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君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凝血
  • 1篇血浆
  • 1篇血浆D-二聚...
  • 1篇印记
  • 1篇孕妇
  • 1篇凝血
  • 1篇子机
  • 1篇临产
  • 1篇临产孕妇
  • 1篇弥漫
  • 1篇弥漫性血管内...
  • 1篇母源
  • 1篇聚体
  • 1篇后出血
  • 1篇二聚体
  • 1篇分子
  • 1篇分子机制
  • 1篇D-二聚体
  • 1篇产后

机构

  • 2篇淮安市妇幼保...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淮安市第二人...
  • 1篇淮安市涟水县...

作者

  • 2篇郑君
  • 1篇林森
  • 1篇张春花

传媒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临产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产后DIC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对产后出血所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正常足月(孕周不低于37周)的临产孕妇156例作为临产组,并按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n=102)和剖宫产组(n=44)。临产组中,将产后24h内出血量大于500mL的18例产妇作为产后出血组。选择12例DIC产妇作为DIC组,同期健康的非妊娠妇女9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产后24h出血总量,采用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浆D-D质量浓度。血浆D-D对产后DIC的预测效能评价采用非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结果血浆D-D质量浓度由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临产组、产后出血组、DIC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顺产组与剖宫产组产妇血浆D-D质量浓度分别为1.12~1.81 mg/L(平均1.33mg/L)、1.07~2.27mg/L(平均1.37mg/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产组妇女血浆D-D质量浓度的95%参考范围分别为:〈0.45mg/L(95%CI:0.30~0.48)、〈2.75mg/L(95%CI:2.00~3.00)。临产组产妇产前血浆D-D质量浓度与产后出血量无明显相关性(r=0.319,P=0.170),而二者在产后出血组、DIC组产妇中呈中等相关(r分别为0.470、0.643,P分别为0.048、0.024)。产前血浆D-D质量浓度对产后DIC的预测效能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95%CI:0.715~0.983);临界值不低于3.0mg/L时,可获预测最佳敏感性(91.7%)及特异性(66.7%)。结论 D-D水平对产后出血所致DIC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但应制定专门的参考范围。
郑君张春花林森
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后出血D-二聚体
母源效应基因变异相关的多基因座印记紊乱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多基因座印记紊乱(MLID)是一种严重的出生缺陷,其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母源效应基因PADI6、NLRP2和NLRP5变异与MLID发生密切相关。本综述首先总结了已报道的MLID患者PADI6、NLRP2和NLRP5基因变异谱,然后将基因型-MLID表型-表观基因型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阐明了母源效应基因变异导致MLID的潜在分子机制,本综述对临床进一步挖掘MLID的遗传学病因和指导家系再生育具有重要意义。
姚亦翠郑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