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泵
  • 1篇疲乏
  • 1篇吗啡
  • 1篇静脉
  • 1篇静脉泵
  • 1篇静脉泵注
  • 1篇管理对策
  • 1篇肺癌
  • 1篇肺癌患者
  • 1篇癌患者
  • 1篇癌痛
  • 1篇癌因性疲乏
  • 1篇泵注

机构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作者

  • 2篇陈继暖
  • 1篇陈理明
  • 1篇张丽韶
  • 1篇李晓洁
  • 1篇谢晓原
  • 1篇郑锐华

传媒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应用护理干预改善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 9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护理干预质控小组进行系统化、个体化的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无疲乏感24例、轻度疲乏感14例、中度疲乏感6例、重度疲乏感3例,对照组患者无疲乏感13例、轻度疲乏感15例、中度疲乏感12例、重度疲乏感7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系统化、个体化的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给予患者休息和睡眠干预、社会心理支持、早期有氧锻炼等护理措施,癌因性疲乏感减轻或者消失,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丽韶郑锐华陈继暖
关键词:肺癌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
镇痛泵持续静脉泵注吗啡控制难治性癌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评价镇痛泵静脉持续泵注吗啡治疗难治性癌痛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2010年4月—2011年8月在本院应用镇痛泵静脉持续泵注吗啡控制癌痛的84例患者进行观察,评估首次疼痛缓解时间、疼痛强度的变化、疼痛缓解率和不良反应,记录治疗前后的数字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并作比较。结果首次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为32 min;应用镇痛泵前后NRS评分的均值分别为7.57分和1.87分(P<0.001);全组病例的疼痛缓解率为91.7%;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和尿潴留。结论镇痛泵静脉持续泵注吗啡控制难治性癌痛,其首次疼痛缓解时间短、NRS评分明显下降、疼痛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小,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易行的治疗难治性癌痛的方法。
陈理明李晓洁谢晓原陈继暖
关键词:吗啡癌痛镇痛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