,并将CF1与CF100分别在鸭胚中传代以检测病毒对鸭胚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CF1可在禽类细胞、哺乳类细胞中增殖,但不引起细胞损伤,CF100在禽类细胞、哺乳类细胞中不能增殖,只能在Vero细胞中增殖,且不引起细胞损伤;CF1和CF100在鸭胚中传代发现,传代CF1的鸭胚全身出现明显的出血,但传代CF100的鸭胚未见出血。说明相对于原代毒CF1,鸡胚传代毒CF100对细胞、鸭胚的损伤均降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作为坦布苏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模型。
- 梁雨萌马勇陈志杰吴寒光刘胜旺李海
- 关键词:病毒增殖
- 禽流感病毒M2蛋白对细胞自噬过程的影晌
- 谷琳琳马勇包红梅徐海峰孙佳善王秀荣陈化兰
- 禽流感病毒NS1蛋白与ANXA2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为鉴定与禽流感病毒(AIV)NS1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研究以AIV GD1322株感染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利用NS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进行免疫沉淀反应(IP)筛选与其结合的宿细胞蛋白,并经质谱鉴定确认膜联蛋白A2(ANXA2)与NS1蛋白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免疫共沉淀(Co-IP)试验结果显示ANXA2与NS1蛋白之间具有稳定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且,Pull-down试验证明ANXA2与NS1蛋白之间为直接的相互作用。此外,激光共聚焦试验表明NS1和ANXA2共定位于胞浆中。本研究首次鉴定AIV NS1蛋白与宿主蛋白ANXA2间存在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AIV NS1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马勇包红梅王文超孙佳善赵玉辉王秀荣陈化兰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NS1蛋白
- 禽流感病毒M2蛋白对细胞自噬过程的影响
- <正>禽流感病毒(AIV)是在多种宿主体内存在,其中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传播迅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威胁。自噬是真核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物质分解代谢过程,在清除细胞内的细菌,寄生虫,病毒...
- 谷琳琳马勇包红梅徐海峰孙佳善王秀荣陈化兰
- 文献传递
- 禽流感病毒M2蛋白抑制细胞自噬体降解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为探究禽流感病毒(AIV)M2蛋白对细胞自噬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pEGFP-LC3和pCAF-M2重组质粒,并采用脂质体将这两种重组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或Hela细胞中,同时以单独转染这两种重组质粒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细胞自噬体及自噬流情况。自噬体检测结果表明,AIVM2蛋白能够诱导转染细胞内自噬体积累。通过LC3-IIturnover试验、mRFP-GFP-LC3双荧光指示系统以及pEGFP-LC3与LAMP1的共定位检测进一步证明,M2蛋白通过阻断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抑制溶酶体对自噬体的降解从而诱导自噬体积累。本研究揭示AIVM2蛋白对细胞自噬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自噬在A型流感病毒复制中的调节作用奠定基础。
- 谷琳琳马勇包红梅徐海峰孙佳善王秀荣陈化兰
- 关键词:细胞自噬
- H7和N9亚型及A型流感病毒多重荧光定量RT-R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 2014年
- 为同时检测H7亚型、N9亚型和A型流感病毒,本研究根据流感病毒H7 HA、N9 NA以及M基因序列分别合成3对引物和3种荧光素标记的探针,建立了多重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仅H7亚型和N9亚型病毒分别在FAM和JOE通道监测到荧光信号,而所有A型参考流感病毒株均可获得Cy5荧光信号,此外其他相关的禽源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同时,以H7N9亚型病毒RNA为模板建立了标准曲线,检测H7 HA、N9 NA以及M基因的R2值均为0.999,最低检出量均为35.4 EID50/m L。批内和批间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48%。利用该方法对1 072份临床样品(咽喉和泄殖腔拭子)检测,H7N9亚型和A型流感病毒分别检出7份和23份。该方法可以有助于H7N9亚型和A型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及鉴定。
- 徐晓龙包红梅马勇施建忠曾显营李雁冰王秀荣陈化兰
- 关键词:A型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