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金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的四川薛城南沟滑坡形成机制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根据南沟滑坡的地质背景及堆积体工程地质特征,结合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南沟滑坡的失稳类型及其成因机制。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地震波在经过地形效应放大后,斜坡滑源区竖直峰值加速度PGA最大放大5.1倍,水平峰值加速度PGA最大放大3.97倍。(2)运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验证了该斜坡体在地震力作用下的滑坡类型为拉裂—溃滑型。(3)在强震作用下,地震波在坡体内不连续结构面处会发生透射和反射现象,从而导致岩体沿层面发生震动溃裂破坏,形成潜在统一滑面,并伴随有坡体的松弛、甚至解体;在强震持续作用下,坡体沿滑面产生整体的溃滑,形成滑坡。
- 古德章王运生杨青申通贺建先顾金
- 关键词:地震滑坡
- 1786年磨西地震烂田湾滑坡形成机制及过程被引量:9
- 2016年
- 大型高位地震滑坡因其瞬时破坏性及灾害链效应而备受关注。通过对1786年磨西73/4级地震触发的泸定烂田湾滑坡深入详细的调查及根据邻近摩岗岭地震动监测成果,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制,并利用三维离散元模拟软件—3DEC,模拟了滑坡的运动过程。研究揭示,地震波在经过地形及背坡效应放大后,斜坡滑源区地震峰值加速度超过1 g,地震作用首先在强卸荷斜坡后缘沿陡倾坡外的结构面拉裂并向下贯通,随着地震力的持续作用,拉裂面外侧的岩体沿缓倾结构面剪断滑出,因此烂田湾地震滑坡形成机制为拉裂-滑移。滑坡的演化过程为:孕育-启动→高位高速运动→碎屑流→堆积堵江4个阶段。滑坡堵江后形成堰塞湖并在短期内决口。
- 顾金王运生曹文正张磊黄健龙贺建先刘勇
- 关键词:地震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