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红玉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市职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世界文学
  • 2篇文学
  • 2篇可译
  • 2篇可译性
  • 2篇翻译
  • 2篇不可译
  • 2篇不可译性
  • 1篇东西方艺术
  • 1篇学史
  • 1篇艺术
  • 1篇中国绘画
  • 1篇认识论
  • 1篇丝路
  • 1篇天使
  • 1篇权力
  • 1篇权力中心
  • 1篇主体论
  • 1篇主义
  • 1篇窦娥
  • 1篇窦娥冤

机构

  • 5篇苏州市职业大...
  • 2篇苏州大学

作者

  • 5篇陈红玉
  • 3篇方汉文

传媒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外语教学
  • 1篇四川戏剧
  • 1篇外语研究
  • 1篇外国语文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哈姆雷特》与《窦娥冤》中的“反权力中心观念”比较阐释被引量:2
2016年
中西戏剧比较中存在跨文化叙事的阐释可行性,新历史主义批评早已经指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存在一种"反权力中心"观念,这种观念其实正与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的"俗世话语"对抗文化权力的观念互为表里;这种中西戏剧阐释的契机,同样在两剧的叙事方式中的"结构"与"情节"的区分、在宏大叙事的"民族寓言"与"博大话语"等范畴中存在,中西戏剧不但可以形成对话,而且也在对讽寓叙事的阐释中建构了新的话语。
陈红玉
关键词:《哈姆雷特》《窦娥冤》
跨文明翻译的“融新”之道——与艾米莉·阿普特教授对话
2015年
美国当代学者阿普特将"世界文学"看作西方的一体化观念和世界文学翻译中的一种权力话语,认为原文本的文学语言具有"不可译性"与"非跨越性"的文化语境与符号体系,文明差异是不可译性之源。本文认为,世界文学的跨文明交往正是翻译的起源与根本特性。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存在差异性与同一性,这是翻译的根本需要与可译性前提,是形成文明"融新"的条件。翻译本身即是融合不同文明的符号创新,新文本既不在文明体系与文化语境层次上与原文本完全认同,也不屈从于译本的本土性,而是一种融合了来源国的文化与本土化话语的新话语。
陈红玉
关键词:不可译性
“世界文学翻译”:文化转向之后的“转向”被引量:2
2015年
21世纪兴起的"世界文学翻译"应视为国际翻译理论继"文化转向"之后的一次"后转向"。其主流观念源自当代美国的"世界文学史新建构"与世界文学文本翻译的实践。核心观点包括对翻译定义、"文化差异"以及"反权力中心"等范畴的反诘;而"不可译性"与"反世界文学"等则是其中较为激进的观念,归根结底"世界文学翻译"所质疑的目标是"权力中心论",但不能因翻译的"文化差异"而走向"不可译论"。其实正是"世界文学翻译"中的翻译阐释论,扭转了长期以来文化一体论与冲突论之间的对立,引导世界翻译实践走向差异与同一的新"建构"。
陈红玉方汉文
关键词:不可译性
世界文学史重构中的主体论、认识论与历史生成论
2015年
21世纪的"世界文学史重构"突破"西方传统"的文学史模式,意在建立辩证理性的世界文学史理论体系。中国的"多元主体论"首次将中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史的多元主体性进行建构,文章从世界文学史认识论、历史生成论等关键词的阐释中,指出多元主体性的应用价值,提出文学史的生成并非"进化论",而是文学史的多元主体性替代单一主体的历史。这是世界文学史理论体系重建的基本观念。
陈红玉方汉文
关键词:认识论
“丝路天使”:古代中国绘画与西方的融新——“一带一路”绘画“意实主义”观念溯源被引量:2
2015年
在东西方艺术长期以来的交流与创新中,"丝路天使"造像是中西绘画融新的历史典范。它突出中国绘画主体性,将中国与希腊、印度等多种艺术传统、造型和技法融为一体,不但创造出"曹衣出水"等表现手段,而且形成了中国绘画中以"意"为导引,将意象与西方绘画写实精神的结合,推进了中国绘画的世界性传播。在当代中国艺术发展中,这种"意实主义"则为东西方艺术交往提供了以中国绘画传统为主体的融新范式。
方汉文陈红玉
关键词:东西方艺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