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静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胰腺
  • 1篇胰腺实性-假...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实性
  • 1篇组化研究
  • 1篇临床病理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化
  • 1篇免疫组化研究
  • 1篇假乳头状瘤
  • 1篇病理

机构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1篇王盛
  • 1篇普文静
  • 1篇张晓军
  • 1篇孙振柱
  • 1篇赵静

传媒

  • 1篇农垦医学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病理、组织来源及免疫组化。方法:对6例SP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及用以下13种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E-cadherin、β-catenin、α1-AT、CK7、AEl/AE3、Vimentin、Syn、NSE、CD56、PR、CD10、CD117、Ki-67。结果:肿瘤组织由假乳头状区、实性区及囊性区混合组成,假乳头状是肿瘤的主要组织学结构。肿瘤表达AEl/AE3、Vimentin、Syn、NSE、CD56,β-catenin和PR,弱表达α1-AT;部分表达CD10和CD117;不表达E-cadherin。结论:SPT的发生可能与β-catenin异常核表达和E-cad-herin表达缺失有关,免疫组化提示其可能起源于胰腺胚胎的多潜能干细胞,结合多种免疫组化的标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普文静赵静孙振柱王盛张晓军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