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子新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正演
  • 1篇正演问题
  • 1篇数据同化
  • 1篇同化
  • 1篇流场
  • 1篇流速
  • 1篇吕宋
  • 1篇吕宋海峡
  • 1篇航次
  • 1篇反演
  • 1篇反演问题
  • 1篇CAT

机构

  • 2篇广岛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篇金子新
  • 1篇袁耀初
  • 1篇张传正
  • 1篇廖光洪
  • 1篇陈洪
  • 1篇杨成浩
  • 1篇朱小华
  • 1篇谷口直和
  • 1篇南馆正憲
  • 1篇江田憲章

传媒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技术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沿海流场声层析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沿海声层析(coastal acoustic tomography,CAT)通过精确测量双向声信号传播时间来实现对近岸流场的观测。它可以不受繁忙的船舶航行和渔业活动等的限制,实现流场大面积、长期、连续的实时监测。CAT已多次成功应用于强潮海区,包括涌潮区等区域。本文介绍CAT的正演、反演问题,相关数据同化处理的最新进展,以及一些代表性实验案例。
董孟洪张传正朱小华金子新
关键词:正演问题反演问题数据同化
ADCP观测得到的2008年4月吕宋海峡流速剖面结构被引量:7
2013年
基于2008年4月22—26日吕宋海峡调查航次的下放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LADCP)和船载ADCP(SADCP)等观测资料,并采用潮波模式模拟结果去除潮流对观测资料的影响,观测结果表明:调查期间黑潮入侵南海的位置与1992年春季比较接近,其分支位于调查海区中部C2、C7、C8和C9站,表层黑潮在C8站分离为两支,分别流向C9和C2站,C9站北向流明显比C8站减弱。在C2站,黑潮分支位于400m层以浅,其最大西向流速为77cm/s,而在C7、C8和C9站黑潮分支位于500m层以浅,黑潮在入侵南海的过程中其核心深度逐渐变浅。上层黑潮明显作反气旋弯曲。本调查航次的观测结果在定性上支持吕宋海峡水交换有"三明治"垂直结构的特性。
杨成浩廖光洪袁耀初陈洪金子新江田憲章谷口直和南馆正憲
关键词:吕宋海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