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绍溢
- 作品数:28 被引量:95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福州市6类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了解福州市不同人群对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水平,为制定预防梅毒的宣传方式和提高对梅毒的知晓率提供数据。方法使用统一的梅毒预防知识调查问卷,通过一对一面谈的方式调查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暗娼、男男性行为人群、流动人群、在校学生6类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共调查1 198人,人群整体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5.78%,男男性行为人群知晓率最高,为92.68%;暗娼人群最低,仅为46.97%;在校学生也仅为56.46%,低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和流动人口的72.96%、65.61%、64.58%;男性预防梅毒知识知晓率(73.91%)高于女性(53.0%);人群预防梅毒知识知晓率随学历提高知晓率也相应提高,大专以上者知晓率最高,为74.12%;小学及以下者最低,为53.47%。大于30岁组预防梅毒知识知晓率(73.32%)高于30岁以下组。6类人群获得知识来源主要以电视、宣传活动及报刊为主,而通过学校讲座或朋友(同伴)介绍知识的比例较低。结论福州市6类人群中除男男性行为人群知晓率最高外,其他5类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仍较低,要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宣传和教育的方式,逐步提高人群梅毒知晓率,降低梅毒发病率。
- 张宏陈剑惠陈传刚许绍溢林华刘梅艳
- 关键词:梅毒知晓率
- 2018年福州市依托社会组织开展已婚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监测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了解福州市已婚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性行为特征与艾滋病感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建议,减少福州市艾滋病新发感染率。方法依托福建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志愿者协会开展问卷调查与血液检测,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年共获得福州市MSM艾滋病调查有效问卷3838份,其中已婚MSM者824名。不同样本来源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互联网/交友软件交友占83.25%(686/824);HIV初筛阳性率为4.49%,梅毒初筛阳性率为8.13%,HCV初筛阳性率为0.24%。HIV初筛阳性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于阴性组(P<0.01),通过线上网络招募的已婚MSM知晓率最高(P<0.01)、文盲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最低(P<0.01);最近1年接受过安全套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的占89.44%(737/824),最近1年接受过安全套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的HIV抗体阳性率低于未接受服务者(P<0.05);最近半年,异性性行为较同性性行为发生率低(P<0.01);同性性行为时从不使用安全套的HIV与梅毒检测阳性率高于每次都使用,同性性行为发生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于从不使用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州市已婚男男性行为人群交友以网络软件为主要途径,HIV检出阳性率有所降低,安全套使用情况较差。
- 林春仲张宏许绍溢何鼎盛刘梅艳陈传刚
- 关键词: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安全套
- 2018~2019年福州市MSM人群规模估计与哨点调查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了解福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规模数量,掌握该人群人口学特征与高危行为特征,提出适当干预对策。方法人群规模估计采用捕获-再捕获法,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分别通过网络简单随机抽样和滚雪球抽样进行问卷调查。MSM哨点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结果通过男男性行为人群规模估计得出福州市MSM55509人,占男性人口的1.84%;不同调查方法间男男性行为人群的文化程度、户籍地、性取向、寻找性伴方式、是否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接触毒品的构成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规模估计地区范围与样本量影响调查结果稳定性,以人群活跃地区展开调查为佳。
- 何鼎盛张宏许绍溢薛洪洪刘梅艳陈传刚林春仲
-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
- 2009~2019年福州市报告HIV/AIDS疫情资料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了解福州市近年报告的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后续随访和病例转归情况,明确防治重点,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州市2009~2019年报告的HIV/AIDS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福州市2009~2019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6461例,各年分别报告220、215、311、390、431、563、723、830、815、945、1018例。其中,HIV感染者3877例,艾滋病病人2584例,已死亡840例。男性5364例,女性1097例;年龄为(38.98±15.36)岁,15~59岁的5650例、占87.45%;鼓楼区、台江区分别占40.47%和32.05%;现住址本市,由本市后续随访管理的占49.73%,户籍地为本市的占51.09%;文化程度高中以下占57.93%;异性传播占63.12%,同性传播占31.59%。截止2019年底,接受过随访的6412例中,仍在访的占78.77%,已进入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占74.27%。4491例(70.04%)在2019年检测了CD4+T淋巴细胞,检测值为(433.46±270.93)个/μl。结论福州市每年报告病例数持续上升,近1/5报告病例脱离疾控部门后续管理。
- 刘梅艳张宏陈传刚林春仲何鼎盛许绍溢
- 关键词:疫情
- 福州市应用自我评估和自我检测平台对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开展HIV检测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调查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应用自我评估和自我检测平台开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检测情况,为指导福州市开展MSM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6—12月通过自检平台开展福州市MSM自我评估和HIV自我检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影响参与对象使用HIV自检试剂和HIV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MSM3 191人,风险评估低风险组、中风险组、高风险组、极高风险组分别占16.20%(517/3 191)、45.91%(1 465/3 191)、23.22%(741/3 191)、14.67%(468/3 191);暴露前预防评估需要进行暴露前预防预警占59.14%(1 887/3 191);暴露后预防评估需要进行暴露后预防占21.15%(675/3 191)。参与自检比例为51.36%(1 639/3 191),自检并回传结果比例为93.23%(1 528/1 639),自检阳性率为2.09%(32/1 528),且随不同评估风险等级呈现上升趋势(χ^(2)_(趋势)=5.636,P=0.018)。HIV自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大专及以上学历是初中及以下的1.35倍(95%CI:1.03~1.77);省外户籍是本省户籍的0.68倍(95%CI:0.57~0.79);本地居住时间1~2年、>2年分别是本地居住时间0~<1年的1.49倍(95%CI:1.15~1.93)、1.50倍(95%CI:1.28~1.76);第一次性行为年龄>18岁是≤18岁的1.66倍(95%CI:1.42~1.94);既往接受HIV检测是未检测的1.63倍(95%CI:1.40~1.88);知晓艾滋病知识是不知晓的1.37倍(95%CI:1.10~1.70)。HIV自检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5岁是<25岁的2.66倍(95%CI:1.20~5.80);作为被插入方是非插入方的3.45倍(95%CI:1.50~7.93)、最近一周发生肛交是未发生的2.70倍(95%CI:1.24~5.89)、既往接受HIV检测是未检测的0.44倍(95%CI:0.22~0.90)。结论 福州市HIV自我评估和自我检测平台在保护MSM隐私的同时,有助于及时发现MSM危险因素,扩大HIV检测覆盖面,对MSM群体艾滋病防控有重要意义。
- 张宏陈剑惠陈剑惠林春仲许绍溢何鼎盛陈传刚刘梅艳
- 关键词:艾滋病自我评估自我检测
- 2016、2017年福州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性行为与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了解福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相关知识、性行为,HIV、梅毒、HCV感染现状,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和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依托社会组织,福州市2016~2017年采用统一设计的对MSM艾滋病监测调查问卷,对MSM人群进行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HIV、HCV和梅毒抗体。结果调查MSM人群5 430名,男性,年龄(29.04±8.20)岁。未婚的占77.6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8.78%,性取向为同性恋的占88.31%,在本地居住2年以上的占78.64%,82.30%通过互联网/APP找到同性性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6.41%;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占81.66%,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67.68%;0.98%最近6个月曾与同性发生商业性行为;15.08%最近6个月曾与异性发生性行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8道题全答对率2017年高于2016年,(P<0.01)。检测5 430人,HIV抗体确认阳性262例,阳性率为4.83%;梅毒抗体阳性263例,阳性率为4.84%;HCV抗体阳性18例,阳性率为0.33%。结论福州市MSM人群年纪较轻,性活动活跃,有女性性伴,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较高,存在HIV、HCV、梅毒感染进一步扩散传播的危险。
- 刘梅艳张宏林春仲陈传刚许绍溢
- 关键词:艾滋病
- 基于捕获—再捕获法线上估计福州市高校学生MSM人群规模
- 2024年
- 目的摸清福州市高校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规模以及特征,为开展针对性艾滋病宣传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捕获—再捕获法在线上分别通过网络简单随机抽样和滚雪球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并估算被调查人群规模。结果通过估算得出福州市高校学生MSM人群约8506(4865~12146)人,约占在校男学生的4.33%(2.48%~6.18%);第一次捕获与第二次捕获MSM学生在学历、性取向、性行为角色、找性伴方式、近6个月性伴人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州市高校学生MSM人群规模较大,需加强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 何鼎盛张宏许绍溢薛洪洪林春仲
- 关键词:高校学生男男性行为者
- 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后的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分析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前后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变化,制订防控策略。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后的2019-2021年影响HFMD规律的因素。结果2019-2021年福州市HFMD发病人数为14339人,2019-2021年发病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年发病率分别为105.65/10万、22.70/10万、67.87/10万,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2.175,P<0.001)。流行高峰为每年的5-7月和9-11月,呈夏峰、秋峰双峰分布。福州市各县区均有报告病例,其中年均发病率较高的三个县区为仓山区、晋安区、闽侯县。各县区的HFMD发病率也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病例以男性(n=8608)、散居儿童(n=9424)为主,集中在0~<5岁组(n=12018)。但相较于2019年,2021年托幼儿童占比和5~<10岁的年龄组占比升高。2019-2021年病原学共检测764例,EV71型从2019的30.57%下降至2021年的4.76%;Cox A16型从2019的9.59%下降至2021年的2.04%;而其他肠道病毒从2019年的59.84%升高至2021年的93.20%;三年间各病毒株类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513,P<0.001)。结论福州市HFMD疫情形势严峻。福州市在高发时期应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以托幼机构为主的重点场所开展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加强推广疫苗接种和防控宣传。
- 郑霄雁张帅许绍溢陈敏红张晓阳
- 关键词:手足口病发病率
- 福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暴露前预防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通过了解男男性行为(menwhohavesexwithmen,MSM)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PrEP服务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于2022年4—6月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由社会组织在浴池、酒吧、网络招募自愿参与调查的MSM者,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福州市MSM人群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PrEP的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福州市MSM人群对于PrEP需求度为73.34%。学历越高的MSM者HIV PrEP需求越高、未婚/离异/丧偶的MSM者HIV PrEP需求高于已婚/同居的、每次发生MSM都使用安全套的HIV PrEP需求高于有时使用和从未使用的、同性恋的MSM者HIV PrEP需求高于其他、最近一个男性性伴的AIDS检测结果为阴性HIV PrEP需求高于阳性或不清楚感染状况、未使用新型毒品的MSM者HIV PrEP需求高于有使用过新型毒品的、最近1年有进行HIV检测的MSM者HIV PrEP需求高于未检测过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新型毒品的使用与被调查人的学历是福州市MSM人群PrEP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加大PrEP预防效果宣传,针对学历低、已婚、无检测意识、使用过新型毒品的MSM人群开展专项教育,提高MSM人群对PrEP使用信心,充分认识PrEP对预防AIDS感染效果及其副作用。
- 许绍溢何鼎盛张宏林春仲许旭艳
-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艾滋病防治疾病防治健康教育
- 福州市2016-2021年网络招募15~24岁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福州市15~24岁MSM艾滋病监测数据,了解其HI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16-2021年通过网络方式招募年龄15~24岁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口交/肛交性行为的MSM,分析其社会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HI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2016-2021年网络招募15~24岁MSM共4 234人。户籍为福建省外的比例由13.00%(85/654)上升到23.42%(163/696)(趋势 χ^(2)=60.23, P<0.001);通过网络寻找男性性伴的比例由93.27%(610/654)上升到99.71%(694/696)(趋势 χ^(2)=65.20, P<0.001);最近6个月最近1次肛交使用安全套比例由88.16%(484/549)下降至74.11%(415/560)(趋势 χ^(2)=32.32, P<0.001);最近6个月肛交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由65.76%(361/549)下降至55.54%(311/560)(趋势 χ^(2)=6.82, P<0.001);既往接受HIV抗体检测比例由5.66%(37/654)上升到25.29%(176/696)(趋势 χ^(2)=98.51, P<0.001)。累计监测15~24岁MSM HIV抗体阳性率为3.64%(154/4 234),历年监测15~24岁MSM的HIV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 χ^(2)=0.50, P=0.45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居住时间1~2年者HIV抗体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 P<0.05)。HIV感染风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分别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的0.54(95% CI:0.30~0.99)倍、0.29(95% CI:0.17~0.51)倍,本地居住时间1~2年、>2年者是本地居住时间<1年者的0.35(95% CI:0.16~0.74)倍、0.58(95% CI:0.37~0.91)倍,每次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者是从未使用者的0.18(95% CI:0.08~0.42)倍,未患过性病者是患过性病者的0.25(95% CI:0.13~0.50)倍。 结论:福州市15~24岁MSM存在较高HIV感染风险,应加强对流动和较低文化程度青少年MSM的互联网干预。
- 张宏陈剑惠陈剑惠许绍溢许绍溢何鼎盛陈传刚陈传刚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男男性行为人群